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产业链条、强化科技支撑、健全体制机制及稳固要素保障

时间:2024-04-05浏览:10

海洋是潜力巨大的资源宝库。近年来,我国将海洋作为支撑粮食安全的重要战略发展空间,在海水养殖、远洋捕捞等方面取得不少成效。在建设“蓝色粮仓”实现“藏粮于海”的进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建议优化产业链条、强化科技支撑、健全体制机制及稳固要素保障。

一是海洋生态环境问题凸显,沿海近岸生态承载压力较大。随着我国海洋开发向纵深发展,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面临严峻挑战。近岸海域受海洋功能区划、湿地保护区、海洋自然保护区范围影响,拓展空间有限,生态环保压力较大,渔业等资源日益枯竭。部分地区海产品养殖密度较高,养殖污水、残饵、药物残留及排泄物等造成水域污染。

二是海洋渔业创新活力不足,深远海水养殖缺乏科技支撑。我国水产品加工仍以初加工为主,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精深加工产品较少,行业产能和规模相对较小,缺乏开拓国际市场能力。海洋渔业基础研究不足、科技创新不够,所涉及的装备设计技术、养殖选址、监测监控、配套装备等标准体系有待完善。近海过度开发,而深远海利用严重滞后,海洋空间整体利用率偏低。

三是我国海洋灾害较为频繁,综合应灾防灾能力相对薄弱。国内不少海工装备研发投用时间不长,抗风暴潮等海洋灾害能力有待进一步验证。部分养殖装备框架构造为钢制,长期受海上的高盐、高湿、高温等环境影响,易腐蚀老化,造成抗灾能力下降。在深远海养殖等高风险、高保额领域,灾害保险品种短缺,风险分摊机制有待健全。

为此,建议:

一是优化产业链条,降低海洋生态压力。坚持生产和生态相协调,持续优化由岸向外的立体海洋空间资源规划布局。加快构建现代化海洋渔业全产业链,加强陆海统筹,做深做精养殖、捕捞、加工、冷链物流、进出口贸易产业链,协同培育休闲渔业、观光、科教、海洋生物医药等关联业态,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将“蓝色粮仓”建设纳入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范畴,加快近岸传统渔排升级改造,拓展深远海养殖、海洋牧场等离岸空间,提高我国海产品综合保障能力,并降低近岸生态压力。规划近海生态保护区,实施禁渔、禁养等管控措施,并通过投放人工鱼礁、移植海藻场、增殖放流等方式,加强近海生态生物资源养护。支持海洋碳汇基础研究,探索完善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二是强化科技支撑,促进产业创新升级。强化装备技术研发,组建海洋装备技术创新联盟,锚定抗风浪、智能化方向,开展共性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培育更多高新技术企业。设立离岸养殖技术专项,加强育种、饲料、养成品保鲜加工等产业关键节点技术攻关,推广绿色低碳海水养殖模式,促进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对水质、饲料投放、增殖放流、环境因素等实时监控,加强全生命周期质量溯源管理,保障食用水产品安全。

三是健全体制机制,提升产业抗灾能力。加强海洋灾害机理和早期预警研究,健全立体化监测体系,夯实海洋水文基础,不断提高预警精度。强化防灾应急体系建设,完善海岸带、沿海地区海洋灾害应急预案,健全风险预警、应急响应和恢复重建体制机制,提升涉海险情协同治理水平。健全海洋巨灾保险制度,将“蓝色粮仓”保险纳入中央财政农业保险补贴范围,形成多层次、广覆盖的风险分摊机制。

四是稳固要素保障,夯实产业发展基础。深化海域使用管理改革,加强用海要素保障,让“蓝色粮仓”从业者“有恒产,有恒心”。支持蓝色金融创新,提升供应链金融支持能力,开发海域使用权抵押贷等信贷产品,强化金融要素保障,解决好深远海养殖、产业化养殖初期和扩大养殖规模的资金难题。


文章来源:原刊于《中国食品报》2024-03-05

作者民进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