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召开会议决定| “多规合一” 绘好国土空间蓝图

时间:2019-03-01浏览:749

最近,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召开会议,决定将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空间规划融合成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实现“多规合一”。这一决策部署以问题为导向,体现了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的思路,也是落实“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具体举措。

机构改革前转向类规划示意图

此前多年,各地常常有规划发布。甚至每到换届伊始,便是规划密集出台之日。有人戏称,每任市长手里都有一张蓝图。随之带来的后果是,规划日益繁杂、相互掣肘,数据时有冲突、执行部门难以落实。一些规划囿于部门、地方利益,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近年来重复建设屡禁不止,造成巨大资源浪费。

海南是全国首个省域“多规合一”改革试点的省份。据报道,2015年“多规合一”改革之前,海南耕地、林地、建设用地和生态保护红线之间重叠、矛盾的图斑一度达到127.9万块。海南生态软件园一块7平方公里的地块,竟隐藏数十个相互“打架”的用地属性,一动就扯皮。

对于这样的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其实早有谋划。2013年12月份,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就提出,积极推进市、县规划体制改革,探索实现“多规合一”的方式方法。2015年9月出台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强调,整合目前各部门分头编制的各类空间性规划,编制统一的空间规划,实现规划全覆盖。此次中央深改委定调,要求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对各专项规划的指导约束作用,“多规合一”终于指日可待。

制定规划可放眼长远,汇聚众人力量,以形成合力。规划的一个重要作用在于厘清政府和市场的边界,避免单纯市场化带来的负外部性问题。经济学上有个著名的“公地悲剧”说法,说的是一项资源或财产许多人都可以使用却没有合理的界定,可能每一个人都倾向于过度使用,从而造成资源枯竭。有鉴于此,“多规合一”更加考验规划的前瞻性,这需要加强规划战略性、提高科学性、强化协调性,切实强化规划的权威,科学布局国土空间范围的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

同时,在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的同时,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不越位,也不缺位。政府做好规划,绘就蓝图,一经确定,就应长期有效,不可随意变更。同时,要避免事无巨细、大包大揽。

“多规合一”后的另一个重要变化是,生态文明事关全社会的重大公共利益,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应成为制定规划的基本价值取向和重大历史使命。为此,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开展全域国土综合整治,切实加强生态保护修复,提高国土空间承载力。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