昙石山遗址:福建海洋文化从这里开始

时间:2020-09-24浏览:1790

昙石山遗址 福建海洋文化从这里开始

以福建沿海为中心的中国东南沿海一带是南岛语族的最早源头,也是南岛语族先民即将走向茫茫海洋之前,在亚欧大陆上的最后一片栖息地。

前世传奇

揭开先秦闽族面纱 追踪南岛语族起源

1963年,曾昭燏、尹焕章两位先生首次提出用“昙石山文化”来命名广泛分布于福建、粤东、浙南的“印纹陶文化”。“昙石山文化”从而成为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最早被认定、最具代表性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也是新中国成立后福建省第一个被确立的考古学文化。

昙石山濒临福建最大河流——闽江之畔,处在闽江北岸丘陵地带的边缘,是一座相对孤立的低缓山丘,外形似“鱼形”,海拔26米。山体呈东北—西南走向,南北长约430米,东西最宽处不过150米。

195417日,地处福建省闽侯县第七区恒心乡(今甘蔗镇)昙石村的农民,在修筑村子周围的闽江防洪堤坝时,挖出了许多样式古旧奇特的瓦罐、石器、骨器以及堆积很厚的白色贝壳。

接到报告后,福建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立即派人到现场考察。当时,福建省的考古力量还十分薄弱,不足以独立开展考古发掘工作。在此情况下,省文管会随即向南京博物院的华东文物工作队请求援助。3月中旬,华东文物工作队遂指派尹焕章、宋伯胤两位同志前往闽侯县配合指导当地考古人员进行实地勘察,并进行了首次小范围的发掘。专家们一致认为,这是一处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存。一个史前文化遗址由此重见天日。

该遗址的发现,逐渐揭开了先秦闽族文化的神秘面纱,佐证了闽江流域是先秦闽族的发源地,是孕育和诞生福建古代海洋文明的摇篮。其文化特征与我国台湾地区的凤鼻头文化等内涵相似、年代相近,某些文化因素甚至和南岛语族所在的整个南太平洋地区很多国家和地区的史前文化都有着诸多渊源和联系。

所谓“南岛语族”,即“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是指现今广泛分布于亚洲东南至太平洋群岛等海洋地带、民族语言亲缘和文化内涵相似的土著族群,是目前世界上分布区域最广,也是唯一主要分布在海岛上的语系,使用人口2.7亿,主要散布于西起马达加斯加、东到复活节岛、北起台湾和夏威夷群岛、南抵新西兰等广阔海域的众多岛屿之上。

自上世纪末以来,中外学者就开始了南岛语族起源问题的相关研究,昙石山遗址在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国际考古界越来越倾向于认为,以福建沿海为中心的中国东南沿海一带才是南岛语族的最早源头,也是南岛语族先民即将走向茫茫海洋之前,在亚欧大陆上的最后一片栖息地。所以,它所蕴含的丰富历史文化,对探索福建沿海原始社会晚期的社会经济、文化面貌以及研究闽台古文化渊源和南岛语族地区古文化的互动交流关系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昙石山遗址本身就是一本厚重的地书,无声而又非常清楚地向我们讲述着在这片土地上发生过的沧海桑田故事。昙石山文化有两大特色,一是对中华文明多元起源学说的强有力证明。新石器时期在人类发展史上是一个具有关键意义的时期,人类发明创造了一批能促进自身生存发展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具,人类文明的曙光开始出现。

苏秉琦先生认为中华文明的起源是“满天星斗”格局,并把中国古文化大系内部划分为六大文化区,这是对“以中原文化为主流”的颠覆。昙石山遗址的发现进一步证明了在5000年前的福建,我们的先民曾经在这里创造出具有福建地域特色的文化类型,石器、骨器、角器、牙器、陶器等大量出现,就是很好的实物证据。

二是独具福建特色的海洋文化。新石器时期,人和自然的关系发生了重大转变,从单纯的自然寄生者逐渐转变成自然改造者,人类开始减少对自然的依赖。昙石山的先民们也在这个时期进行了极具海洋文化特色的创造。

陶釜是昙石山文化最典型、出土最多的陶器,是海洋文化特色的重要例证,也是福建5000年饮食文化的基因载体。有18件陶釜出自同一座墓中,明显超出了实际使用的范围,一方面显示了贫富分化的现象,另一方面也暗示着食物烹煮方式的细化,可能是昙石山人河鲜、海鲜分开煮的一个体现。

昙石山,是中华历史长河中的一条蜿蜒小径,我们依径觅踪60余载,期望看尽它的千年轮回。

一万六千海里的连接——大溪地与昙石山

郭大路

2011年年中,大溪地岛帕皮提港口,缓缓划出一艘独木舟。

大溪地,位于南太平洋法属波利尼西亚,距中国福建福州1.6万海里。

这是一艘重1.5吨、长15米、宽7米的无动力仿古独木舟,它的第一目的地,是福州昙石山。

借助星象、季风和洋流,4个月间,这艘独木舟漂过库克群岛、斐济、菲律宾在内的10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域,于当年1119日,来到中国的昙石山。

乘舟而来的人们,走到了福建省昙石山遗址博物馆,说他们属于环太平洋的南岛语族——一个有着共同海洋文化的海洋族群。他们自信:5000年前他们的祖先,或许是从昙石山乘舟下海,成为横跨太平洋的海上移民,开枝散叶,衍生至今。

什么样的大溪地人,有如此瑰丽浪漫的寻根壮举?

