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亚太经合组织(APEC)海洋垃圾防治创新途径研讨会在北京举办

时间:2018-07-27浏览:2266

《亚太经合组织(APEC)海洋垃圾防治创新途径研讨会》

7月26日,亚太经合组织(APEC)海洋垃圾防治创新途径研讨会在北京大学举办。此次会议是由APEC海洋可持续发展中心、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共同主办的。一共有来自美国、智利、泰国、印度尼西亚、越南和秘鲁等国家的150名代表出席了此次研讨会。作为一家长期关注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倡导绿色发展的NGO,中国绿发会派代表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本次会议讨论了经济体海洋垃圾防治创新举措、企业参与海洋垃圾防治创新思路、海洋垃圾及微塑料研究新进展三个专题。

【背景】APEC与《厦门宣言》

随着亚太经合组织(APEC)经济体的快速城镇化,海洋垃圾带来巨大和日益增长的公共卫生和环境威胁,每年对渔业、航运、旅游和保险等造成高达数十亿美元的损失。海洋垃圾还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影响着沿海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由于从全球、区域、国家层面的持续高度关注,海洋垃圾问题近年来迅速发展成为海洋热点议题。

2014年8月28日,APEC各国海洋部长相聚在中国厦门,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四届海洋部长会议。会议主题“构建亚太海洋合作新型伙伴关系”,通过了《厦门宣言》。该宣言第四条:

——鼓励在减少和减缓海洋污染包括陆源污染和海上溢油领域开展合作,并通过持续的和不断强化的努力,包括通过海漂垃圾联合虚拟工作组与APEC化学对话(项目)携手,赞同APEC地区在项目一期提出的“海上溢油的应急响应和评估”项目。

为了推动落实《厦门宣言》等系列承诺,去年11月,中国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框架下就海洋垃圾议题召开首个国际会议——APEC沿海城市海洋垃圾管理国际研讨会曾经在厦门成功召开。10个APEC经济体的海洋垃圾管理领域专家代表及海洋垃圾管理部门代表、企业及非政府组织(NGO)代表约一百人参会。

此次研讨会,来自中国自然资源部国际合作部门、北京大学海洋研究院、APEC海洋可持续发展中心及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以及各国海洋治理部门等代表参与本会,针对自身国家情况进行交流与分享,以下是各代表发言摘要,与读者共享:

自然资源部国际合作部门巡视员王倩先生致辞发言,介绍了此次会议的背景。他表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以及近年来开展的海洋垃圾污染的工作。其中他提出了3点建议,值得一提的是,他提倡不使用塑料宣传卡和瓶装水,这与绿会的减塑捡塑等倡议不谋而合。

来自北京大学海洋研究院副所长郑玫女士说道,海洋垃圾威胁着海洋生物、航海安全等等,我们必须进行讨论和研究。同时,她介绍了北大海洋研究院的工作——北京大学海洋研究院于2013年建立,现已成立5年,是一个国际合作的平台。在北大,19个学院的教授都在研究海洋相关课题,包括海洋科学、海洋工程、海洋法等等,同时,研究院也为学生提供教育机会,传授最新的海洋知识。最后,郑玫女士表示欢迎大家以后能够前来与其合作。

APEC海洋可持续发展中心及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副所长陈彬先生在会上介绍了海洋垃圾对环境危害。他还说道,今天的会议有助于大家分享经验,探讨APEC各个经济体之间如何合作、创新解决海洋问题,并且加强务实合作交流。接着,他介绍了自然研究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的工作,讲述了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几十年以来取得的重要科技成果以及意义。最后,陈彬先生鼓励大家畅所欲言,携手开展蓝色经济合作。

接下来则是专题演讲环节,第一个专题是经济体海洋垃圾防治创新举措。

印尼海洋事务协调部的海洋与人力资源、科技和海洋文化事务副部长沙佛里·布哈努丁(Safri Burhanuddin)博士进行主题演讲:印尼海洋垃圾防治——机遇与挑战并存

沙佛里博士讲到,因为现在印尼周围的海洋垃圾实在太多了,所以印尼必须更快的采取行动,同时也非常期待国际合作。他从印尼的地理位置开始说起印尼海洋污染的背景开始说起:“我昨天从雅加达飞到北京,7小时的航班,因为不是一个直航,所以7个小时才到北京。如果你从印尼东部飞到70%的西部,也需要8-10个小时飞行。大家可以看到,印尼比较大。全国岛屿超过7000个,整个海洋面积超过600万平方公里。我想,海洋垃圾对我们的危害,不用赘言。”

