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海兴国 建功当代—海洋经济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时间:2018-05-18浏览:1179

海洋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海洋产业蓬勃发展,海洋经济布局不断优化,海洋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高,海洋对外经济合作继续拓展,海洋经济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逐步提高……改革开放4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海洋经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沿海地区经济合理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日益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海洋经济总体实力显著增强

1978年,我国海洋产业总产值只有60多亿元,主要以海洋捕捞、盐业、交通运输业、造船业为主。在改革开放大潮的推动下,沿海地区海洋经济快速发展,主要海洋产业总产值1978年为60多亿元,1990年达438亿元,2000年增长到4133亿元,2002年突破1万亿元,2016年突破7万亿元。海洋经济已发展成包括12个主要海洋产业、海洋科研教育管理服务业和海洋相关产业的一个门类齐全、结构完整的海洋产业体系。据初步核算,2017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77611亿元,比上年增长6.9%,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4%。

海洋产业蓬勃发展

传统海洋产业保持稳步发展,产品产量大幅增长。1978年与2016年比较,海洋水产品产量由359.48万吨增至3490.15万吨,增长了近10倍;海盐产量由540万吨增至2839.5万吨,增长了5倍;海洋造船完工量约40万综合吨升至3605万吨,增长了近90倍;海洋货物运输量由1.05亿吨增长到28.1亿吨,其中远洋货物运输量由0.3亿吨增长到7.9亿吨,分别增长28倍和26倍。新兴海洋产业不断涌现,产业规模逐步扩大。在国家政策的鼓励和支持下,海洋生物医药、海水综合利用、海洋电力、海洋工程建筑等一批高技术新兴海洋产业初具规模,焕发出勃勃生机。海洋服务业地位继续巩固,聚力创新领跑海洋经济。2012年~2017年,海洋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10.1%,海洋三产增加值比重由47.9%上升到56.6%。海洋邮轮游艇、海洋休闲娱乐等新兴业态不断涌现,成为海洋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和新动力,2016年,我国邮轮出境旅客首次突破200万人次大关,达到212.3万人次,同比增长91%。2012年~2017年,海洋旅游市场保持供需旺盛的势头,年均增速达12.1%。

海洋经济布局不断优化

海洋产业集群化发展趋势愈加明显,一批海洋特色鲜明、区域品牌形象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重点海洋产业集群初见端倪。例如,胶东半岛海水养殖和海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集群,舟山、福州等地的远洋渔业产业集群,天津、青岛等地的海水淡化及综合利用产业集群,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三大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集群和涉海金融服务业集群。特色海洋产业园区探索海洋企业“抱团、聚力”发展的新模式,打造海洋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和区域发展的新增长极。例如,山东青岛海西湾船舶与海洋工程产业基地,聚集船舶制造与海洋工程企业及各类配套企业100余家,形成了船舶修造和海洋工程的完整产业链和较强的产业配套能力;浙江舟山远洋渔业基地,汇聚远洋渔业企业30家,年捕捞量约占全国的22%,形成了规模庞大的渔捞产业链和独具特色的渔业文化。

海洋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高

“科技兴海”战略深入实施。目前,国家有关部门已先后设立了8个国家海洋高技术产业基地试点、6个全国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区域示范、7个国家科技兴海产业示范基地和3个工程技术中心。

一批涉海企业相继组建了海洋监测、深海装备、海水淡化等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海洋高技术企业快速成长,初步形成了政、产、学、研、金相结合的发展模式。

同时,海洋科学技术创新也取得跨越式发展。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成功突破海底7000米深度,我国首座自主设计建造的最大作业水深达3000米的第六代半潜式钻井平台试验成功,海水淡化设备国产化率从40%上升到现在的85%,一批海洋生物技术制品实现了规模化生产。随着海洋创新能力的提高,我国海洋高技术产业将会呈现规模化增长,对海洋经济增长的贡献会进一步提升。

海洋对外经济合作继续拓展

海洋经济“走出去”,拓展“新空间”。随着“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的实施,我国与周边国家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经济贸易、人文交流、公益服务等领域展开务实合作,建成一批海外深水港口和产业园区,如缅甸皎漂的深水港和工业园、巴基斯坦瓜达尔港、斯里兰卡科伦坡港等一批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项目。高层引领推动海洋领域国际合作。中国与泰国、马来西亚、柬埔寨、印度、巴基斯坦、马尔代夫、南非等国签署了政府间海洋领域合作协议、合作备忘录和联合声明,与多个沿线国开展战略对接,建立了广泛的海洋合作伙伴关系。

倡导构建蓝色伙伴关系。2017年11月3日,中国与葡萄牙签署了《关于建立“蓝色伙伴关系”概念文件及海洋合作联合行动计划框架》,葡萄牙成为欧盟国家中第一个与中国正式建立蓝色伙伴关系的国家。

海洋经济宏观调控体系逐步完善

海洋经济规划指导能力加强,海洋产业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2016年,《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出台,沿海地方政府也纷纷编制了地方海洋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同年,《关于促进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的指导意见》《关于“十三五”期间中央财政支持开展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工作的通知》印发。这些政策和举措的落实为我国海洋产业强化创新驱动、实现新旧动能转换提供了重要支撑。

海洋经济发展金融服务不断拓展深化。2014年11月,国家海洋局与国家开发银行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开发性金融促进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2018年1月,8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改进和加强海洋经济发展金融服务的指导意见》;2月,《关于农业政策性银行促进海洋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出台。相关金融支持政策的出台,有力推动着海洋经济向更高质量发展。

海洋经济运行监测与评估能力提高,全国海洋经济调查全面展开。2016年,我国首次发布“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指数”,研究编制“海洋经济运行季度报告”,监测涉海上市公司运营情况,建立涉海企业直报制度。并启动了第一次全国海洋经济调查,多个沿海省市全面启动调查工作。

正视问题,建功新时代

在海洋经济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还应该看到挑战和问题,如海洋资源、环境压力愈来愈大,海洋产业结构与区域布局不尽合理,区域海洋产业同构趋势愈发突出等。

展望未来,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十九大提出的“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战略部署,逐步加强国家对海洋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积极推进海洋产业结构调整和合理布局,转变海洋经济发展方式,加强海洋资源保护和海洋环境监测,不断增强海洋产业科技自主创新和转化应用能力。未来,我国海洋经济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做出更为突出的贡献。

文章来源:中国海洋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