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龙号”是我国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载人潜水器,它驰骋在深海,完成一次次潜海科考任务。2012年,“蛟龙号”载人深潜器创造了下潜7062米的中国载人深潜纪录,目前也是世界同类作业型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纪录。
“深海勇士”潜水器,是中国第二台深海载人潜水器,“深海勇士”的寓意是希望凭借它的出色发挥,像勇士一样探索深海的奥秘。
大国重器,离不开高超技术的研发团队,当人们提到“蛟龙号”和“深海勇士号”的时候,“胡震”的名字变显现在人们的眼前。
胡震
胡震就职于中船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第七〇二研究所,是我国载人深潜器高技术领域的著名专家,是我国跟踪和赶上该领域国际先进水平发展进程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在中船重工这个大“家”中,胡震的名字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长期从事载人潜水器及水下机器人的研究、设计和开发工作。胡震从研制使用ROV(无人带缆潜器)、AUV(无人无缆自控潜器)到研制载人有缆潜器、载人无缆潜器,一步一个脚印,在磨练中快速成长,在实践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现已成为我国载人深潜器高技术领域的带头人之一。
近十年来,为“蛟龙号”与“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的研制成功做出了重大贡献,为推动我国深海技术、装备产业和应用体系的跨越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
攻坚克难 不辱使命
胡震作为863重大专项“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副总设计师,他与团队成员一起近乎白手起家,在没有母型设计提供参考借鉴的艰难环境中,通过了一系列的技术创新和技术攻关,组织实施了载人潜水器的技术设计和检测试验工作;提出了”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总体集成技术方案、陆上及水池调试方法;提出了多层次安全预警及保障体系,为创建超大潜深系统设备安全预警及保障的综合技术,实现载人潜水器在深海作业过程的安全监控和可靠工作做出了贡献;开发了深海载人潜水器应急逃逸系统技术,为解决潜水器的水下作业安全性保障的关键难题做出了贡献。他带领的团队通过“蛟龙号”的研发,向世界证明了我国已掌握了深海载人潜水器自主设计、集成创新等核心能力。
在“蛟龙号”海试期间,胡震同志作为“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技术负责人,一直担任下潜试验甲板指挥长,以他的专业和敬业,带领技术保障部门及时排除“蛟龙号”潜水器一次次疑难杂症,闯过一道道坎坷难关,出色完成了技术保障、下潜试验和故障处理等任务,为顺利完成海上试验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蛟龙号”支持母船“向九船”后甲板上,总能看到他身影。他时常围着“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兜圈,似乎永远也看不够,对潜水器的每个部位了如指掌,大到本体、电源、机械手,小到开关、按钮、接插件,所以潜水器的脾气他摸得最透,潜水器的技术状态他最清楚,每一位参试队员情况他都心中有数。每一次下潜前,他总是在凌晨五点多就第一个来到后甲板,亲自指挥技术人员进行下潜的技术准备,补充耗材,检查技术状态,做到精心准备、用心检查和细心复核,对每一个环节均亲自检查和复核,做到胸有成竹、有条不紊;下潜试验前,他又早早来到现场再次进行检查,唯恐有什么遗落;试验进行时,他始终在声控室与潜水器沟通,冷静地发出一道道指令;试验结束后,他又忙于安排收尾工作,第一时间对潜水器的技术状态作出评估,组织技术人员对潜水器进行全面的检查和维护,修复下潜出现的故障。
他在自己的海试日记中写道:“清晨,海风微微,我又一次爬上脚手架,细细检查每一个设备。每一次触摸潜水器,我都像抚摸自己的孩子。我深深了解潜水器上的每一条脉络,每一条脉络上流动着的激情,我知道它不会让我失望。海上的生活很艰辛,但再苦再累也很高兴,不管晚上加班到半夜还是早上五点起床保养潜器,不管日晒还是雨淋,我都感到很光荣很骄傲”。
