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碳”“绿碳”是什么?

时间:2022-11-28浏览:253

落实“双碳”目标离不开固碳,

往下看,一同了解!

  

“蓝碳”具有何种优势

海洋是如何固碳储碳的?

  

陆地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二氧化碳的过程,被称为“绿碳”。  

相对于陆地上的“绿碳”,利用海洋活动及海洋生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储存在海洋的过程,被称为“蓝碳”。

“蓝碳”是地球上最大的活跃碳库,是陆地碳库的20倍、大气碳库的50倍,海洋储碳周期可达数千年。

红树林、海草床和滨海盐沼组成了“三大滨海蓝碳生态系统”,按全球平均值估算,我国“三大滨海蓝碳生态系统”的年碳汇量最高可达308万吨左右,这三类生态系统的覆盖面积虽然不到海床的0.5%,却是储碳固碳的高手。

  

小身板大能量

“蓝碳”生态系统了解一下

  

红树林、海草床和滨海盐沼能够捕获和储存大量的碳,具有极高的固碳效率。以海草床为例,海草是唯一可以生活在水下的开花植物,它能够吸收空气和海水中大量的二氧化碳。  

海草床的全球分布面积大概占海域面积不到0.2%,它的固碳量可以达到海洋固碳量的10%以上。专家介绍:经测算,修复养护1万亩的海草床可以中和20万辆汽车每年的碳排放量(汽车每年平均行驶2万公里)。  

红树林仅占全球陆地面积的0.1%,其固碳量却占全球总固碳量的5%,它的植被和沉积物的固碳量,大约是热带雨林的3~4倍。  

我国通过保护、修复红树林、海草床等生态系统增强海洋碳汇能力。福建漳江口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4000亩左右的红树林郁郁葱葱,长势良好。这是福建漳州近年来修复面积最大的红树林植物群落。

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种植了750亩的海草为湿地底栖生物、鸟类等提供了适宜的栖息场所和觅食地。最新监测结果显示我国红树林、海草床等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保护。

2021年全年全国新造红树林面积2878公顷总面积达到3万公顷左右,辽宁兴城、河北曹妃甸、山东青岛等主要海草床分布区、海草床面积有所增加。

自然资源部北海监测中心高级工程师于庆云介绍,通过一系列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包括滨海湿地修复红树林保护、岸线整治等近岸海域生态状况呈现稳中向好趋势,对助力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如何理解碳达峰、碳中和、碳汇  

“名词解释”带你掌握知识点!

碳达峰:指某个地区或行业,年度温室气体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值,即温室气体排放量由增转降的历史拐点。中国承诺,将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

碳中和:就是实现碳的“净零排放”。中国承诺,将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碳汇:指通过植树造林、植被恢复等措施,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从而减少温室气体在大气中浓度的过程。

    

文章来源:原刊于地调科普、蓝色青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