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大学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使命与担当

时间:2018-09-10浏览:17516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要求,并明确指出:“中国人民的梦想同各国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实现中国梦离不开和平的国际环境和稳定的国际秩序。必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正确义利观,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要准确把握大学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使命与担当,首先要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进行梳理与分析。根据《现代汉语大词典》的解释,共同体的定义分为两种:人们在共同条件下结成的集体;由若干国家在某一方面组成的集体组织。学者阿德勒和巴内特认为共同体具有三个特征:共同体内各成员国拥有共同的认同和价值观;成员国之间能够进行多方位的直接互动;共同体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互惠和利他主义。因此,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从人类共同的利益诉求和共同的价值认同两个视角着力。随着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元化的深入,世界各国越来越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整体,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人类既面临共同的发展机遇,也面临共同的危险挑战。因此,人类为了更好地面向未来,应当建立起一种新的价值观,在这种价值观的指导下,世界各国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这种价值观包括国际权力观、共同利益观、可持续发展观、全球治理观。我们把在这种新的价值观引领下的世界称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世界发展大势所趋:全球治理需要中国贡献大智慧 

当今世界依然是一个不安宁的世界,极端的国家权力观依然盛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还在世界范围横行;狭义的国家利益观依然盛行,贸易保护主义和逆全球化势力开始抬头;偏执的普世文明观依然盛行,西方文明中心论与文化多元的现实冲突激烈;片面的国家安全观依然盛行,以扩张谋求安全和以孤立逃避风险的心态依旧;发达国家对生态保护的功利心态依然盛行,对发展中国家的生态破坏、资源掠夺与生态危机输出未能得到有效遏制。面对这样一个纷繁复杂矛盾尖锐的世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一个负责任的马克思主义政党领袖的世界胸怀和文明古国大国领导人的时代担当,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以及“怎样建设这样的世界”进行了科学而全面的研判,旗帜鲜明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人类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这充分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的使命既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中华民族谋复兴,也要为人类文明谋进步。正因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体现了世界各国人民走向未来的最大公约数,凝结着人类生命共性的核心密码,从而赢得了世界大多数国家的拥护和全世界人民的高度赞扬,这是人类思想史上的又一次“壮丽日出”。

当然,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漫漫征途中,一定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和考验,一是受国家利益观的阻碍,互惠互利观念难以短时间形成;二是受国家现实实力的限制,能主导世界公平正义的力量还需要长期的汇聚;三是受多元意识形态的纷争的影响,“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共识尚未取得;四是受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所束缚,联合国宪章的宗旨难以得到忠实地维护;五是受历史因素的纠缠,现实的隔阂和长期的误解难以短时间打破和消除。面临如此多的困惑和挑战,当今中国应该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指引下,以宽广宏大的视野、以顽强卓越的意志力、以能充分发挥各方面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优势,智慧地将“中国问题”与“世界问题”嫁接,将“中国梦”与“和平繁荣的世界梦”并联,为实现“中国梦”聚力,为实现“世界梦”导航。

二、大国崛起的经验:中国大学应自觉地肩负起新的使命 

大学作为人类创立的一类特殊的社会组织,自其创立之日起,已经历近1000年的发展。从最初只是被动适应社会的行会组织或独立机构,到主动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兴大学,继而成为积极引领社会发展进步的近现代社会的“轴心组织”和“人类社会的动力站”这样一种角色的漫长进程中,大学获得了越来越多的美誉,她被誉为是人类智慧的花朵、道德的高地、良心的堡垒、创新的活水、真理的福地等等。

1088年在意大利半岛诞生的博洛尼亚大学被称为“西方大学之母”,从此吹响了文艺复兴的号角,最早的城邦资本主义经济也在意大利的威尼斯、热那亚和佛罗伦萨等地产生。1150年诞生的巴黎大学被称为“欧洲大学之母”,从巴黎拥有了最强大的大学集团开始,就为拿破仑的武功文治、革命大业、帝国辉煌提供了思想、技术和艺术的支持。自那时起,在学术界就流传着“意大利人有教皇、日耳曼人有帝国、法兰西人有巴黎大学”的美丽传说。自从英国拥有了当时最好的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后,英国成为了领导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国家。这是因为毕业于牛津大学的亚当·斯密所著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为英国建立了新的经济秩序,毕业于剑桥大学的牛顿所发现的力学定律开启了英国通向工业革命的大门。1810年,柏林大学因普法战争失败而创立,由于有卓越的大学理念指引,科学研究成为其核心职能,世界科技中心很快就转移到了德国,德国因此成功地超越英国,成为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最重要的国家。这是因为德国这一时期所依赖的由其大学创立的核心科技即化工技术,并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同时,柏林大学还培养和造就了大批的影响世界的思想家,马克思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柏林大学因此无可争议地被誉为“现代大学之母”。当成千上万的美国人到德国学习创办研究型大学的经验归来后,一方面他们创立了诸如“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这样的新型研究型大学,另一方面,他们把这些经验和早期从英国人那里移植的博雅教育的传统以及自己的实用主义文化结合在一起,改造了自己的一大批传统的大学,让这些大学焕发了新姿与活力,美国便成为了第三次工业革命最主要的发起者。美国这一时期迅速崛起所依赖的由其大学创立的核心科技即电子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二战后的日本能在如此条件下走向富强成为第三次工业革命重要的国家之一,源于她的大学所创立的半导体技术在全球取得了领先地位。

因此,近千年来世界大国崛起的历史表明,国家的强盛依赖于其大学的强盛;哪里是世界大学的中心,那里就是世界的科技中心,随后就成为世界的强国。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大学既责无旁贷,更要成为这个伟大时代的奋斗者、创新者、思想者!

