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119.95平方公里的实施范围,全部在舟山,成为我国唯一一个由陆域和海洋锚地组成的自由贸易试验区。2017年4月1日,浙江自贸试验区正式挂牌。两年来,自贸区立足国家战略,对标国际标准,聚焦特色发展,矢志先行先试,以期打造中国东部地区重要海上开放门户示范区,促进沿海地区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海洋经济发展。作者在文中概述了自贸区两年来取得的成果,并对自贸区的未来发展提出了搭建对外开放平台、聚焦地方特色等建议。
应运而生
世界经济发展新变化。新世纪以来尤其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增长呈现出动能减弱,增速放缓,下行压力加大的态势。发达国家普遍经济增长乏力,而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则彰显活力,成为世界经济稳定与发展的中流砥柱。中国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最大货物贸易国,世界经济的重心正加速向亚太转移。
世界贸易投资新趋势。随着世界经济发展的变化,经济全球化遭遇结构性、深层次挑战,逆全球化思潮抬头,贸易保护主义升温,给世界造成混乱和恐慌。在多哈回合谈判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普遍对立,变革现行国际贸易规则的呼声越来越高。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通过主导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议(TTIP)、多边服务业协议,准备甩开发展中国家另辟多边贸易谈判,推行更高标准的贸易便利化、投资自由化。在这种情况下,国际贸易投资规则体系面临重塑,新的国际金融体系、国际投资体系、多边贸易体系正在博弈重构。
新时代中国改革开放再出发。我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积极融入全球化浪潮,以更加积极的主动开放战略,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信心、增添活力。其中多个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设就是新一轮推进对外开放的关键举措,从2013年的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到2014年的广东、天津、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再到2017年的辽宁、浙江、河南、湖北、重庆、四川、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和2018年的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逐渐形成了东中西协调、陆海统筹的“1+3+7+1”自贸区格局。以开放倒逼改革,释放创新活力,实现资源要素的最优化配置,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成为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特征和鲜明特色。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势头强劲
两年来,浙江自贸区以制度创新为核心,聚焦特色发展,势头强劲。
制度创新不断突破。新时代的自贸区是制度创新的高地,而不是政策优惠的洼地。多年来,我国虽已深度嵌入国际分工之中,但却长期位于价值链的低端,其根本原因就是制度壁垒所带来的资源流动限制。通过制度创新营造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形成高层次的开放平台,积极参与全球经济分工和竞争,是当前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鲜明时代特色。浙江自贸区两年来创新制度83项,其中34项属首创,6项被复制推广。商事登记领域“最多跑一次”实现了全覆盖,常态化企业开办实现1日办结,外资企业设立实现即时即办,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全覆盖审批制度改革使审批提速5倍。创新应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无纸化办理,船舶通关全国领先。发布全国首张系统性自贸试验区权责清单,制定实施10余项事中事后监管制度,建立高效严密的事中事后监管体系,确保口岸监管“放得开、管得住”。33条金融支持政策加快落地实施,成为国家资本项目收入结汇支付便利化5个试点地区之一,在全国自贸试验区中率先取消企业银行账户开户许可,每年享受开户便利化政策红利的企业达1.2万户。出台实施了第三批自贸试验区第一部地方性法规——《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建立自贸试验区法庭、海事法庭、中国海仲委(浙江)自贸试验区仲裁中心等与自贸区建设发展相适应的司法机构和纠纷处理组织。
三大基地协同推进。国际绿色石化基地建设超常规推进,累计完成投资超800亿元,一期工程进入试生产,二期工程将全面开工,三期也将启动前期工作。世界最大石油公司沙特阿美将投资入股浙石化项目。国际海事服务基地建设加快推进,东北亚船用燃料油加注中心正在形成,初步形成保税船用燃料油“舟山价格”,《船舶燃料油加注系统计量技术规范》填补了国内行业计量技术制度空白,保税船用燃料油全年结算量占全国50%,跻身全球十大供油港之列。国际油气储运基地建设大力推进,油品储存能力已达2879万方,新奥液化天然气(LNG)项目一期正式运营,年接卸能力达到300万吨,二期计划新增接卸能力200万吨,远期将至1000万吨,积极打造海上LNG登陆中心。
打造油气全产业链国际化产业合作平台。聚焦以油气全产业链为核心的大宗商品投资贸易,舟山“无中生油”“聚气发展”,目前已成为全国油气产业最集聚的地区,全国首个以推进油气全产业链为核心的大宗商品自贸区。2018年船用保税燃料油供应量达359万吨,占全国30%以上,结算量达566万吨,占全国50%以上,跃升全国第一大加油港,跻身世界前10,成为我国东部“海上加油站”和“服务区”。
几点建议
2019年是自贸区完成3年建设任务的决胜之年。自贸区要按照为国家试制度,为开放搭平台,为地方谋发展的初衷,打造更高层次的开放平台。
为国家试制度。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顾名思义,自贸区建设是国家行为,是国家在全球范围内集聚生产要素,参与全球经济分工与竞争,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国家的试验田而不是地方的自留地。因此,自贸区建设首先要从代表国家参与国际竞争的高度推进改革,服从和服务于国家战略,完成国家给予的功能定位。只有这样才能理清建设目标,对标国际标准,探索优化开放的新路径,释放国际合作的新潜能。
为开放搭平台。自贸区是国家提升对外合作效率,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全面推动国家战略发展的重要载体。我国自贸区多处“一带一路”核心区及关键节点地带。浙江自贸区就位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关键节点,建设重点是推进以油气全产业链为核心的大宗商品投资贸易便利化自由化,对接国际标准建设自由贸易港区先行区,打造中国东部海上开放门户示范区。另外,要围绕“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积极推进浙沪两地自贸区联动合作,打造国际航运枢纽中心、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助力长江经济带发展。
为地方谋发展。自贸区建设只有聚焦地方特色,选准产业突破口,为地方谋发展,才能调动地方政府和当地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实现可持续发展,达到试验的目的。浙江自贸区就是要利用舟山独特的地理位置,建成中国重要油气产业集聚区,世界油气产业新高地和世界十大船用保税燃料油供应港,促进地方发展和自贸区建设顺利进行。
文章来源: 中国海洋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