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超君等:北极航线体系的特征分析

时间:2025-08-20浏览:10

北极航线体系的重点在于对“体系”内涵的解释,因此有必要对体系进行阐释。现称为体系的有经济体系、金融体系 、法律体系等,十九大中提到的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便是体系的代表。从已有的体系来看,体系具有以下的特征。

目的性。体系的提出具有明确的目的性与巨大的现实意义,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提出是为了解决社会经济矛盾转化,适应中国经济从高速发展走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换发展动能和全面均衡发展的迫切需要;金融体系一般认为是经济体中资金流动的基本框架,提供清算和支付功能、融通资金和股权细化功能、为在时空上实现经济资源转移提供渠道、风险管理功能、信息提供功能、解决激励问题;法律体系的构建则是使社会做到“有法可依”“依法治国”、法律科学完备的要求,适应社会发展过程中法律问题的解决。

层次性。体系可分解为一系列子体系,并存在层次结构。对于经济体系,按行政等级划分,可分为全国经济体系、地方经济体系;金融体系可分为金融调控体系、金融企业体系、金融监管体系、金融市场体系、金融环境体系;法律体系可分为立法体制、规范性法律文件体系、部门法律体系等。

适应性。体系具有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信息、能量交换的特征,外部环境的变化将导致体系内部要素以及结构的变化,从而使体系产生新的特征。经济体系需适应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与经济发展新常态;金融体系需适应社会市场化改革,新经济增长模式下金融发展理念的变化;法律体系需适应社会发展与法制进程。

集合性。体系是各要素组成形成的集合。经济系统是由政府、企业、产品、生产要素、产业等要素组成的集合;金融体系是由财政部门、金融企业、金融监管协调机制、金融市场产品、金融环境等组成的集合;法律体系是由立法主体、法律文件、法律部门、执法机构、司法机构、法律对象等组成的集合。

目的性。体系内的要素具有密切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通过要素间的相互协调运转,用以完成体系发展的特定目标。北极航线体系的提出,同样具有明确的目的性与现实意义。此外,北极航线体系可分为宏观、中观、微观三层。其中,宏观层为国家间作用体系,通过该子系统能够表示相关国家间的政治、经济和贸易关系。中观层为陆海运输体系,通过该子系统能够分析腹地、港口、陆路运输线、海上航线所构成的运输网络。微观层为运输市场体系,通过该子系统表示托运人、承运人和经纪人之间的博弈行为。各 层次子体系和环境一起组成了北极航线体系。另外,适应性、集合性、相关性也是北极航线体系具有的性质。

 

文章来源:节选自《复杂适应系统视角下的北极航线体系演化研究》,原刊于《系统科学学报》2024年第2期,转载请注明原出处、作者信息及由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编排

作者:丁超君,大连海事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博士;李振福,大连海事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教授;陈雪,大连海事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