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贵阳论坛首次聚焦海洋微塑料,呼吁全球共同应对

时间:2018-07-10浏览:506

7月7日,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8年年会在贵州省贵阳市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向论坛年会致贺信。

习近平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人类未来,建设绿色家园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梦想。国际社会需要加强合作、共同努力,构建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推动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此次论坛年会以“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生态优先 绿色发展”为主题,相信将有助于各方增进共识、深化合作,推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

习近平强调,中国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走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之路。我们愿同国际社会一道,全面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共同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出席论坛开幕式,宣读习近平主席贺信并致辞。

孙春兰指出,习近平主席的贺信,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发出了全面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共同建设清洁美丽世界的倡议,为凝聚共识、深化合作、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增添了信心和动力。

本届论坛年会有来自35个国家和地区的2400多名嘉宾参会,参会的国际组织数量多、层次高、参与程度深,几乎涵盖了全球生态自然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领域的所有顶级国际知名组织。

本届论坛年会以“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主题,其间有关生态文明思想、生态文明与反贫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全球低碳转型等主题的高峰会和一系列主题论坛,全面分享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和全球绿色发展的真知灼见

7月7日,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在贵阳国际生态会议中心举行。

7月7日,孩子们在开幕式现场表演侗族大歌《上山种树歌》。

 

7月7日,与会嘉宾从贵阳国际生态会议中心的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标识前经过。

7月8日下午,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8年年会圆满闭幕,年会发布了《2018贵阳共识》。

作为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的内容,7月8日,自然资源部主办的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8年年会海洋微塑料研讨会召开,这是该论坛首次设置海洋微塑料研讨会

会议现场    黄冉 摄

自然资源部党组成员、国家海洋局局长王宏出席会议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自然资源部党组成员林山青主持开幕式。

王宏表示,此次会议是根据去年11月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12届东亚峰会上的倡议而召开的,是东亚各国在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共同行动中,首次专门围绕防治海洋微塑料污染开展交流和探讨,为有关各方分享经验、凝聚共识,共同防治海洋污染、维护海洋健康提供难得的机会和重要平台。

他指出,自上世纪50年代,塑料规模化生产至今,由于缺乏有效的回收和处理办法,“白色污染”肆意蔓延,大量塑料垃圾通过各种途径进入海洋,从近岸海域到大洋,从水体到洋底沉积物,从赤道到两极,塑料垃圾无处不在,海洋生态系统深受其害。

与此同时,塑料垃圾在海洋环境中逐渐破碎,形成大量直径小于5毫米的微塑料,被科学家形象地称为“海洋中的PM2.5”。微塑料会被浮游动物、贝类、鱼类、海鸟和哺乳动物等海洋生物摄食,进而随着食物链进入人体,威胁人类健康。

王宏说,2014年6月,首届联合国环境大会明确提出要关注海洋垃圾和微塑料问题,近年来,国际社会在对待海洋垃圾和微塑料问题上,已经从单纯的科学研究逐渐转向研究监测与实质性管控并重。许多沿海国家正在积极采取应对措施,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到“限塑”行列。今年,世界海洋日和世界环境日的主题分别是“清洁我们的海洋”和“塑战速决”,提醒我们要持续关注海洋垃圾和微塑料问题。

为保护美丽海洋、守护蓝色家园,中国政府开展了一系列海洋垃圾与微塑料防治工作

一是完善海洋垃圾防控和治理机制。强化对海洋垃圾的源头防治,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超薄塑料袋,对其他塑料袋实行有偿使用制度,大幅提高使用成本。构建固体废物收集、运输、处置的全过程环境监督管理体系,建设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区域全覆盖的高水平固体废物处理设施。实施“净海行动”,沿海地区各级政府积极开展漂浮垃圾打捞和海滩垃圾清理。

二是不断强化海洋垃圾监测与评价。自2007年以来,中国政府每年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定期开展海洋垃圾分布状况监测。选择近岸50余个有代表性的区域开展海面漂浮垃圾、海滩垃圾和海底垃圾的分布状况监测,评价结果每年通过《中国海洋环境状况公报》向社会公布,并在2016年启动了涵盖水体、海底、海滩和生物体微塑料监测工作。2017年监测调查工作拓展至南北极和深海大洋。为掌握海洋垃圾和微塑料的分布状况、种类和来源,制定具有针对性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了依据。

三是注重海洋垃圾和微塑料防治宣传。专门组织编制有关海洋垃圾和微塑料危害及防治的宣传手册,开展海洋垃圾防治专题展览,利用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世界海洋日、国际海滩清洁日等重要节点,持续开展海洋污染防治知识普及和海洋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大力支持和鼓励公益社团参与海漂垃圾打捞和海滩清洁志愿者活动,切实提高公民的海洋环保意识。

四是开展海洋垃圾防治国际合作。通过东盟海上基金等项目,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在海洋环境污染防治、海洋垃圾治理等领域进行交流合作。搭建中日海洋垃圾专家对话平台,开展海洋垃圾联合调查;持续推进黄海大生态系二期项目实施。为东亚沿海国家进一步深化在海洋垃圾和微塑料防治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王宏说,海洋垃圾和微塑料时刻影响和威胁着海洋生态安全和人类的健康,防治海洋垃圾和微塑料污染,涉及到海洋环境保护、海洋调查监测以及塑料生产、循环利用和塑料垃圾处置等多个方面,是全球海洋治理的一个重要课题,需要我们共同面对。对此,他提出三点倡议

第一,构建防治海洋垃圾和微塑料污染的交流机制。我们在尊重各自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政府间、企业间、民众间的交流,在海洋垃圾和微塑料的源头治理、调查监测、危害评估等方面,形成伙伴关系,分享经验与成果。

第二,采取防治海洋垃圾和微塑料污染的联合行动。开展对海洋垃圾和微塑料的联合调查监测,加强资料与信息共享。有针对性地共同开展海洋生物、海洋化学等方面的专题研究,不断提升对微塑料生态风险的科学认知。

第三,促进防治海洋垃圾和微塑料污染的科技创新。希望各方结合自身实际,着眼于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目标,提高技术研发与基础设施投入,加快塑料制品替代化、减量化与环境清理技术的研发。鼓励可降解塑料制品和塑料替代品的生产与使用,从源头上减少塑料垃圾。

来自中国、柬埔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缅甸、泰国、日本、韩国等国家的200多名政府代表、专家学者、环保人士及国际组织代表参加了此次研讨会。研讨会上形成了《海洋微塑料研讨会倡议》,呼吁有关国家通过构建蓝色伙伴关系,开展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合作,防治海洋微塑料污染。同时,尽早在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强化微塑料源头管控、促进基础科学研究与技术交流、坚持绿色发展、促进社会各方力量广泛参与方面取得进展。

文章来源: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国海洋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