近日,央视《机智过人》栏目迎来“向阳红”科考船,当节目中长度99.8米,满载排水量4980吨的“向阳红01”考察船在大海中,克服水流、船只定位困难捞起热液硫化物样本实现“大海捞针”的那一刹,中国海洋科考的技术实力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然而,从上个世纪开始,“向阳红”系列海洋调查船长时间被列入海军装备序列,并不时被称之为侦察船、间谍船。即使在网络发达的今天,仍旧有人没有见过某型“向阳红”号海洋调查船的踪影,这为“向阳红”家族添加了神秘感。
“向阳红01”海洋科考的中坚力量
1964年国家海洋局成立,一批舷号为“海调”的调查船开始驰骋我国近海。20世纪70年代,有关国家海洋局工作的定位和日后发展,在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的讨论后有了目标:查清中国海,进军三大洋,登上南极洲。承载这一使命的是以“向阳红”系列海洋调查船为主导的海洋调查船队。
‘向阳红’系列调查船是新中国海洋事业的第一批次序列化海洋调查船队,其中“向阳红01”海洋综合科考船于2018年6月18日交付暨入列授牌仪,标志着我国目前最先进的新一代全球级现代化海洋综合科考船交付使用并入列中国国家海洋调查船队。
“向阳红01”船服役后,将承担全球各大洋全水深的海洋环境、海底资源和能源综合探测取样、国家海洋安全环境综合观测与实验等重大深远海科考任务;将成为支撑国家深海大洋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研发的国际先进的海上移动实验室与试验研究平台;成为我国实施“海洋强国”战略的强大利器;同时,将积极参与、组织和引领国际相关组织和国际联合科学考察活动,成为国际海洋科学考察的中坚力量,以推动我国科学家主导国际重大海洋研究计划,增强我国在国际海洋科技领域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向阳红01”承载技术完成任务
“我是觉得大海承载了人类最浪漫的想象,但同时也承载了人类最终极的恐惧,最后面临的是这种突发性的风浪考验,所以在这个氛围下,巨大的物体和小物件的比较下完成任务,确实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撒贝宁评价道。
随着信息、材料、能源等领域先进技术的飞速发展,目前我们的科考范围正不断向纵深发展,而结合传感器技术、通讯技术、“互联网+”技术、先进材料技术及动力系统集成技术的新型海洋装备理念也越来越多地影响着未来海洋领域的结构转型及产业发展。所以海洋开发装备也将朝着智能化、集成化、深远化发展。在互联网、大数据、智能控制、人工智能等技术发展基础上,海洋开发装备的智能化需求将不断提高。可以说,我国当下自主研发的海底勘查装备已经占据主导地位。
如今,“向阳红01”已在5月中旬左右,圆满完成中国首次环球海洋综合科考任务。历时263天,38600海里的总航程,通过6个航段,其中在印度洋,科考队员开展了深海稀土加密调查,在我国前期发现的稀土超常富集区内,进一步圈划出稀土超常富集核心区,使我国成为在该领域调查研究程度最高的国家。此外,科学家还首次成功布设我国自主研发的7000米级“白龙”浮标,为海洋调查提供源源不断的数据。
结束语:“向阳红01”船的此次环球海洋综合科考实现了全海洋资源、环境、气候三位一体的高度融合,获得了大量的珍贵数据和样品,填补了我国多项海洋调查的空白,是“加快海洋强国建设”的一次重大实践,对推动我国进一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具有重大意义。机智见证团的嘉宾表示:“我们今天在海上迈出的每一小步,都是这个国家的一大步。”
文章来源:新浪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