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至24日,中国领导人开启了中国外交的“非洲时间”,相继对塞内加尔、卢旺达、南非进行国事访问,并于25日至27日出席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次会晤,在回国途中,中国领导人将过境毛里求斯并进行友好访问。这是在新的历史环境下的一次重要出访,对推动金砖合作、中非合作、南南合作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2013年后,五年内四次访问非洲,彰显出中国领导人从战略上重视非洲、在感情上亲近非洲。近年来中非关系以“一带一路”倡议为新契机,各领域交流合作硕果累累,中非关系行稳致远,中非命运共同体更加紧密。
中国领导人此次非洲之行选择的四国各有特点,法语西非领袖塞内加尔和印度洋岛国毛里求斯都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国家,中东非国家卢旺达则是非盟轮值主席国,近年在卡加梅总统领导下发展成果不俗,“向中国取经”愿望明显,南非则是较早响应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非洲大国,中南产能合作不断深入推进。
第一,中非务实合作实现跨越式发展,“一带一路”倡议带来新机遇。据统计,2017年中非贸易额超过1700亿美元,中非贸易占非洲对外贸易的比重约20%,中国对非投资存量总额超过400亿美元,十年内有望超过美国成为非洲第一大投资来源国。非洲正在寻求发展现代化的农业、制造业、服务业,渴望把握住“中国机遇”。2013年非盟峰会通过了《2063年议程》及其第一个十年规划,将加速工业化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列为首要目标。中国在工业化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拥有成熟的技术、性价比很高的装备以及充裕的资金,更有致力于支持非洲实现经济独立和自主可持续发展的坚定政治意愿。从东非奔跑灵动的“亚吉铁路”、“蒙内铁路”,到西非塞内加尔的“方久尼大桥”,再到南非的北汽首款汽车下线,“一带一路”合作在非洲遍地开花结果。此次中国领导人访非期间,中国与塞内加尔、卢旺达分别签署了“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在非洲更深入人心。
第二,中非政治互信显著增强,双方治国理政经验交流卓有成效。当前,中非在冷战结束初期彼此政治价值观念层面交集较少的情况已经发生改观,双方发展理念契合点、共同语言明显增多。经过多年正反两方面对比,越来越多的非洲新一代领导人认识到,没有和平稳定的环境,非洲不可能实现发展,已经取得的发展成果也会丧失。这种稳定从根本上来自于“适宜各国国情”的政治制度所释放的稳健和活力,非洲国家政治价值取向集体转变,已经从追求民主形式的“过程导向”变为突出强调国家能力的“结果导向”,中国发展和治国理政经验在非洲受到更多认同。南非等很多国家定期派遣执政党、政府高层官员来华学习交流,中非之间的“政策沟通”、“民心相通”继续走向深入。
第三,中非在国际事务中团结协作,中国为非洲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问题上,中非相互理解和支持,维护了中非和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当前,双方在2015年后发展议程、联合国改革、气候变化等重大国际事务上均保持着密切合作,互为相依。同时,非洲本身是全球治理议题比较集中的地区,涉及难民、海盗、粮食危机、气候变化等诸多内容,中国在非洲的作为将成为世界判断未来中国向何处去、如何发挥大国作用的重要风向标。近年,中国为改善非洲治理作出应有的大国贡献,如2014年中国协助非洲抗击埃博拉疫情;2015年9月中国领导人在联大会议期间宣布,中国将提供1亿美元支持非盟常备军建设;中国还通过外交渠道积极在非洲重大和平安全问题上“劝谈促和”,为化解南北苏丹矛盾、埃塞俄比亚与厄立特里亚“世仇”等作出重要贡献。由此,非洲成为中国引领全球治理、彰显中国风范、贡献中国方案的国际舞台。
2013年,中国领导人首次访非时即提出了“真、实、亲、诚”的对非工作方针和正确义利观,其核心要义就是要把帮助非洲实现经济独立和自主可持续发展同中国自身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打造中非命运共同体。中国领导人在会见非洲客人时,反复申明,“无论中国发展到哪一步,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都将始终同非洲等广大发展中国家站在一起,永远做非洲的真诚朋友和可靠伙伴。”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奇迹,如今非洲的快速发展也让世人惊艳,以“一带一路”倡议为合作纽带,中非正携手创造属于21世纪的人间发展奇迹。
文章来源:国关国政外交学人
作者:王磊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非洲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