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进程中发掘中国共产党海权思想的历史根据

时间:2023-12-20浏览:36

要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海权思想形成的历史依据,必须通过看前人“走过的路”明确自己“从哪儿来”。中华民族很早就开始认识和利用海洋,在历史上留下过辉煌成就,也经历了近代百年的海上屈辱及艰难探索实践,这是中国共产党海权思想的历史根据。

一、根植于中华民族海上历史的辉煌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早认识、利用和开发海洋的民族之一。根据考古显示,从旧石器时代开始,中华民族就与海洋有了接触。正是在与海洋不断接触的过程中,中华民族开始“萌发并逐渐形成本民族最初的海洋观念”,即“行舟楫之便,兴渔盐之利”。历史文献也有不少记载,如《易经》上曾有“刳木为舟,剡木为楫,舟楫之利以济不通,致远以利天下”的记载。《尚书》有“四海会同”“环九州为四海”“江汉朝宗于海”,华夏先民“方行天下,至于海表”的记载。《庄子》《竹书纪年》等载有“投竿而求诸海”“东狩于海获大鱼”等捕鱼活动。《管子·禁藏篇》载有“渔人之入海,海深万初,就彼逆流,乘危百里。宿夜不出者,利在水也”。《荀子·王制篇》载有“东海则有紫祛鱼、盐焉,然而中国得而衣食之”,“海道出师,已作俑于春秋时”等等。

据记载,公元前485 年中国发生了第一次海战,即吴齐黄海之战,吴国“徐承率舟师自海入齐”,结果是“齐人败之,吴师乃还”。到了战国时,韩非子提出“历心山海而国家富”的著名论断,强调海洋开发利用的重要性。西汉时期,中国开辟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开始从事海洋贸易。唐朝的航海技术达到一定水平,指南针应用于航海,并直接促成了后世“大航海时代”的到来。唐朝与 70 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贸易往来,广州港“巨商万舰”“万舶争先”“大舶参天”。广州设“市舶使”,管理海外朝贡,管理进口货物。唐朝的海上丝绸之路和汉代一样,分北道和南道两条线路,航线更长、港口更多、规模更大。

宋元时期,“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合宜,所得动以百万计”,“市舶之利颇助国用,宜循旧法,以招徕远人阜货贿”。海船船型以福船、沙船、广船最为著名,被认为中国古代的三大船型。远洋航行区域扩大到了南洋、北印度洋和地中海等区域。经过唐宋元时期的发展,我国江南地区已有相当规模的海船建造,到明初更建立起了规模庞大的官营造船业,除南京宝船厂外,在苏州、松江、镇江等地均设有官厂。在众多因素的综合影响和作用下,郑和先后七下西洋,创造了中国古代海洋事业发展的最高峰。郑和下西洋沿东南亚,经过印度洋,最远到达红海和非洲东海岸,纵横于亚非海域,其规模之大,航程之远,历时之久,堪称空前。李约瑟曾写道:在公元 1100 1450年之间,中国海军无疑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郑和的海权不仅具有主动性、开拓性,其运用的范围也比元朝大,方向更明确。除此之外,郑和海洋权更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和平性,包容性,郑和七下西洋,访问了 30 多个国家和地区,没有拓展一块疆土、带回一个奴隶、签一个不平等条约,真正“开创了海上和平友好往来的世界范例”。更为重要的是,郑和已经认识到海洋的重要性,了解可能来自海上的威胁,主张捍卫国家海权。“欲国家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财富取之于海,危险亦来自海上。”

二、启发于近代中国的百年海上国耻

郑和的海上远航并没有使中国走向海洋,走向富强,带来安全。相反,正如伯纳德所说,在明朝,“中国到达了海外海军部署的巅峰,不过也看到了它的海军力量的崩溃”。明朝政府先后出台一系列抑制海外贸易的政策,取消了所有出使海外的任务,还停止建造海船,甚至将私自出海者以间谍罪或叛国罪论处。这些政策标志着中国逐渐丧失了在世界海洋上的领先地位。

