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际海洋技术转让规则的产生背景
每一项新的海洋法律制度的产生,都有其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都反映了当时人类开发和利用海洋的技术水平,是人类不断延伸的探索海洋的触角在左法律层面上的显现,同时也是各国间为维护各自海洋权益而进行斗争的结果,是海洋权益的再分配。海洋技术转让规则也不例外。
20世纪60年代第三世界国家纷纷摆脱殖民统治,成为独立的主权国家,但他们经济落后,技术水平低下,资金匮乏。由于在旧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中,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转让有其固有的缺陷,第三世界国家在这一问题上面临着各种不公正的待遇。因此,这些国家要求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同时积极寻求制定国际海洋技术发展和促进海洋技术转让的新规则。在第三世界国家的敦促下,1974年年5月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宣言》和《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的行动纲领》,同年7月通过了《各国经济权利和义务宪章》。这些基础性文件中关于技术发展和转让的条款,总体上反映了发展中国家的要求。另外,联合国贸发会也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关注国际技术转让问题,并于1981年拟定了《联合国国际技术转让行动守则草案》。虽然该守则草案没有通过,但其确定的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主权、平等、互利以及公平合理等原则仍然具有重要影响。
(二)国际海洋技术转让规则的演进变化
1958年第一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和1960年第二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都没有讨论海洋技术发展和转让问题。直到1972年,联合国海底委员会通过了为第三次海洋法会议准备的《海洋法项目和问题清单》,该清单包括技术的发展与转让内容。与此同时,一些发展中国家集团也开始重视海洋技术发展与转让问题,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1973年非洲统一组织通过的《关于海洋法问题的宣言》和1975年年七十七国集团在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上提交的《关于技术转让的修正草案》。从这两个文件看,发展中国家在海洋技术转让方面的关注点在于:(1)联合国及其有关部门应促进技术先进国家转让海洋技术。(2)应加强对发展中国家技术人员的培训和中国民教育,提升他们对资源的开发能力。(3)通过各种渠道促进海洋科学技术的取得以及海洋技术知识的传播,促进海洋技术转让。(4)强调国际海底管理局在技术转让中的职责和任务。(5)在技术转让中应考虑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以优惠价格转让海洋技技术等。应该说,发展中国家关于海洋技术转让方面的建议对《公约》相关条款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最终就海洋技术的发展与转让条款达成协议,成为《公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而言,《公约》第十四部分专门规定了海海洋技术转让问题,主要内容包括:(1)海洋技术转让的目标及其实现措施,海洋技术转让的促进及各方利益保护;(2)海洋技术转让的国际合作,特别规定了国际合作的方式方法、国际合作的方针准则和国际合作的协调;(3)建立海洋科学技术中心,特别别强调国家层面、区域层面海洋科学技术中心的职责问题;(4)国际组织之间针对海洋技术转让的合作。除此之外,《公约》第十一部分“区域”也涉及技术转让内容,其中第144条专门规定了“区域”开发的技术转让问题。特别是《公约》附件三第五节“技术术转让”的规定被认为是强制性技术转让条款的代表。
1982年12月,历时9年的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落幕,同年12月10日,《公约》开放签署,但由于《公约》第十一部分“区域制度包含强制性技术转让等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条款,受到一些国家的质疑和抵制。为了使《公约》尽快生效,在联合国秘书长主持下,经过各国多次磋商,1994年7月28日缔约国达成了《关于执行1982年12月10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十一部分的协定》(以下简称《执行协定》)。就海洋技术转让问题而言,《执行协定》明确规定,《公约》附件三第五节有关强制性技术转让的规定停止适用,从而消除了发达国家参加公约的障碍。
《公约》生效后,各国关于海洋技术转让问题的分歧并没有就此终结,随着BBNJ谈判的开始,海洋技术转让问题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从目前谈判的内容看,能力建设与海洋技术转让是谈判的四个议题之一,其中涉及能力建设与海洋技术转让的目标、能力建设与海洋技术转让的合作、能力建设与海洋技术转让的模式、能力建设与海洋技术转让的类型、能力建设与海洋技术转让的监测与审查等问问题。各方公认能力建设与海洋技术转让是一个跨领域问题,就养护和可持续利用BBNJ的总体目标而言,无论怎么强调能力建设和技术转让的重要性都不为过。目前,BBNJ谈判尚未结束,新的技术转让规则如何发展意义重大,值得关注。
文章来源:节选自《国际海洋技术转让规则:发展历程、现实困境与应然面向》,原刊于《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2期
作者:张丽娜,海南大学法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