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梦孜等:海洋命运共同体:大变局中的挑战

发布时间:2023-09-26

有效实现海洋治理,需要各国与国际社会协调一致,共同努力,应对海洋领域需要正视的现实问题。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之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国际海洋领域形势已然发生复杂而深刻的变化,全球海洋治理也面临新挑战。

一、世界海洋政治舞台上多边主义受到挑战,一些国家内顾倾向严重,多边治理推进艰难

特朗普政府上台以后,美国转向单边主义、“本国优先”,背弃多边主义合作原则,严重冲击二战后国际关系和世界秩序共识。特朗普政府受非建制与民粹力量驱动,以主导国身份退出联合国下属多边机构以及《巴黎协定》等多边承诺,几乎全盘否定美国在二战后主导建立的世界秩序框架,给21世纪以来国际社会开展广泛合作的基础共识造成难以逆转的破坏性影响。拜登上台后,国内执政根基持续走弱,民主党陷入四分五裂,对外战略动向深受国内牵制。俄罗斯科学院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安德烈·沃洛金甚至预测,美国深受内政束缚“在国际上将不会过于活跃”,一般认为这肯定将分散甚至淡化美国之于全球治理的决心。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海洋秩序也处于百年激荡的历史性进程,国际海洋领域的新旧矛盾、南北分歧、地区差异交织互动,思想认识层面的调整、变革与重构势不可挡。多边主义作为应对国际海洋变局的有效工具,冷战时期曾推动联合国等多边平台发挥强有力作用,促成《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及相关国际协定的制定实施,保证世界各国面对共同的海洋困局与难题时凝聚“全人类共同继承财产”等宝贵共识。21世纪的第三个十年,在“基于实力”、强调竞争的反面思潮与情绪面前,建立公正合理、符合国际社会整体利益和福祉的海洋新秩序更加需要顺应历史潮流的思想引领。

二、大国博弈阴云重新笼罩大洋,冷战思维与零和政策干扰海洋合作环境

冷战后,全球化一度进入高歌猛进的阶段,国家间海上矛盾与纷争也由主权权利、资源利益、海洋权益主导。然而随着大国博弈回归,主要国家的国家安全战略进一步向海洋聚焦,美国《印太战略》将两大洋作为与中国展开战略竞争的中心舞台,俄罗斯《2030年前国家军事海洋活动政策基本原则》要求在关键海域保持存在。受此影响,海洋地缘政治竞争在世界范围内回潮。在北极,冰盖融缩刺激美俄地缘争夺加剧,特朗普政府推动北极政策“安全化”转向,俄罗斯则从维护国家发展空间和战略平衡的角度作出强势回应。20195月,时任美国国务卿蓬佩奥放言北极“已经成为权力和竞争的竞技场”,随后美国军方接连发表系列战略文件明确提出北极是“大国竞争”的空间,矢志“重夺北极主导权”。俄罗斯将北方舰队提升至国家“第五大军区”地位。随着美俄竞相加强地区军事部署与演习,北极国家间和平与合作的共识岌岌可危,“再军事化”倾向凸显,某些方面博弈的激烈程度已不输冷战时期。在亚太,美国加紧扩大军事存在,利用“海上安全倡议”构筑安全合作网络,插手介入海洋争端,挑拨沿海国家关系,对中国正当合法的海洋活动进行“污名化”。同时,在美西方持续诱拉和怂恿下,一些周边国家“两面”心态上升,个别国家挟美自重,与中国竞争制衡的一面突出,有的加紧海上侵权,大肆修建侵占的南海岛礁等。

三、非传统挑战威胁海洋与世界,全球海洋公共利益亟待共同维护

海洋是地球表面最大的公共空间,是地球生态最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全球化的重要载体,因此它在人类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非传统安全威胁在具有公共性和流动性的海洋空间越来越突出,任何一个国家或国际组织都无法独立应对,而国际社会作为整体承担着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后果。21世纪海洋面临着层出不穷、复杂严峻的跨国境威胁。工业化条件下人类对海洋过度开发利用,海洋生态环境不堪重负,过度捕捞、海水酸化、海上溢油等危机不断涌现,曾经丰饶、清洁的海洋环境岌岌可危。特别是,气候变化使南北极冰盖融化,全球海平面上升已经成为人类面临的现实威胁,有“灭顶”之虞的广大小岛屿国家被迫用国际条约维护国家主权和管辖面积。来自海上和沿海地带的危机更加频繁地冲击全球。2021年,苏伊士运河堵塞断航等突发事件多发,西非几内亚湾等热点海域海盗活动持续猖獗,太平洋航线与北美主要港口紧张失序的局面一时难以缓解,全球货运贸易体系的脆弱与不稳定因素更加突出。尤其值得警惕的“公地悲剧”问题正在海洋领域发生,有的国家不顾国际社会和沿海国家的担忧与反对,执意作出将核污水排入大海的决定。

四、中国加快建设海洋强国进入新时代,积极担当海洋治理的大国责任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的中国,正在谱写伟大复兴蔚蓝篇章。中国在由海洋大国向海洋强国建设的征程中,经历了面向海洋、依海而兴、向海图强的发展历程。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海洋力量薄弱,但奠定了海洋事业根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在“发展海洋事业,振兴国家经济”“进军海洋,造福人民”的号召下,签署批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并以国内法形式明确管辖海域范围和权利,积极参与全球海洋治理;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来,加强南海岛礁建设、整合海洋执法队伍和改革海洋管理体制等一系列具有划时代意义和里程碑标志的重大举措,有力推动海洋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海洋强国建设为中国参与全球海洋治理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全球海洋治理面临各种新挑战和体制供给不足等诸多困难,中国的积极努力为全球海洋治理注入新的活力。参与全球海洋治理与建设海洋强国是中国海洋战略的一体两面,是与“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相契合的海洋布局。站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起点上,海洋成为中国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重要主题,参与全球海洋治理的愿景与机遇前所未见。国外一些学者对于中国的国际角色与作用也有清晰的界定。美国《外交》双月刊发表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资深研究员易明的文章认为:“中国已然处于世界舞台的中心位置……中国对全球挑战的反应对世界具有深刻的意义。”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为中国与世界合作交流搭建新桥梁。着眼于发展蓝色经济、应对海洋环境保护、防灾减灾和加强海洋科技合作领域的国际协调与协作,中国正努力构建蓝色伙伴关系,以期促进全球海洋治理。中国与欧盟、塞舌尔等就“蓝色伙伴关系”签署政府间文件,与小岛屿国家举办海洋部长会议并发布《平潭宣言》。随着海洋科考、研发、维护安全以及治理话语权不断提升,中国在全球海洋治理中的角色将日显重要。另外,全球海洋治理正处于酝酿渐变的形成期,也是多方角力的博弈期,有陷于迷茫、趋于停滞、误入歧途的风险,迫切需要新理念、新动能与新路径,而唯有中国兼具海清河晏的文明基因、海陆兼备的地缘结构,是支撑全球海洋治理存续与发展不可替代的关键角色。

文章来源:《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实践与未来》,原刊于《当代中国与世界》2022年第2期,转载请注明原出处、作者信息及由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编排

作者:傅梦孜,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王力,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海洋战略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版权所有©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 2006-2017 电话:0532-82031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