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海洋大学成功完成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海底淡水资源的海洋地球物理探测技术”海试。该项目的研发团队自主研发了海底淡水勘探的海洋电磁立体探测系统,并在长江口海域顺利进行了首次海底淡水电磁探测试验,填补了国内海底淡水电磁探测领域的空白。团队通过两年的攻关,成功突破了高精度电流发射技术、浅海抗干扰检测技术和高效探测阵列技术,研发出适用于近岸浅水区的海洋电磁立体探测系统。该系统由浅水便携式电磁发射机、拖曳式电磁采集阵列和海底电磁采集节点组成。海试中,团队利用该系统在嵊泗海域海底淡水储集区完成了6条海洋电磁剖面,总长度达100公里,取得了高质量的电磁数据。这些数据与团队之前采集的高分辨率多道地震勘探资料相结合,形成了我国首个针对海底淡水资源探测的电磁-地震联合数据体。下一步,团队将继续开展电磁-地震联合反演方法研究,为我国海底淡水资源的探测提供技术支持,并积极推进国际合作,为“一带一路”沿海国家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帮助。该项目的海试成果也得到了验收专家的一致好评。
来源:中国海洋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