沙佛里博士说,由于印尼旅游业多,因此对海洋威胁大。根据学者研究,包括加州学者研究,在南卡位(音译)周边海洋发现大量塑料垃圾制品跟加州塑料不一样,那边多是微塑料。印尼80%的海洋垃圾来自陆地,所以首先要处理好陆源垃圾。现在印尼已经通过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当然我们也需要进一步加强国内协调,整合不同地区的的法律法规。

现在印尼有450多个区,70%-80%的人口居住在爪哇岛,居民稠密,有1.5亿人口,平均每年的垃圾就增长3800万吨垃圾,80%的垃圾来自陆地。平均每人每年垃圾花费20美元不到,所以挑战很大。

挑战包括:1.财政局限;2.垃圾收集的管理(特别是社区垃圾收集的整治没有得到整合,大多数家庭只处理到70%的垃圾,剩下30%不知道去哪儿了,而且地方政府对垃圾处理没有足够的重视)。

所以印尼需要进一步制定垃圾管理目标,希望到2025年减少70%的海洋垃圾。当然百分百清理完海洋垃圾是不可能的,所以印尼把目标定在了70%。估计海洋垃圾达到了17亿吨。印尼政府有4位部长,直接负责此事。印尼至少有6个部级部门负责海洋垃圾,需要一起努力,来达到这个目标。

印尼海洋污染治理目标

现在至少有6位部长管海洋垃圾的具体问题。

包括: 1.工业部;2.渔业部;3.环保部; 4.交通部; 5.住房部;6.区域发展部。

印尼制定了5项战略,来希望达到2025年减少70%的垃圾的目标:

1、改变人们的行为。需要制定更多法律法规。如从小教育孩子们。在10000个社区中开展活动。

2、资金问题,上周和总统的会面中,印尼的部长表示将采取激励机制,展示了这两年做的工作,并谈到世界银行的支持。

3、建立伙伴关系。展示印尼最脏的河流,整治之前和之后的对比。

4、加强海洋执法,固体废物管理条例,海洋垃圾防治计划。

5、邀请东亚国家一起进行区域行动计划规划。

生态环境部海洋司朱焰炉先生——中国海洋垃圾防治举措

朱焰炉先生先生讲到,海洋垃圾污染成为了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海洋污染不仅影响景观、威胁航行安全,还影响海洋生态系统健康,最终危害人体健康,是地球十大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接下来,朱焰炉先生介绍了中国海洋垃圾防治工作进展。

A. 建立健全海洋垃圾防治法律法规。相关法律法规有环境保护法、海洋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通过设立“排放许可制度、排污缴费制度、排污追责制度”等,对固体废物管理提出严格要求。还设立了防治陆源污染物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禁止在岸滩擅自堆放、弃置和处理固体废弃物,以防治固体废弃物进入海洋环境。

B. 出台海洋垃圾防治管理政策。2007出台了“限塑令”,以及水十条、土十条、河长制、湾长制等;2017年发布了《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清废行动2018”,这是一项专门打击固废非法倾倒的专项行动。

C. 开展海洋垃圾/微塑料检测评价工作。2007年以来,每年选择近岸50余个有代表性的区域开展海洋垃圾分布状况监测,通过《中国海洋环境状况公报》发布结果监测区域基本覆盖沿海地级市,主要监测区域为旅游休闲娱乐去、农渔业区、港口航运区等。

2016年微塑料垃圾的构成的一组数据,以及海上漂浮垃圾、微漂浮垃圾、海滩等数据的变化图。

C. 2016开始,海洋司开展海洋微塑料试点检测。结合大洋科考等,开展公共海域的调查监测,发现海水表层中微塑料的密度0.29个/平方米。并且对比了与其他国家的有关数据,发现中国的近海防治处于较低水平。2016年,海洋司开展了“海洋微塑料检测和生态环境效应评估技术研究”,2017年,成立“海洋垃圾和微塑料研究中心”。以更好的研究技术和政策研究

