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参与北极安全事务的中国方案

时间:2024-12-23浏览:10

北极海冰的融化对北极主权、管辖权争议和安全问题提出了挑战,俄乌冲突给北极圈内国家与北极圈外国家之间的关系蒙添变数。在美国最新发布的《北极国家战略实施办法》中,已经开始全面重视和应用与人工智能相关的大数据技术,一方面,美国通过人工智能优势加强对北极的感知,形成对中国等战略竞争对手的代差优势;另一方面,又利用北极复杂的情势,进行有效的数据收集和整合,进一步训练人工智能,加强人工智能方面的优势,形成对其他北极圈内以及圈外国家的“双向压制”。随着中国北极治理身份的定位转变为“北极事务的重要利益攸关方”,中国应就人工智能对北极安全的影响做出准确研判,开辟参与北极安全治理的新路径,促进北极可持续发展并保障中国北极正当权益的获取。

一、出台专门的北极人工智能战略规划

人工智能的应用实际上是“以数据为中心”的体现,因此人工智能可能会改变北极的治理规则。尽管各国有多项国际人工战略和协议,但少有国家发布北极的人工智能战略,随着人工智能在北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领域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中国应加快制订涵盖北极可持续发展、国家北极政策、数据管理、地缘政治等议题的人工智能战略规划,确保在北极使用人工智能的安全性。

首先,该战略规划应建立由中国政府主导的北极人工智能安全框架。接轨欧盟《人工智能法案》、美国《国家人工智能委员会法案》规定的相关北极圈内国家标准,建立我国的人工智能风险管理体系,遵守采购规则以确保值得信赖的人工智能框架的使用。例如,在采购高风险人工智能系统时,我国政府可以要求供应商通过第三方审核证明其符合国内与相关国际标准。其次,应制定基于人工智能技术架构的监管和法律框架。其一,应当明确人工智能技术的管理主体,加快出台《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办法》,将监管责任分配给不同的参与者,最接近设计、部署和使用相关决策的人负有减轻相应风险的义务,并监督人工智能技术的使用符合道德原则。其二,应用和执行现有人工智能法规,加速出台《人工智能法》,为北极开发人工智能模型制定新的法律,为人工智能基础设施运营商设立新的义务。最后,该战略应保障人工智能技术的透明度并确保科研人员和非营利组织能够使用人工智能平等参与北极事务,以符合道德准则的方式在北极开发和部署人工智能,将透明度、公平性和算法相结合,建立符合人类的价值观和伦理观的“道德人工智能”系统,对其做出合理评估,推动北极的跨学科研究。

二、在北极事务中安全应用人工智能技术

人工智能技术可应用于北极的公共安全和网络安全领域,感知、预测、预警基础设施运行状况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主动反应并做出决策,提升北极网络防护能力与社会治理能力。北极治理是通过一套国际、区域和次区域机制实现的,在人工智能技术的推动下,北极安全态势正在发生变化。如今的北极治理机制仍以北极理事会为主导,该机制并不是为了解决北极存在的不公正与环境问题而存在,而是为了建立北极圈内国家以国家利益的名义扩张域外管辖权的机制。北极治理本质上仍是不平等、圈层式的,结构性不公正的弊端依然凸显。而中国有机会使用人工智能技术获取北极的实地数据和卫星数据,并将数据作为本国的资产进行捕获和管理,从而获得北极事务的参与资本与话语权,以一种“去中心化”的方式打破了北极圈内国家对北极治理的垄断,有望改变北极的治理规则。

