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引领防灾减灾制度,支撑海洋强国建设

时间:2018-06-07浏览:972

每年,由台风引起的灾害性风暴潮、海浪以及赤潮、绿潮、海冰等海洋灾害都可能给我国沿海带来重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海洋预报减灾机制体制不断完善,能力不断提升,持续为沿海各地提供科学的预警报信息,力求筑起生命财产安全的“防护堤”,在防御海洋灾害,保障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支撑海洋强国建设上发挥着积极作用。

规划引领防灾减灾制度建设

准确、及时的海洋预警报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灾害损失,支撑经济社会发展,而顶层设计尤为重要。

早在2005年,《风暴潮、海浪、海啸和海冰灾害应急预案》出台,2009年修订,沿海各省(区、市)海洋行政主管部门也编制和修订了本地区的海洋灾害应急预案及配套制度,实现了海洋灾害预警信息发布与地方政府应急工作的有效衔接。2012年,《海洋观测预报管理条例》实施。随后,海洋站观测、仪器设备运行、预警报会商等条例配套制度先后出台,为海洋预报减灾工作建立了制度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海洋观测网规划(2014年~2020年)》印发,绘制了加强全国海洋观测网建设的路线图。为进一步提升海洋气象预报预警能力和服务水平,2015年出台了《海洋气象发展规划(2016年~2025年)》。2016年,又出台了《海洋观测预报和防灾减灾“十三五”规划》,明确了未来5年我国海洋观测预报和防灾减灾工作的总体目标,提出了“一站多能”的建设方向。2017年,出台《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工作方案》,继续完善法规制度、健全体制机制、加强能力建设、强化监督检查等,全面推进海洋防灾减灾业务发展。

一项项规章制度的相继出台,为海洋预报减灾事业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为科学防灾减灾奠定了制度基础。

智能化观测预报覆盖全海域

经过40年的发展,我国的海洋防灾减灾工作形成了观测—预报—减灾工作体系。观测手段由单一的岸基(岛屿)站观测,发展到利用浮标离岸观测、利用船舶走航式观测、利用卫星观测等,构成了由岸基、海基、空基、天基、船基构成的立体观测网。以全方位立体海洋观测网为基础观测数据,我国海洋预报技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

从2017年11月29日起,我国213个沿海县每天都能收到对应岸段的72小时海洋预报,填补了我国县级海洋预报的空白。温州岸段海浪预报结果平均绝对误差为0.2米~0.4米。

40年来,我国海洋预报技术实现了从经验预报到数值预报,再从数值预报到智能网格化预报的两次跨越。

“七五”以前,我国海洋预报技术是经验预报,主要依靠预报员的经验预测,缺乏定量依据,偏差相对较大。1987年,采用海洋数值预报技术后,预报精细化程度越来越高,近海和全球数值预报产品分辨率为5公里和25公里,预报时效5天。智能网格化预报于2017年引入,覆盖了我国海域1400多个渔区,大幅提高了精度、时空密度以及短时临近海洋灾害预报预警能力,将预报间隔时间缩短为1小时。台风是我国沿海最常见的海洋灾害,海洋预报间隔缩短、准确度提升,为沿海抵御由台风引起的风暴潮和海浪灾害赢得了宝贵时间,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系数不断提升。

我国的海啸预警于2006年起步,之后的12年,我国南海海域布放了海啸监测浮标,引入了全球地震监测分析系统,自主研发智能化海啸监测预警人机交互平台。我国海啸预警时效大幅缩短至8分钟~10分钟,缩小了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今年2月8日,南中国海区域海啸预警中心开展业务化试运行,开始向南海、苏禄海和苏拉威西海附近国家和地区提供全天候地震海啸监测预警服务。

随着预报水平的提升,海洋预报领域由物理海洋学已拓展到环境海洋学及生态海洋学,涵盖赤潮,绿潮,海冰及海水溶解氧、叶绿素、铵盐、硝酸盐等要素。

打通防灾减灾“最后一公里”

海洋防灾减灾工作不断紧盯“最后一公里”,把政策制度层层落到实处。

早在2005年,在《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总体框架下,各级海洋部门和涉海部门,建立了应急联动响应机制,全面启动了海洋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针对海堤、渔港、大型养殖区及沿海大型工程等沿海地区典型海洋灾害承灾体进行现状调查,修订并实施《警戒潮位核定规范》,为构建海洋灾害风险管理体系创造了有利条件。

从2013年开始,又进一步建立了海洋灾情信息初报、续报、核报、补报和季报制度、半年报制度和年报制度,每年编制发布《中国海洋灾害公报》和《中国海平面公报》,为有效减轻沿海各地灾害损失,应对海平面上升提供了基础数据和决策依据。

2017年,全国沿海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警戒潮位核定历经5年圆满完成。警戒潮位值是发布海洋灾害预警报的工作基准,也是防潮减灾指挥决策的重要依据,更加有效地增强了海洋灾害防御能力,有力支撑了海洋灾害风险防控和治理的不断强化。

2017年,我国首批四个国家海洋减灾综合示范区浙江省温州市、广东省大亚湾区、福建省连江县、山东省寿光市全部通过验收,为沿海地区防灾减灾积累了经验,树立了样板。2018年,乡村级海洋灾情信息员队伍建设启动,旨在进一步推进海洋防灾减灾宣传进入乡村和社区,打通海洋防灾减灾工作“最后一公里”。

为应对突发事件提供决策依据

从2008年奥运会时的赤潮漂移预报、浒苔预报保障,到2011年福岛地震放射性元素漂移预报保障,再到2015年天津港危化品爆炸应急预报保障、2018年“桑吉轮”碰撞溢油事件预报保障,海洋预报技术为应对海上突发事件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2011年3月,受日本东部近海9级地震引发海啸影响,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爆炸。核泄漏扩散物随洋流及风浪向海洋扩散,引起了我国沿海居民的恐慌。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迅速组织专业力量,连续18天每天发布核辐射污染预测信息,既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又稳定了公众情绪。

2015年8月,天津港危化品集装箱码头发生爆炸,造成大量危险化学品泄露。爆炸地点离最近海域仅有2.4公里,危险化学品一旦进入渤海,将对海洋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根据天津港精细化的岸线及地形数据,以及7个在用排污口的分布图,建立了港口精细化潮流预报系统,预测危化品从排污口到入海所需要的时间和在港区内的扩散影响范围,保证在危化品从排污口到达港口口门的时间内对港口进行封锁,阻止其入海产生更严重的后果。由于有效的预报保障,有关人员对港口内危化品进行了拦截,天津港事故周边海域各项监测指标均未见异常。

持续举办防灾减灾公众“大课堂”

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0个防灾减灾日。自2009年我国设立防灾减灾日起,每年的全国海洋防灾减灾宣传活动都开展了形式各样的宣传活动。

2013年5月中旬,以“识别灾害风险,掌握减灾技能”为主题的海洋防灾减灾宣传活动在全国沿海各地展开。海洋部门利用多种形式,向社会公众广泛宣传海洋防灾减灾知识,广而告之获取海洋预警预报信息的途径,以增强社会公众在海上避难、海上突发事件自救意识和能力。

2015年5月12日,围绕“科学减灾,依法应对”主题,沿海各地大力宣传海洋防灾减灾知识,突出普及海洋防灾减灾法律常识。

每一年的防灾减灾日,我国沿海各地的学校、社区、街头、港口等都会成为提升沿海人民防灾减灾意识的一个“行动起来,减轻身边的灾害风险”的良好局面正在逐步形成。

文章来源:中国海洋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