D. 宣教活动。积极参与如环境日,世界海洋日和国际海滩清洁日等。

F. 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严格履行相关国际公约,积极参与海洋垃圾管理的进行国际实践;积极参与UNEP、保护海洋环境免受陆源活动污染全球行动计划(GPA)、西贝太平洋行动计划(NOWPAP)、东亚海协作体(COBSEA)、IOC/WESTPAC、 PICES、 APEC等框架下的海洋垃圾领域交流合作。

G.推动双边、多边合作交流。推进中美海洋垃圾防治:“伙伴城市”(厦门-旧金山、危害-纽约)合作,分享预防和减少海洋垃圾的经验和最佳时间。同时开展中日韩环境部长会议,决定就海洋垃圾问题开展合作,在中日海洋事物高级别磋商框架下,建立海洋垃圾合作专家对话平台,开展海洋微塑料监测及环境影响等领域合作交流。

H. 加强地方政府的海洋垃圾防治。沿海地方政府积极开展河道垃圾治理活动,建立了解巡查制度,建设海上垃圾的收集、转运、处置设施,加强海洋垃圾清除与管理。比如福建省成立了238支固定保洁队伍,设立海洋垃圾转运站,每年清理垃圾数量达5000-6000吨。广东省开展海洋垃圾专项整治行动,2016年清理处置各类垃圾2200余吨。

最后,朱焰炉先据现存挑战表明了下一步的工作设想:

挑战一:来源广泛,种类繁多,污染涉及陆域、海域等——需要源头预防、过程严控,全流程的措施研究制定海洋垃圾(微塑料)防治行动计划

挑战二:目前对海洋垃圾和微塑料的认知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加大监测力度、范围,全面掌握有关数据,继续开展常态化监测、专项研究。

挑战三:海洋是联通的,随着洋流漂浮岛全球海岸,所以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需要推动双边、多边交流合作,近期还可以在海洋垃圾标准化监测、分布与影响评估等技术方面开展进一步研究。

美国国务院海洋和极地事务办公室外事官员明康(Min Kang)先生:美国海洋垃圾防治的整体方法和创新途径

明康先生在演讲中介绍了微塑料垃圾造成的各种损失。比如说经济损失,微塑料减少了海洋生物多样性,海洋垃圾影响海洋运输,且易造成蚊虫病害等。根据APEC 2009年的报告,美国因海洋垃圾导致将近13亿美元的经济损失。要防治损失,首先要预防,把现有的海洋垃圾清除掉;还需要教育、研究、以及广泛接触公众。2011年,他们举行了一次海洋垃圾会议,包括西方七国集团会议等等,解决方案基本上是:预防、清楚、教育和研究。

从预防上来说,我们需要重新设计产品包装,设计创新型的材料;寻找代替塑料的新材料;实施禁塑令——这是一个有效的做法,但是要广泛全面的禁塑比较难,因为塑料用起来很方便,价格低廉,但是会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他说道,在美国,从联邦政府层面禁止塑料的使用,几乎无法做到,因为这是州政府、市政府的职责。因此有效的废物管理才是关键方法。我们需要确保废物管理的低效现状。海洋防止一事非常急迫,如果大量塑料流入海洋,后果不可设想。要防止它进一步扩散,需要进一步的技术创新。

宏观上来说,我们需要和渔业部门加强合作;和海洋保护部门开展合作。

同时,海洋和极地事务办公室还一直坚持举办提高公众意识的活动,2016年,他们举办的活动一开始虽只有200人参加,但在2017年已600多人参加。我们需要改变行为,改变公众行为。

现有技术很难解决微塑料问题,因此我们需要创新技术、研究,防治塑料降解成微塑料带来的负面影响。另外,Min Kang先生还总结了APEC成果,尤其强调了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潘钟先生:海洋垃圾防治与管理——以厦门为例

潘钟先生介绍了塑料垃圾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危害,以及全球海洋生态状况。海洋垃圾是一个全球挑战,像是塑料袋、鱼线、绳子、废弃渔网等海洋垃圾对旅游经济、渔业、人类健康安全、野生动物、海事安全以及整个生态系统都有着及其消极的影响。接着他介绍了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的工作:2017年,签署了中国蓝湾整治行动,2017年启动了厦门海洋垃圾防治和为塑料调查项目,第三海洋研究所同时也加强了国际合作和信息分享。在讲到厦门海洋垃圾的防治的几个项目时,其中包括即将建立的厦门市海洋垃圾服务管理平台。他的演讲还介绍了漂流碎片轨迹系统。

