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新时代“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的十条路径

时间:2018-05-07浏览:787



打造“一带一路”国际治理和法治机制,起草“一带一路”联合宪章。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过程中,成立“一带一路”的国际联盟理事会等机构来协调参与国关系,制定“一带一路”宪章和纲领,营造公平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建立“一带一路”国际法律委员会和争端协调中心,推动建立“一带一路”的全球治理、区域治理的新秩序,推动建立统一的争议解决机制,用法律去维护“一带一路”建设主体的切身利益。

加强与联合国、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WTO等国际组织的合作。“一带一路”倡议涉及基础设施建设、经贸投资,也涉及政策、文化和人才等多方面。“一带一路”建设愿景与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各领域各类专业人才的支撑和保障。这需要与国际劳工组织和国际移民组织紧密合作。“一带一路”倡议与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目标宗旨一致、理念相通,可以推动成立联合国“一带一路”合作机构,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邀请包括欧盟、日本、韩国等在内的发达国家共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一带一路”是中国向世界提供的公共产品,要进一步拓展“一带一路”的外延。中国可与“一带一路”参与国共同制定全球治理、区域治理的新机制新目标新方向,建立各国在资金、基础设施,产能、人才和移民等方面的合作、交流、协调机制。
加强同重点国家在“一带一路”层面的合作。如英国,一方面,作为英联邦国家的核心角色,英国的加入可以使得“一带一路”建设拥有在一些沿线国家的语言、法律、金融和制度方面的优势;另一方面,英国对第三方市场合作的理解比中国更丰富,包括法律、保险服务等,这对于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从“走出去”到“走进去”作用很大。
设立“一带一路”常设机构和国际秘书处,在各国轮流举办“一带一路”智库年会。截至目前,“一带一路”倡议的机制化程度还较低,建议设立“一带一路”的常设机构,例如“一带一路”秘书处,以便利“一带一路”各项工作有序向前推动。建议在各国轮流举办“一带一路”智库年会,就政策、经贸、基础设施、人文、金融等领域的合作开展广泛交流和协商,并通过协议、规划、机制、项目等方式,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循序发展。
建立“一带一路”国际企业联盟,吸引全球500强参加组建,举办企业峰会。采取“开放式”的加盟方式,吸引企业响应并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联盟企业成员在“一带一路”实施中搭建发展、产业、边贸、科技、物流、金融、旅游以及文化交流等八大平台,以搭建平台的方式为“一带一路”有关国家和核心区提供全方位服务。“一带一路”国际企业联盟可以组织国际论坛,比如制造业峰会、中小企业峰会、跨国公司与中小企业合作论坛等,交流企业间在“一带一路”上关于产业、投资、合作等方面的议题。
形成“一带一路”示范国和国际示范工程,建立“一带一路”国际资金池。要拿出项目模版,在发展中努力形成合作示范国,为接下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参考。例如可以在巴基斯坦、印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蒙古等国,进行开发区和产业园区建设的合作,为以后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树立模版。实现“一带一路”合作共赢,需要不断拓展融资渠道,创新融资模式。
以境外经贸合作区和园区作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共赢的重要抓手。截至2016年底,我国企业在20个“一带一路”国家正在建设56个合作区,占在建合作区总数的72.72%,累计投资185.5亿美元,入区企业1082家,总产值506.9亿美元,上缴东道国税费10.7亿美元,为当地创造就业岗位17.7万个,既有利于我国优势产业在海外形成集聚效应,也有力地推动了东道国工业化进程和相关产业发展,可以成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共赢的重要抓手。
充分发挥华人华侨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共赢中的作用。借助华人华侨可以在开发运营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跨境电商示范基地、开展民间外交与文化交流、促进信息沟通与资源共享、拓展融资渠道、合作培养人才等方面充分发挥独特作用。华人华侨通过参与和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也有助于实现自身的转型与提升,从而进一步带动所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国际合作共赢。

大力发展“一带一路”跨境电商,建设“数字丝绸之路”。可利用中国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跨境电商等方面的优势,打造一条“数字丝绸之路”,为全球中小企业参与国际贸易服务。随着跨境电商平台的不断发展完善,有力地促进了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商品流通,带动了沿线国家电子商贸、交易平台、支付结算等技术发展与应用,推动了“一带一路”沿线新的商业格局和产业链形成。此外,跨境电商的发展也给世界华商提供了机遇,大量从事国际贸易的华商借助中国的制造优势,有望获得新的商机。

作者 王辉耀:全球化智库(CCG)主任、国务院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