18972月,与梵高齐名的法国印象派画家高更,画下了他所深爱的大溪地人。高更说:“我不加修饰地画了一个月,它(大溪地)就在我的梦里,立在我们的来源和未来的面前。”并为作品取名《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哪里去?》。

1919年,英国作家毛姆如此描绘大溪地:“它是一个高耸海面的绿葱葱的岛屿,暗绿色的深褶,使你猜到那是一条条寂静的峡谷……你会感到,在这些浓荫郁郁的地方,远自太古以来,生活就一直按照古老的习俗,绵绵不息地延续到现在……”

大溪地,可谓西方现代文明向往的“桃花源”。高更画中人的后代,就从这样的大溪地出发,寻到了昙石山。

1954年,在昙石山第一份考古发掘报告中,署名林钊的执笔人,以隽永的文字,也描绘出一片桃花源般的乐土:“江流经过甘蔗镇后,河道弯曲,形成一片较大的平地,有不少孤立的山丘点布在河流的北岸,如昙石山、洽浦山、鲤鱼山等,都是紧靠着江流边缘罗列的。登昙石山顶眺望,远处则四山环抱,山林蓊郁;近处则翠绿一片,平地田垄、果树、房舍互相错杂……”

1954年到2009年,昙石山进行了十次正式科学的考古发掘。一次又一次的发掘,复原出新石器晚期昙石山人的模样:略矮、卵圆头型、面部扁扁、颧骨较高、眼眶位置略低,还有铲形门齿、内缩下巴,以及在南方阳光照耀下,那偏黑的皮肤。

一次又一次的发掘,复原出他们在昙石山上的生活:那时闽江下游流域的气候,要比现在炎热湿润,气温至少要高个两三摄氏度。白天,人们制陶织网、捕鱼捞虾、捡拾海贝,或者挥舞木棒、投掷石块、张弓射箭,追捕野猪和水鹿……他们学会了生火熟食、陶釜煲汤、驯养猪狗,甚至开始创造自己的艺术。

那只造型奇特、独一无二的塔式壶,让今天的人们看到了5000年前的生养死葬——为什么要安放在主人头顶的位置?是为了指引他的灵魂,走向宇宙的永恒吗?

日本的学者看见陈列厅中昙石山M137墓主左侧颧骨中下部贯通颧骨的骨缝,激动了:啊,这是“日本人骨”!日本人种可以追溯到昙石山人吗?

海外研究南岛语族的学者,也纷纷把目光投向中国的东南海域。于是,有了大溪地—昙石山的朝拜之旅。正如法属波利尼西亚独木舟协会会长凯达布所说,从人类学来讲,我们的根在中国。

就在2011年,昙石山考古人的眼光开始越过山丘,对福州及周边地区的闽江下游进行遗址点摸排。6年间,他们新发现具备福建史前文化特征的遗址点151处,加上原先福建省历次文物普查中发现的福州及周边地域遗址点,昙石山遗址所发现的各时期遗址点的数量,一共达到490多处。

永远在路上的昙石山考古人,依然在孜孜不倦地追问: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哪里去?

文物名片:昙石山遗址

位于福州市闽侯县甘蔗街道的昙石村,发现于1954年,是一处新石器—青铜时代遗址。从1954年开始至2009年,先后进行10次正式科学的考古发掘,发掘面积达2000多平方米,是迄今为止福建省唯一经过多次正式考古发掘的史前遗址,发掘面积最大、积累资料最丰富、开展研究项目最多,并得到国内外公认的考古学文化研究基地。

2001年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被评定为福建省级考古遗址公园,现存面积7.31公顷。

专家点评

中国杰出的考古学家曾昭燏、尹焕章:

建议把“几何印纹陶为主的文化”的名称改为“昙石山文化”……以几何印纹陶为主的这种文化起源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以福建、广东(广东东部、北部和中部)和浙江南部这一片地区为中心。

福建省昙石山遗址博物馆原馆长欧潭生:

昙石山文化是长江以南最早发现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距今四五千年,反映了福建闽江下游的海洋文化,是闽都和闽台文化的源头。

福建博物院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陈兆善:

昙石山遗址是我国东南地区最有代表性的贝丘遗址,它丰富的内涵和不同时代连续的文化堆积如同一部福建先秦编年史,在新中国数十年时间内几乎是福建史前历史的代名词,迄今仍是福建首屈一指的考古学文化遗址。同样重要的是,它还是福建考古工作和专业人员起步和成长的摇篮。

文章来源:原刊于福建日报 2020-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