到了清朝,朝廷多次颁布禁海令,进一步强化“海禁”政策,“严禁商民船只私自出海”,并“不许片帆入海”,一度几乎完全断绝中外正常贸易往来。而且采取了严厉的迁海措施,造成了福建、广东等地大片沿海变成无人区,陷入有海无防之境地。长期且严厉的海禁政策不只是扼杀了中国的海洋贸易,更为严重的是严重阻滞了中国海洋意识的发展。中国实行背向海洋的闭关锁国政策之际,正是欧洲殖民主义国家纷纷从海上向东扩张之时。例如,英国颁布《航海条例》规定:亚洲、非洲、美洲,无论为英国人或别国人的殖民地,所生长、生产或制造的任何货物或商品,如不是由英国人所有的船舶载运的,都不准输入或带进英国、爱尔兰或英国所属的任何其他地方、岛屿、殖民地或领土。英国重视海权,通过立法以保护本国商人海外贸易特权,同时积极开展殖民扩张和争夺。而清朝政府却忽视海权,实行海禁政策,闭关锁国。不言而喻,中国闭关自守失去了发展海洋的战略机遇,海上挨打也就成为了历史的必然。

而纵览世界历史,世界强国崛起无一不始于海洋,海洋是进入世界强国之林的必由之路。马汉指出,海权“是国家兴衰的决定性因素”,“获得海权或控制了海上要冲的国家,就掌握了历史的主动权”。英国战略家富勒认为,“在一个商业的时代中,赢得海洋要比赢得陆地更为有利”。孙中山强调指出,“世界大势变迁,国力之盛衰强弱,常在海,而不在陆,其海上权力优胜者,其国力常占优势”。古罗马由海起家而雄踞一方;西班牙、葡萄牙靠海曾称霸世界;英国向海扩张,铸就了日不落帝国;美国奉行马汉“海权”理论,成就了海洋霸主和超级大国……,所有这一切,无一不印证并诠释了“海兴则国强”的道理。“自有史以来,海权都是统治世界的决定性因素,任何国家要称霸世界,并在国内达到最大限度的繁荣与安全,控制海权为首要之务。”世界霸权更替,实质就是海洋权易手。拥抱海洋、开发利用海洋、发展海权,也是海洋大国走向成功的共同经验。

纵观中国历史,海权兴则国兴,海权衰则国衰。近代中国的门户被西方殖民者从海上打开,从此中国陷于门户洞开、有海无防、有海无权的境地。据不完全统计,1840 年—1949 年,日、英、法、美、俄、德等国从海上入侵中国达 470 余次之多,其中规模较大的 84 次,较著名的有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和 1937 年的中日战争”。西方列强通过这些海上侵略战争迫使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实现了对中国沿海地区及岛屿的侵占,同时也使中国近代海权,如沿海和内河航运权、引航权、港口管理权及海关管理权等损失殆尽。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通过不平等条约,帝国主义列强取得了在中国的驻军权,控制了中国通商口岸、海关和对外贸易以及交通事业。正是基于对历史经验和近代惨痛教训的深刻总结,负有强烈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担当的中国共产党,从建党开始就重视海洋事业,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海洋事业真正成为了新中国国家战略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来源于近代中国海权的艰难探索

随着西方列强从海上入侵,中国一步一步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外患频繁、主权受损的情况下,在救亡图存、奋力抗争追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过程中,一些有识之士,如林则徐、魏源、丁日昌、李鸿章、严复和孙中山等人深感海防危机的严重,大声疾呼加强海防以退敌御侮,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从而促进了中国近代海权意识的觉醒与萌芽,为中国共产党的海权思想提供了历史的基础和借鉴。

