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善于抓住不同时期海洋发展的主要矛盾
不同历史时期,中国所面临的历史任务不同,对海洋的经略重点也有所不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于海洋的经略是以争取民族独立为最主要的内容。1943年,中国共产党在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的基础上扩编成立了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袭击敌人的海上交通运输线,极大地削弱了广州、香港作为日军后勤补给基地的作用,有力地支持了反法西斯战争。新中国成立后,美蒋海军不断对我国大陆沿岸进行侵犯与挑衅,据记载,从1959年10月到1960年3月21日,“美国侵犯中国领海、领空共达二十一次”,所以当时中国亟须建设一支强大的海军。早在1950年,毛泽东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曾为《人民海军报》题词:“我们一定要建设一支海军,这支海军要能保卫我们的海防,有效地抵御帝国主义可能的侵略。”改革开放时期,中国海洋事业的重点转到发展海洋经济上。1977年末,邓小平在广东考察调研,认为广东可以充分利用地理优势先行一步。1979年,中央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试办出口特区,1980年改称为经济特区。我国通过沿海开始逐步开放。进入新时代,海洋在国家战略中的作用逐渐凸显,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成为应对当今世界海洋新局势的中国方案。当前需要同各国开展海洋国际合作,实现互利共赢。由此可见,中国共产党在经略海洋的历程中,善于抓住不同时期海洋发展的主要矛盾,突出经略海洋的重点,有效地利用海洋。
二、遵循海洋发展的历史规律
海洋的发展需要把握世界发展大势,顺应历史规律。海洋的发展首先需要掌握主权,因此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将废除不平等条约作为重要任务。中共二大宣言指出,帝国主义者侵略中国是全方位的,其中包括攫夺中国岛屿、港湾及损害领水主权完整,如“外国的商轮是在中国的海口和内河里面自由行驶”,侵犯了中国的领水主权。中国共产党认识到中国领水被侵犯的严重后果,坚决反对列强破坏领水主权完整的行径。20世纪80年代,党中央对于国际环境做出了新的判断,认为在一定的时期内战争不会爆发,我国的海军防御战略也随之调整。邓小平提出,当前进入“近海防御”阶段,“我们的海军,应当是近海作战,是防御性的,不到远洋活动,我们不称霸,从政治上考虑也不能搞。海军建设,一切要服从这个方针……我们的战略是近海作战,大家以为近海就是边沿,近海就是太平洋北部,再南也不去,不到印度洋,不到地中海,不到大西洋”。“近海防御”的战略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充分把握历史规律、顺应世界发展潮流而提出的。随着国际国内形势变化,维护海洋主权的斗争方式也发生了变化。1994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正式生效,1996年中国批准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这标志着我国海洋事业逐步与世界接轨。1998年,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中国海洋事业的发展》白皮书,进一步明确了我国海洋事业发展所遵循的基本政策和原则。进入新时代,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我国海洋生态的监测体系不断增强,天空地海一体化监测网络逐步健全,海洋环境监管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中国共产党对于海洋的经略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这一过程与国家的命运发展息息相关,从海洋的军事战略地位到海军与海洋主权,再到改革开放时期以发展经济为中心和改革开放深化时期以海洋安全为主,都遵循了历史发展的规律,都是中国共产党做出的与我国实际相符合的战略选择。
三、注重海陆统筹发展
中国共产党在经略海洋过程中注重海陆统筹发展,以海洋带动内陆。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党就较为关注沿海和内地的协调发展,中共八大指出,既要充分利用并合理发展沿海地区的经济,又要将工业重点合理地移向内地,以迅速推进内地成长为新的工业基地。“二五规划”中提出,沿海工业基地应当积极支援内地,以逐步消除城乡界限,使全国经济走向平衡。20世纪80年代,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决定逐步扩大沿海开放地域,90年代我国的对外开放战略已推进到内陆,形成了全方位开放格局。“九五”期间,我国的海陆经济一体化格局进一步形成,沿海省市出现了海洋经济与陆地经济相互补充的良好态势。我国的开放格局是从沿海地区首先开始的,胡锦涛指出,“积极发展和加强同沿海地区及其他省区的横向联合和协作,引进技术、资金、管理经验”,强调借用东部沿海地区积累的成功经验,搞活内地其他省份经济。2013年,习近平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在海陆统筹的基础上,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开展区域合作。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海陆统筹的理念更加重视海洋和陆地开发的整体性,以整合海陆资源实现海陆的协同发展,提高海洋和陆地发展的综合效益。海陆统筹理念有助于维护海上通道畅通,繁荣海洋贸易经济。
文章来源:节选自《中国共产党经略海洋的历程、特点及经验启示》,原刊于《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4期,转载请注明原出处、作者信息及由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编排
作者:姜秀敏,海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马红,海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