来自智利环境部海洋环境专家胡安·路易斯·奥雷兰纳·卡赛斯(Juan Luis ORELLANA CACES)先生针对海洋垃圾与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讲述了2017-2030年的行动计划。

秘鲁海洋研究所专家克里斯蒂安·埃德加多·帕雷德斯·埃斯皮纳尔(Christian Edgardo PAREDES ESPINAL)先生:秘鲁海洋塑料垃圾防治研究

克里斯蒂安先生介绍了秘鲁在处理海洋垃圾方面的工作经验。秘鲁海洋研究所是在工业生产部的支持下成立的,一方面负责技术上的研究,希望促进这一领域的监管。

泰国自然资源和环境部海洋和沿海资源司海洋生物专家纳鲁莫·康卡妮楠女士(Narumol KORNKANITNAN:利用垃圾船减少泰国河口漂浮垃圾的实践

她介绍了泰国目前现状,有51000吨垃圾拍放到海洋中区,15%的垃圾没有得到应有处理,80%的塑料垃圾都是来自陆地。同时她还展示了泰国自然资源部的研究数据,并详细介绍了用垃圾拦截漂浮垃圾的实践经验。

越南自然资源与环境部海洋与岛屿总局 海洋与岛屿自然资源管理与环境保护司 海洋环境污染与应急响应部副主任陶文贤(DAO Van Hien)先生:越南海洋微塑料垃圾管理评述。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研究员骆永明先生——渤海微塑料丰度发布及形貌研究

该研究报告主要有两大内容:一是中科院关于渤海微塑料(MPs)的调查;二是在中国微塑料的研究。

骆永明先生首先介绍了什么是微塑料,以及微塑料备受关注的原因。那么为什么要研究渤海呢?因为它是世界上最大的一个半封闭的海域,有7.7万平方米,平均深度18.7米,周边有三个省市,共2.3个亿人口,占17.5%,贡献了将近4万亿的GDP。黄河流入渤海,是人类活动(陆上+海里)都非常频繁的一个地区。

今天骆永明先生主要汇报了渤海水利与沉积物中微塑料的特征,它们主要是纤维类的微塑料。在水体中,随着深度的增加,纤维类的微塑料的比例增加。通过显微镜,发现微塑料碎片和纤维表面存在孔和列席,有颗粒物和生物残体。在渤海水体与沉积物中,绝大部分塑料碎片属于微塑料的范围,大多数微塑料的尺寸小于3000um。

接着他展示了渤海表层海水中微塑料的丰度和分布和显示,发现渤海表层水体微塑料丰度受到人为活动的强烈影响。

那么如何来认识海洋里面的微塑料?他展示了一组图,要反映海洋中微塑料的丰度,他们的认识是,如果仅仅是表层的微塑料调查,远远不能确定一个海域内的微塑料污染状况。微塑料主要分布在海水中层,如5-15m的深度。这个深度会影响这里海域中生物的吸收。

骆永明先生还介绍了中国的塑料微粒的研究情况。他首先展示了来2016年的一些数据,并展示了中国近十年来在国际上的publications的比例。然后介绍了最近在舟山举行的“第一届全国环境微塑料污染与管控研讨会”的情况,然后介绍了他所在的研究组的主要研究项目,以及国际合作项目。

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陈冠益教授:海洋塑料垃圾与微塑料: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危害、处理以及无害化治理

首先他由自身作为出发点开始介绍,说道,与在场很多人关注基础研究相比,他本人的研究兴趣在于治理。

接着他介绍了海洋垃圾的背景:海洋垃圾,覆盖了海洋很大面积,且大部分来源于陆地。大概有十万亿海洋生物在不同程度上,由于海洋垃圾而丧失生命。

他展示的一组数据表明,不仅是在海洋表面,甚至在深海里,都存在污染,我们需要对它进行治理。不同的组织对于微塑料都有不同的定义,但是我们的共识是——微塑料小于5mm。接着他介绍了微塑料主要的来源是PCP,、建筑以及包装的过程等等。而且在中国,有非常多的让大量的微塑料形成的来源。他还介绍了一些其他相关研究信息,说道中国有6条河流都受到到了相关的污染,垃圾处理站也随之越来越多。