加强海防以抗击外敌海上入侵的近代海防思想

林则徐是中国近代萌发海防意识的先驱者。他最初坚持“以守为战”的海防战略思想,后来发展到“建设水军”“以战为守”的海防思想。魏源提出了著名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海防思想,冲破了中国士大夫“夷夏之防”的传统观念,其海防思想首先强调“守”。不能守,“何以战”?“何以款”?且“守外洋”,不如“守海口”;“守海口”,不如“守内河”。要守“必使中国水师可以驾楼船于海外,可以战洋夷于海中”。丁日昌鉴于海事迭起、海防空虚的现状,提出建立中国海洋水师,将东南沿海分为三大军区以加强海防,甚至主张向西方购买铁甲舰装备海军,以增强我海军的战斗力。“天下断无无害有利之事,但得利多而害少,自当速举而兼营。”严复是最早接受与传播马汉海权论的中国人之一,并形成了自己独立的海权思想。他已经认识到海洋的重要性,强调“古今未有能奋海权而其国不强大者”。因此,一国要富强,要拥有国际地位,不能置海洋于不顾,“存亡生死,其权仍旧操之于我 !”“必有海权,乃安国势”,不缔造海权,陆权也只能随之丧失。更为可贵的是,严复已经认识到海洋的双重价值,即海权是“国振驭远之良策,民收航海之利资”。这一重要的海权思想,标志着中国海防意识开始由传统向近代转变。孙中山是中国最早从国家战略高度认识海权的领导人。他提出中国走“兴海权,振中华”的海权思想。孙中山认为,海权对近代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掌握了海权国家才可能强盛。今后世界海权之争,主要集中在太平洋,“盖太平洋之重心,即中国也;争太平洋之海权,即争中国之门户权耳”,“太平洋问题?即世界之海权问题也”。为此,孙中山极力支持国人收回海权的反帝爱国运动,明确指出列强“绝无干涉之权”,如其干涉,则以武力对抗。同时,孙中山还重视中国海关问题,明确海关是国家机关,必须捍卫,为此,发表了《关于海关问题之宣言》,表达中国人民捍卫海关主权的坚强决心。

建设近代海军的海权思想

林则徐很早就意识到海军的重要性,尽管他一直没有提出并建立起水师,但其“船炮水军断非可已之事”,却内涵建立外海水军的光辉思想。魏源基于其“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出发,强调建设海军以抗击外敌海上侵犯的重要性。在他看来,战舰、火器、养兵与练兵之法,是谓夷之长技。为了改变明清海防的落后,他提出设铸造局、购火炮、设炮台、整水师、开海运、增水师科科举考试等。洋务运动采用了魏源的思想,将其思想转化为实践,从而迈出了中国近代海军建设的第一步。左宗棠提出:“欲防海之害而收其利,非整理水师不可;欲整理水师,非设局监造轮船不可。”丁日昌更是提出了崭新的、切合实际的海防战略布局思想。1867年,他提出建立三洋舰队的主张,建议在天津、吴淞与南澳设水师提督衙门,平时分防北洋、南洋、东洋,战时“则一路为正兵,两路为奇兵,飞驰援应”,相互支援,海防联为一气,则“滨海有长城之势,而寇盗不为窥视”。李鸿章强调加强海军舰队建设,打造海军军事基地,成立海军领导和管理机构,培养海军人才,建立后勤保障体制。严复呼吁中国加强制海权,强化海军舰队、军港和海岸炮台建设,控制海上交通要道。1888 年,清廷批准了《北洋海军章程》,中国北洋海军正式成军。同时,一些重要的海军学堂也相继开办。孙中山则在深刻反思近代海军积弱严重后果的基础上,认识到海上力量是海权的重要象征,呼吁为了捍卫海权,必须建立强大的中国海军。他指出:“中国之海军,合全国大小战舰,不能过百只,设不幸有外侮,则中国危矣”,“故今日中国欲富强,非厉行扩张新军备建设不可”。因此,他把海军建设视为“强国之基”“国防之要”,主张“兴船政以扩海军”,强调“向来革命之成败,视海军之向背”。

发展海洋实业和航运业的近代海洋经济思想的萌芽

随着鸦片战争后对外通商口岸的增加和关税主权的丧失,中国海洋航运权也完全丧失。为保护日渐衰敝的华商船业和挽回中国的海洋权利,一批有识之士主张发展海洋实业和航运业。魏源认为要发展国内外贸易,就必须大力发展工业和航运业,且提出要把经营南洋作为藩镇。李鸿章强调经济是海防的基础,要有强大的国防,必须先有丰厚的经济基础。统治者应考虑海防与经济的关系,力图使军事与经济互通互利。李鸿章为此还在上海创办了我国第一家轮船招商局。这不仅是中国航运史上的一项创举,也是中国近代海洋观念的一大变化,“使我内江外海之利,不致为洋人占尽”。孙中山认为海洋联通了世界市场,促进了经济发展,因而主张发展中国自己的海洋实业。他在《实业计划》中提出向海求存、向海求富的发展海洋实业思想,体现孙中山海洋经济建设与海防建设相统一的思想主张。他高度重视港口的地位及作用,规划建设北方、东方和南方等三大港的宏伟蓝图。

文章来源:节选自《中国共产党海权思想的理论渊源、历史根据与现实指向》,原刊于《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5期,转载请注明原出处、作者信息及由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编排

作者:王历荣,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