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深海的利益及诉求

时间:2018-08-16浏览:1137

习近平同志强调,“21世纪,人类进入大规模利用开发海洋的时期,海洋在国家经济发展格局和对外开放中的作用更加重要,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中的地位更加突出,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角色更加显著,在国际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竞争中的战略地位也明显上升”。其中,深海无疑是重中之重。深海区域对于中国的主权、安全与发展等有着全方位的特殊意义,以下四大利益尤其值得关注。

海上交通线的安全。深海连接着中国与世界各沿海国,世界上几乎所有的重要海上通道都需要经过深海。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货物贸易国家,且石油、天然气、稀有矿产等战略物资需要大量进口,是高度依赖海洋通道的外向型经济大国。其中,贸易货物运输总量的85%要通过海上,特别是南海战略通道。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已严重依赖开放的国际贸易体系和畅通的国际海上交通线。伴随改革开放“走出去”步伐的加快,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践,这种依赖程度还将持续加深。

此外,海上通道的畅通与安全是任何世界性体制或实体得以生存、发展的必备条件。中国正在成为一个世界性大国,政治、军事、文化等影响力要走向世界也都离不开世界主要海上通道的畅通,未来甚至将可能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海上通道的最大利益攸关方。

主权内外深海资源的开发权利。如前所述,深海各类资源十分丰富,是人类未来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深海资源的开发利用关系到中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开发深海行动较早,业已形成一定的基础,属于世界上深海大洋开发的第一梯队,已经在深海拥有包括渔业、基因资源和海底矿产等重大经济利益。大部分深海是人类的公共空间和共同财产,中国人口多、发展压力大,理应在资源开发利用方面有较大的份额。中国管辖海域面积,与国土面积和人口规模严重不相称,只有积极开拓深海空间,才可能成为海洋强国。

中国管辖海域内也有深海区域,它们位于南海断续线内、东海东部等海区,处在中国的经济专属区、大陆架和历史性权益区域范围内,这些区域的油气、渔业和海底矿产等资源也非常丰富,是中国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依托,是中国必须积极争取与捍卫的重大利益。

军事战略空间。深海具有天然的隐蔽性,可使作战力量根据海底地形地貌隐蔽部署,容易达成行动的突然性,是中国对美国等海洋强国进行非对称制衡或作战的战略空间。其中,南海兼具近海和远海的特征,南海及其周边地区是美国与其同盟体系相对薄弱的一环,是中国近海大型水面舰艇和战略核潜艇活动的最佳场所,是中国打破第一岛链闭锁、走向远洋的关键区域;西太平洋和北部印度洋是中国在远洋建立战略存在、从外线打破美日等国围堵的关键区域,是中国维护海上通道安全和重大海外利益的支点海区。

毗邻中国大陆的深海是中国国家安全的天然护卫。中国近海地理条件相对不利,地缘环境复杂,深海空间可相当大程度弥补中国近海战略空间纵深的不足,中国军事力量强调深海布局,将对中国的国家安全形成一个基本的外线,在毗邻近海的远洋或关键海域给对手构成一定的牵制和掣肘,配合内线力量,粉碎对手的围堵、挑衅和进攻。如果中国运筹得当、举措有力,就可能在这个领域实现赶超,并能通过深海的成功实现对传统海洋强国的超越。因此,深海战略空间是中国必须积极布局的重点区域。

生态环境安全。深海由于其巨大的体积和复杂的生态环境,在全球生态体系和环境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调节器作用。因人类生产生活活动的发展,深海的环境也在发生变化,并已引发一系列海上安全问题。海洋水文的变化导致地震、海啸风暴加强,海平面上升,沿海频繁发生洪水,引发大规模的人道主义灾难和危机;北极和南极冰川的大面积融化,将大幅改变未来的全球海洋地缘,有可能导致新的地质灾难。随着人类大规模进军深海,深海相对封闭的环境将受到外界更大的扰动,势必导致新的生态与环境安全问题。对此,中国都难以置身事外,全球深海的生态环境安全同样攸关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

另外,深海的生态环境恶化还将直接影响中国在深海的人员、资产、平台等的安全,给中国的海洋开发和军事活动带来巨大的风险和损失。

文章来源:本文节选自《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7年第18期)

作者:胡波 北京大学海洋研究院研究员,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