正是这种崇高的使命感和荣誉感和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科学态度,在1000米、3000米、5000米及7000米各阶段的海试中,他带领技术人员解决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使得“蛟龙号”成为国际上同类作业载人潜水器下潜最深的潜水器,我国的载人深潜技术也迈入国际先进行列。“蛟龙号”载人潜水器7000米海试的成功,向社会各界弘扬了“严谨求实、团结协助、拼搏奉献、勇攀高峰”的载人深潜精神,国人为之振奋。这对振奋民族精神,提高全民海洋国防观与海洋经济观,占领深海装备技术的制高点,开发深海资源与能源,牵引高新技术与产业的创新进步,扩大我国政治和经济空间,实现世界造船与海洋经济强国的目标,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作为“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总设计师,胡震紧密围绕国家开发利用海洋的需求,以实现国产化、降低运行成本、提高可靠性和可维性为目标,率领团队突破了潜水器优化设计技术、舱内布局优化设计技术、钛合金载人舱材料和制造工艺研究、超高压海水泵、充油锂电池组、推进器研制等十余项关键技术。经过海上试验的考验,“深海勇士号”总体性能优异、国产化装备稳定可靠,实现了潜水器“核心技术自主化、关键设备国产化”,有力推动了我国深海装备技术从集成创新向自主创新的历史性跨越。
“深海勇士号”潜水器
超载自我 勇于攀登
“蛟龙号”的研制成功并未让胡震停下脚步,不断超越自我,向更高迈进,是他的目标。所以他又投入到新的一场深海技术领域的攻坚战,开始担任863重大项目4500米载人潜水器的总设计师。
他带领团队,始终坚持走深海技术自主创新之路,始终坚持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积极践行“严谨求实、团结协作、拼搏奉献、勇攀高峰”的中国载人深潜精神。在关键技术研究阶段,他与他的团队加班加点,协力突破了潜水器优化设计技术、舱内布局优化设计技术、钛合金载人舱材料和制造工艺研究、超高压海水泵、充油锂电池组、推进器、深海照明和高清拍摄等一系列关键技术,建立了深海载人潜水器多学科优化设计方法和制造技术,形成了载人舱布局优化设计方法,建立了载人舱球壳极限承载能力设计计算方法并突破了制造工艺和检测技术,国内首次成功研制超高压海水泵和大深度高容量充油锂电池及电池管理系统。
在设计集成阶段,他带领团队,严把质量与进度,通过潜水器陆上联调与水池试验反复测试,确保了“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一鼓作气,在49天时间里下潜28次,圆满完成了全部海试任务。2017年12月1日,“深海勇士号”潜水器项目已顺利通过专家组验收,交付给用户单位。
“深海勇士号”经过海上试验的考验,总体性能优异、国产化装备稳定可靠,实现了潜水器“核心技术自主化、关键设备国产化”,潜水器国产化率达95%,有力推动了深海装备技术从集成创新向自主创新的历史性跨越。
胡震说:“对于未来的深海装备研制来讲,我们形成掌握的设计方法和创新技术成果将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深海勇士号’的国产化率达95%,显示了我国在深海装备技术领域的重大进步。‘深海勇士号’载人作业潜水器是整个深海作业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我国正在实现潜水器的谱系化,包括载人、无人潜水器,各有侧重和互相配合地开展深海作业,相辅相成。借助这些深海装备去探索海洋、开发海洋、保护海洋,将加快我国在建设海洋强国的路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
另外,胡震作为潜航员培训项目主办和潜航员培训专家,建立了一套潜航员培训机制和办法,组织完成了“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潜航员的招聘、基础理论知识培训、设备操作培训、驾驶技术培训、及海上试验下潜实习等工作,为“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培养了合格的潜航员,并组织编制了一套潜水器专业培训教材。这项开创性的工作对我国开展深潜器潜航员相关方面的工作具有重大意义。
二十几年来,胡震克服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对我国潜水器技术的长远及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他的带领下,一支能打硬仗的研发队伍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他用自己丰富的学识和过硬的技术为国效力,并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特等奖;以及2014年度工业大奖、2011年度中国国际工业博览金奖。他本人也获得了2012年度江苏省和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被评为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4年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15年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奖章。
文章来源: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