接着陈冠益教授介绍了很多治理方面的工作、解决方案,讲授了如何减少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我们可以通过利用回收塑料开发出各种产品。然后他介绍了用不同的热化学的转化技术,包括从塑料到电的转换。他们做出了许多努力,比方说,如果盐的成分如果过高,就会对处理产生影响,接着他还介绍了海洋中的生物降解技术等等。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李道季教授——针对中国海洋垃圾微塑料的研究

他首先介绍了海洋微塑料的运输与归趋。总的来说,人们对海洋中的微塑料知之甚少。

讲述了海洋微塑料定义,以及初生微塑料与次生微塑料的区别。

中国的海洋微塑料研究,开始于2013年。主要研究包括:各种生境的微塑料丰度;分析方法;生态毒理学;生态风险评估;微生物降解;塑料和微塑料的污染控制和管理。

然后他介绍了2014年来的主要研究项目。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是:海洋微塑料监测和生态环境效应评估技术研究。

在介绍了近期主要研究成果之后,接着介绍了我国海洋微塑料的分布状况,可在2016年海洋公报查询。中国在国际上处于中等稍微偏下的水平,包括近海微塑料的含量,还介绍了中国河口及邻近海域沉积物中的微塑料种类含量分布。

然后介绍了中国沿海的海洋贝类中的微塑料,和世界的水平相当。最新研究结果显示,贝类对于非食物源有很强的去除能力。这个话题很快会作为一篇论文发表。

然后介绍了漂浮型的海洋微塑料在河口和近海扩散输运的模拟。以及海洋微塑料表面微生物群落和海洋塑料垃圾和微塑料携带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海洋学院孙晓霞教授——中国沿海微塑料研究进展及对策

让人惊讶的是,微塑料在黄海的分布是很少的,且呈斑块发布。东海也是0.3个/立方米,基本持平,碎片式分布为主。综合了中国近海几大海域可得出的结论是:中国近海海水中的微塑料比较低。

那么小个体的生物(如浮游生物)在海洋生态系统中对微塑料的反映如何?研究显示,检测黄海所有的浮游生物时都有发现微塑料,浓度远超过海水中的水平。所以他们在后期做风险评估的时候认为,微塑料可以通过浮游生物等传递给顶层捕食者。

而东海浮游生物体内的微塑料较高一些——19.7+/-22.4 pieces/立方米。

因此孙教授建议,在后续的微塑料评估,我们要关注对浮游生物。

然后孙教授展示了对于黄海鱼类体内的微塑料的含量,大概评价每条鱼体内0.42个微塑料。这个量相对来说比较低。

在沉积物里面,和水里面的完全不一样。她展示了一组数:在渤海里面,沉积物中微塑料的量比较高,和其他国家的水平相当。东海的沉积物微塑料水平,和渤海基本相当。因此,他们认为,在海洋里面的不同介质里面,微塑料的量有比较大的差别。比较高的是浮游生物;相对高的,如沉积物。相对来说,水体里面微塑料含量不是太高。

关于微塑料控制,她认为,最基本的是要实现源头的控制。在沿海海水中去除微塑料,基本上无法实现。我们只能控制源头,以及控制海水中的大型塑料垃圾。她还介绍了生物控制方法,但是应用还较远。

因此孙晓霞教授建议一下方法:1、立法;2、减少塑料的生产;3、尽量多收集塑料废品;4、资源化利用;5、宣传和教育。

其中孙教授提到立法的效果是非常有效的:美国和澳大利亚禁止抛弃饮料瓶,这可以降低大约40%的饮料瓶的数量。

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室主任穆景利先生——中国海洋垃圾与微塑料监测与管理现状及面临的挑战

海滩垃圾在国际领域来说,相对污染水平比较低。因为中国有很多海滩,而民众捡垃圾可能是主要原因。另外,在海底垃圾污染的情况下,国际还是处于一个比较高的污染的水平。今后怎样清除?这是一个很好的启示和方向。

接着他介绍了有关极地微塑料研究的数据和情况,其中提到北极区域将是微塑料研究关注的一个热点区域。

第二个专题是企业参与海洋垃圾防治创新思路,各个企业通过自身实践经验,讲述如何承担企业社会责任(CSR),保证塑料的可持续发展,让环保带来无限快乐、如何进行无居民海岛生态修复与绿色循环技术、如何防治塑料星球以及如何让社区参与到海洋垃圾防治行动中来。

文章来源:中国绿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