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地球系统科学大会在沪举行 致力推动中国地球科学转型

时间:2018-07-04浏览:334

“中国的地球科学面临着转型,从‘原料输出型’向‘深加工型’转变,转型的结果将决定今后至少数十年内中国地球科学的命运。”中科院院士、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汪品先教授7月2日在上海参加第五届“地球系统科学大会”时如是说。

1500余名专家学者,来自中国180余家单位,34个专题、逾千篇论文摘要、每天9个分会场同时开讲,不设主席台、不办开幕式,青年学者与院士平起平坐……2日,为期3天的第五届“地球系统科学大会”在上海拉开帷幕,会场内浓郁学风扑面而来。

1500余名专家学者在上海参加第五届“地球系统科学大会”。主办方供图。许婧 摄

会议由中国大洋发现计划专家咨询委员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和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共同主办。中科院院士、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丁仲礼担任会议学术委员会主任,中科院院士、南京大学原校长陈骏,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院长翦知湣,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原总地质师朱伟林担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汪品先表示,环顾世界,地球科学正在整体进入转型期,从学科越分越细的现象描述,提升到集成整合、探索机理的系统科学新高度。其中,海洋科学的立足点正在从海岸、海面转入大洋深处,从海洋内部研究海洋。希望第五届地球系统科学大会能够通过踏实的跨学科交流,推动中国地球科学的转型,加快向创新型国家迈进。

汪品先说,地球系统科学作为学术上的新方向,已经从二十年前的星星火苗燃成燎原之势,地球系统科学大会即可作证。2010年,“第一届深海研究与地球系统科学学术研讨会”由中国大洋钻探学术委员会发起,其目的在于促进跨学科交流,加强深海研究的辐射效应,冲破古今、海陆之间的界限,吸引更多科学家关注深海,扩大中国深海研究的学术队伍。自2014年更名为“地球系统科学大会”以来,不仅会议的学科范围和人员规模都有急剧增长,更重要的是会议性质的演变。大会正在从原来深海与陆地相结合的交流场所,拓展为研究地球各圈层相互作用的交流平台,成为一列跨学科交流的专车,并已形成了自身的风格和传统。

为期3天的第五届“地球系统科学大会”在上海拉开帷幕。主办方供图。许婧 摄

地球系统科学大会是同济大学海洋学科着力打造的重要学术交流平台,两年一届,已连续举办5届,参会人员的规模和会议的学术影响力在不断扩大。大会的目标在于促进学科交叉,横跨圈层、穿越时空,推动海陆结合、古今结合、生命科学与地球科学结合、科学与技术的结合。在当前我国地球科学、尤其是海洋科学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大会的宗旨在于打造“陆地走向海洋、海洋结合陆地”的交流平台。

本届大会设有生物与环境演变、海洋与气候、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深部过程与行星循环、深海资源与地质灾害、科普和教育等六大主题,主题下分设34个专题,每天有9个分会场同时展开热烈的学术交流。大会邀请了地球科学领域知名科学家作大会特邀报告;还特别设置了“青年学者论坛”环节,邀请10位优秀青年学者在大会上作报告。

会议的形式也在不断创新。此次大会特别设置了“地球系统科学进课堂”“海洋碳循环”等圆桌会议。大会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南海深海过程演变”合作,组织专题突出显示该研究计划执行8年来的学科交叉前沿成果。“地球系统科学进课堂”圆桌会上将要介绍南京大学等高校的教学经验,还将讨论同济大学的新教材《地球系统与演变》。此书是汪品先院士等基于20年课堂与科研实践、历时3年编写而成。出版此书的目的之一就是想正本清源,展示出“地球系统科学”是整合各种学科、探索地球圈层相互作用,将地球作为一个完整系统来研究的学问。

信息量大一直是地球系统科学大会的特色。大会除举办白天的口头报告和展板报告外,还在晚上组织专门的信息发布会,邀请地球科学领域有关重大研究计划来发布信息。本届会议邀请了中科院院士、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王成善教授介绍刚刚完钻的松辽盆地国际大陆钻探项目,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所长周忠和介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基础研究中心“克拉通破坏与陆地生物演化”,同济大学翦知湣教授介绍中国大洋发现计划最新进展和规划。此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南海深海过程演变”也在晚上组织集成讨论会,南海大计划进入全面冲刺阶段。

2018年正值国际大洋钻探50年、中国大洋钻探20年,也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南海深部过程与演变”重大研究计划的收官之年,本届会议还特别开辟了专题展览,设置中国大洋钻探20年成就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南海深部过程演变”重大研究计划集成成果展、国家海底科学观测网、松辽盆地国际大陆科学钻探展等;今年5月刚刚结束的南海深部计划无人遥控深潜航次和西沙载人深潜航次的最新图片和影像也在会上展出;此外还有南海海底高分辨率地形展、海马冷泉等特色展览。

文章来源: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