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巴基斯坦一直由两大政治势力——人民党和穆斯林联盟轮流执政。当前选情复杂激烈:早前有政党的选举集会遇袭,一名省议会候选人死亡,加上前总理纳瓦兹·谢里夫回国后即被扣押入狱,令这次选情备受关注。
此次大选有哪些看点?大选后的巴基斯坦将走向何方?会否影响中巴关系未来?
选情分析
在参加此次巴基斯坦大选的众多政党中,有3个政党最值得关注,分别是伊姆兰·汗领导的正义运动党、夏巴兹·谢里夫领导的穆斯林联盟(谢里夫派)和比拉瓦尔·布托领导的人民党。
正义运动党创始人伊姆兰·汗曾于1992年率领巴基斯坦国家队赢得板球世界杯,是许多巴基斯坦人心目中的国家英雄。穆斯林联盟(谢里夫派)的夏巴兹·谢里夫2017年7月表示,该党将延续纳瓦兹·谢里夫的政策。人民党领导人——1988年出生的比拉瓦尔·布托来自政治世家,他的外祖父、母亲曾担任总理,父亲曾担任总统。由于资历尚浅,比拉瓦尔·布托希望能吸引年轻人的支持。
竞争主要在正义运动党和穆斯林联盟(谢里夫派)之间展开。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人士对环球网记者表示,穆盟(谢)想要延续执政寿命面临着多重挑战,该党影响力正被来自党内外的压力削弱:一方面,纳瓦兹·谢里夫贪腐案的持续发酵拉低了民众对他及其政党的信任度;另一方面,该党党内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分裂,对贪腐丑闻不满的多位党内高层相继加入其他党派。值得注意的是,在穆盟(谢)的传统“票仓”旁遮普省,批评谢里夫的声音已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穆斯林联盟(谢里夫派)民意基础。而在巴基斯坦,素有“得旁遮普者得天下”的说法。
从巴基斯坦《黎明报》日前发布的最新民意调查结果来看,69.21%的旁遮普省选民认为正义运动党会赢得大选。另外,正义运动党在18-29岁的选民中支持率高达72.21%。据一位巴基斯坦学者分析,“此次大选,穆斯林联盟(谢里夫派)有可能因腐败而失去不少选票,正义运动党不但会在西北部的开普省赢得的议席数会大幅增加,而且会在穆斯林联盟(谢里夫派)的大本营旁遮普省赢得不少选票。”
未来走向
在过去的数十年中,巴基斯坦一直由谢里夫领导的穆斯林联盟(谢里夫派)和布托家族领导的人民党轮流执政。然而,越来越多巴基斯坦选民对传统政治格局感到不满,希望新的政治力量带来改变,摆脱周期性的政治动荡。
“大选的结果,对巴基斯坦政局来讲,应该会造成较大的改变。”察哈尔学会高级研究员龙兴春对环球网记者表示,自去年前总理谢里夫下台以来,巴基斯坦国内政局一直不太稳定。而正义运动党的“异军突起”,将改变巴国传统政治格局。
巴基斯坦国民议会有272个普选议席,只有取得半数以上议席才能获得组建政府的资格。分析人士认为,目前,无论是正义运动党还是穆斯林联盟(谢里夫派),单独获得超半数议席都有难度,很可能需要与其他党派或独立候选人组成联合政府。
龙兴春认为,这次大选正义运动党虽然有可能不能过半,但按照巴基斯坦选举规则,简单多数就可以领头组阁,因此正义运动党组阁的可能性比较大。
中巴关系
近年来,外媒频繁炒作“‘一带一路’让巴基斯坦负债累累”、“中巴经济走廊是‘新殖民主义’”等,对“巴铁”是否还“铁”的质疑也一度甚嚣尘上。
与巴基斯坦官方的辟谣表态不同,领导正义运动党的伊姆兰•汗曾明确表示自己在对中巴经济走廊上,与现任政府“存在分歧”。这番言论,令人浮想联翩。伊姆兰•汗本人则在2016年11月出面澄清,称这“分歧不是针对中国”。他解释说,中巴经济走廊的最大受益者是旁遮普省,该国其他省的利益“被牺牲”了。
察哈尔学会高级研究员成锡忠25日在接受环球网记者采访时,对于上述言论表达了不同的看法。他认为,中国的“一带一路”建设是全方位的,作为“一带一路”的重大先行项目,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并没有只考虑旁遮普省的问题。“比如,瓜达尔港就在俾路支省,并不是只有一个省受益,而是对巴基斯坦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都起到很大的作用。”成锡忠说,中方对巴基斯坦的投资力度很大,从长远和周边关系来讲,巴基斯坦都非常重要。
正如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耿爽24日所说,中巴经济走廊是两国领导人着眼于两国长远发展确定的战略合作框架,致力于增强巴方发展内生动力,提升中巴全方位合作,实现共同发展和繁荣。走廊建设成果为巴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得到巴政府和人民的全力支持。中方相信中巴经济走廊将按中巴双方达成的共识稳步推进,不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
“传统上讲,不管巴基斯坦国内政党如何更替,中巴关系都不会受到影响。” 龙兴春表示,包括此前从未执政过的正义运动党党首,也已表态对中巴关系的重视。因为不论是哪个政党上台,不论各政党间有多少利益分歧,在中巴友好的问题上,大家是有共识的。“中国始终维护巴基斯坦的独立、领土完整和国家发展。中国是巴基斯坦长期坚定的支持者,中巴关系战略上的重要性不会发生改变。”
文章来源:环球网
作者:成锡忠,察哈尔学会喜马拉雅区域研究中心、“一带一路”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龙兴春,察哈尔学会高级研究员、喜马拉雅区域研究中心秘书长,西华师范大学印度研究中心主任;查希,环球网报道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