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商法》诞生的艰辛历程

时间:2025-10-11浏览:10

第一阶段·起草

(1951年—1989年1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交通部就开始着手《海商法》的起草工作。1951年,以时任交通部副部长于眉为主任委员的25人的起草委员会成立。起草委员会于1963年完成了第九稿并上报国务院。
之后十余年,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立法工作搁置下来。到了1981年4月,交通部邀请有关部门、单位、院校重新组织起草委员会,成立了以时任交通部副部长贺崇升为主任委员的40人的起草委员会。起草委员会下设工作班子——起草委员会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和起草工作。办公室由陈忠表、李文标、朱曾杰、尹东年、司玉琢等九人组成。经过四年的艰苦工作,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一笔一笔写出了《海商法(送审稿)》。1985年1月18日,《海商法(送审稿)》报请国务院审议,送审稿共计十八章213条。
由于当时主管部门领导主张立法应通俗易懂、简明扼要,《海商法(送审稿)》进行了两次大的调整:第一次是1985年9月18日,交通部上报了《海商法(送审修改稿)》,将213条的送审稿压缩成170条;后来,又第二次压缩成144条。再加上此期间机构人事变动,工作进程再度受阻。直到1989年1月,时任国务院法制局顾问郭日齐奉命组成海商法审查研究五人小组,重新启动对送审稿的调研。审查研究小组重新确立了海商法起草的指导思想,即条文要细化,具有可操作性;尽可能吸取国际公约和其他国家海商法的先进规定和经验;海商法仅调整平等民事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


第二阶段·征询意见

(1989年2月—1992年4月)

审查小组在起草委员会工作成果的基础上,开展了如下的工作。
第一,1989年2月至1989年8月,就海商法国际海上货物运输、海上保险、共同海损等章节分别与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中国远洋运输总公司和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进行了交流,就海商法的特殊法律制度问题与朱曾杰、张既义、司玉琢、尹东年进行了讨论,就海商法涉及的民商法问题咨询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谢怀栻、王家福。经过认真地调查、研究,形成了《1989年8月征求意见稿》。
第二,审查研究小组将《1989年8月征求意见稿》邮寄给全国有关的国家机关、科研机构、高校、海事法院、港航企业、经贸企业等单位,共收到上千条意见。与此同时,审查研究小组于1989年9月、10月分别在广州、深圳和上海调研,并召开研讨会与航运、贸易、海事审判等相关单位进行交流。
第三,将《1989年8月征求意见稿》翻译成英文,于1990年5月赴英国专访国际海事组织、国际海事局、英国海事仲裁协会、国际保赔协会、国际油污损害赔偿基金组织、伦敦劳合社,以及两个专业海事律师事务所,累计同近50位专家、教授、律师座谈;咨询了国际海事委员会主席、世界著名海商法专家贝林吉尔(Berlingieri)教授,并于1991年6月邀请了五位美国专家、教授来京协助论证。
第四,审查小组将国内外实地调研和从国内各单位获得的意见汇编整理成册,逐条研究、讨论后,形成了《1991年3月31日修改稿》。
第五,为慎重计,《1991年3月31日修改稿》作出后,国务院法制局和交通部会同对外经济贸易部、最高人民法院共同主持召开了三次论证会:一次是由交通系统、经贸系统、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参加的论证会;一次是全国海事法院系统的论证会;一次是邀请国内海商法、民法、国际私法专家出席的论证会。三次论证会对《1991年3月31日修改稿》进行了充分讨论,在原则问题上起到了共同决策的作用,在细节问题上起到了相互补充的作用,在立法技术方面反映了精益求精的要求。会上就许多焦点分歧基本达成一致,最后形成了《1991年8月8日草案》,提交至全国人大法工委。


第三阶段·审议通过

(1992年5月—1992年11月)

1992年5月16日,时任国务院秘书长罗干邀请交通部和对外经济贸易部的领导同志就承运人的责任基础、迟延交付的定义、承运人和船东赔偿责任限额等问题进行了最后的磋商、协调。6月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草案)》。6月7日,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签字,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议案。
1992年6月23日,受国务院委托,时任国务院法制局局长杨景宇向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作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草案)〉的说明》。在这届会议上,委员们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草案)》进行了初步审议,发言的委员普遍认为“制定海商法很有必要”。杨烈宇委员、李清委员呼吁“海商法应尽快出台”,以适应中国航运外贸发展的需要。第一次审议时没有提出更多的重大问题,责成全国人大法工委对某些具体问题再研究。
1992年11月7日,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再次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草案)》,101名委员表决,其中98票赞成,1票反对,2票弃权,《海商法》高票通过。至此,《海商法》终于诞生了。这是几代人历经40年艰辛历程,辛勤劳动的结晶。





文章来源:节选自《艰辛的历程,辉煌的成就——纪念《海商法》实施三十周年》,原刊于《中国海商法研究》2023年第2期,作者司玉琢,系大连海事大学法学院教授,转载请注明原出处、作者信息及由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编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