三、大学发展的历史:大学本身就是一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史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离不开大学的贡献,从大学发展史看,大学的知识属性和教育属性决定了大学一直是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观建设的重要工具和重要力量。

从大学职能的演变视角。大学经历了单一的人才培养,到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两职能并重,之后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经典职能一体化,再到随着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全面推进,主要经由中国大学实践的经验而发展出的第四职能文化传承创新和第五职能国际交流合作,大学正致力于人类文化和教育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从大学教育内涵的视角。在社会实践,尤其是全球文化实践的促动下,大学不断深化科技领域的研究,由致力于其所属民族国家所需要的科技教育和研发转变为自觉谋求大学之间和学者之间、面向全球问题的科研合作路径和方法,探索关乎人类命运之全局的科学技术难题之解决,构建人类科技命运共同体。

从大学外部形态的视角。从中世纪作坊式的大学,到民族国家相对封闭的大学,再到真正意义上的大学国际社区,再到无边界的大学,大学的形体在不断扩大,其人员构成越来越复杂多样,包含不同民族、年龄和文化背景的各类人员,其知识构成也越来越具有包容性,无论何种知识皆可在大学的讲堂上得以自由和广泛地讨论。大学日益与其所在的社区的边界相一致,大学在未来也必将与全球的边界相一致,致力于人类存在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从接受高等教育对象的视角。从中世纪大学培养城市需要的法律、牧师和医生等实用人才,到近代大学致力于培养民族国家建设和强盛需要的各类文职人员和各类科技人才,再到当代著名大学积极致力于培养能够参与人类共同事业建设和发展的具有全球视野的高层次人才,大学正在开拓构建人才培养的命运共同体的大道。

从大学组织特征的视角。从中世纪大学组织取法于中世纪各类行会,到与民族政治国家组织同构的近现代大学,再到立足全球经济政治文化结构改造的当代大学,大学正致力于构建人类组织之实验和建设的命运共同体。

由此可见,大学的发展历程,本身就是一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史。因此大学成为了人类智慧的花朵和无数智者精神的家园。无论是哪个国家还是哪个时代的大学,她均肩负起了令人类共同神往的高贵品格和不朽的精神气质,这些正好构成了人类共同价值的核心内容。

四、中国大学的新使命: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贡献

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野中的中国大学,坚持立德树人,既要培养中华民族复兴大任的担当者的基地,也要培养人类进步事业的积极参与者;潜心探求新知,大学既要成为国家经济社会科技文化生态等领域发展难题的解答者,也要成为人类面临的共同的重大难题解决方案的的提供者;加快轴心转动,大学既要成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积极参与者,也要成为服务全球治理和人类社会进步的思想库;倡导美美与共,大学既要成为民族优秀文化传承和现实文化批判的中心,也要成为实现人类文明交流互鉴共存的平台;拓展资源渠道,大学既要成为落实国与国之间人文交流的担当者,也要成为国与国之间开展新的国际交流合作领域的开拓者。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如果说由中国大学牵头建设的遍布全世界的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是中国大学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输出的“软实力”的话,那么由中国大学牵头,组建世界大学联盟,创造一个被世界广泛认同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进程排行榜”,就是中国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输出的“巧实力”。因为全球大学所具有共同价值追求的组织特性决定了由大学出面创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进程排行榜”,可以回避意识形态之纷争,以比较中立的形象输出党和国家的主张,防范世界上其它国家的排斥心理。让世界上更多的文明国家与这个古老的东方文明形成文明联盟,可以使中国从“富起来”走向“强起来”的进程中摆脱可能成为孤独大国的境地。

“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进程排行榜”的基本理论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包括人类共同的价值观、共同的政治观、共同的经济秩序观、共同的安全观、共同的生态观等。 

“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进程排行榜”指标体系可从五个方面来构建:以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构建政治共同体一级指标;以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构建安全共同体一级指标;以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为原则,构建经济共同体一级指标;以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为原则,构建文明共同体一级指标;以遵循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为原则,构建生态共同体一级指标。在制订具体指标体系的时候,将从各学科最新知识和观念出发,制订详细而具体的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每一个指标将进行系统而科学的论证,使之成为既能寻求世界各国最大的公约数,更能体现中国智慧和中国方略。例如,一个国家向世界范围提供的经济公共产品情况,就应是经济共同体的正向得分点;一个国家的森林覆盖率、流入大海或流入它域的水的合格率等均应成为生态共同体的正向得分点;而未经联合国授权悍然地发动一场战争等将成为政治共同体或安全共同体的重要的扣分点。

文章来源:中国高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