由于北极理事会固化的体制限制,中国借助现有的区域治理制度利用人工智能参与北极治理的难度较大,而中国向北极地区提供人工智能公共产品的活动做得不多,在北极人工智能制度供给方面依然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中国北极政策白皮书提出了三个主要科学目标:推进北极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加强专业培训、提高公众意识。在科学考察领域,中国可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加强在北极的科学存在以及影响力,通过斯瓦尔巴群岛的科考站增强实体存在,创新极地科考船舶、破冰船、走行冰雷达等装备的研发;并以中国北极科学家的贡献为基础建立北极智库,培养在船舶制造、资源开发、法律外交等领域的北极专业人才;此外,加快与北极圈内国家共享数据并向其他国家的科学家以及研究人员开放中国的科研设施,简化北极实地数据收集和分析,便于研究人员从事更具创造性、战略性的工作。此外,应用复杂的机器学习以及深度学习系统也为北极科学考察提供了强大支撑,通过改进北极的遥感技术,研制并发射北极海冰遥感卫星,处理不同的数据集和数据库,有助于更好地保护北极生物多样性甚至实现北极地表气温的重建。

三、推进北极治理中人工智能领域的国际合作

受俄乌冲突的影响,北极地区核心区域治理机制处于停摆状态,给北极治理增添了更多不确定性。中国作为正式观察员国,虽无表决权,但依章程享有参与权和发言权,还可通过成员国行使项目提议权。在北极气氛愈加紧张且政治化的情况下,中国应秉持负责任的态度,在参与的各类北极会议上依法行使发言权,呼吁各方摒弃冷战思维,关注俄乌局势以外的全球治理难题,在人工智能与气候变化、原住民生存、环境保护、海上救援的交叉领域增强合作。

一方面,中国应建议禁止在北极将人工智能用于军事,推动相关共识的形成。北极人工智能的军备竞赛已在ISR领域展开,北约与俄罗斯纷纷在北极军事演习中使用人工智能技术部署导弹与反导设施,中国作为北极的利益攸关方,应主动做出禁用人工智能武器的承诺,抵制人工智能武器在北极的使用,呼吁各国秉持“智能向善”原则,遵守国家或地区伦理道德准则,不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谋求北极军事优势,防止军备竞赛升级,推动北极禁用人工智能武器多边协议的签署。

另一方面,寻求与北极圈内国家以及北极圈内国家在人工智能方面的共同利益所在,促进北极地区人工智能领域合作的达成。在北极多边合作面临困难的形势下,本着相互尊重、求同存异、合作共赢的精神,在巩固与加强现有伙伴关系的同时,精准把握参与北极治理的节奏,以生物多样性保护、气候变化、海冰监测等低敏感度领域为突破口,凝聚更多人工智能合作共识,并避免卷入主权安全等领域的纷争。进一步巩固加深与俄罗斯的北极合作关系,推动北极航道沿线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北极航运治理的参与度,重视与北欧国家的北极合作基础,并与美国、加拿大等北极圈内国家就北极事务保持对话沟通,增进相互了解,探索合作可能。加强与区域、次区域合作组织沟通协调,重视与北极原住民组织的交流,共同维护北极多边主义合作主旋律。

人工智能正在对北极的安全态势产生新的影响。积极的一面在于人工智能为北极生物多样性保护、船舶航行安全提供了相对成熟稳定的技术支持,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改进感知系统和应急、搜救设施有利于保障原住民的生存安全和文化遗产安全,同时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北极圈内国家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国际合作。消极的一面在于人工智能给北极带来了新的安全问题。长远来看,开采更多的自然资源意味着对北极环境破坏的加快,无人系统的建设也加剧了北极圈内国家的军事化程度,带来诸多道德和伦理问题因此,中国应专门制定国家人工智能与北极的战略和政策,更好地协调、促进科学数据共享,激励从事北极研究的企业、组织和个人,确保企业和组织的北极数据开发得到安全访问并加以保护,充分考虑原住民的利益诉求,呼吁限制北极地区的武力使用,并重点关注人工智能可能产生的道德与伦理问题,在新形势下不动摇地推进北极地区的国际合作。


文章来源:节选自《人工智能发展对北极安全态势的影响和中国参与》,原刊于《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 年第 1 期

作者:董跃,系中国海洋大学法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