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新军:我国远洋渔业高质量发展建议与对策

发布时间:2024-01-31

结合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和“海洋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十四五”以及未来一段时期,我国远洋渔业高质量发展应从产业优化发展、科技持续创新、国际渔业治理、制度保障体系等四个方面入手:

一、产业优化发展

产业优化发展包括优化远洋渔业区域布局和推进远洋渔业全产业链集聚发展2个方面。优化远洋渔业区域布局主要是指进一步稳定巩固大洋性渔业和规范优化过洋性渔业。在大洋性渔业方面,要稳定金枪鱼渔业规模,优化船队生产布局,拓展国际合作方式;要优化远洋鱿钓渔业,控制渔船规模,优化渔场作业布局,积极开发新资源和新渔场;要合理调控中上层鱼类捕捞船队规模,规范中上层鱼类渔业活动,实现产业的生态和节能;稳妥有序推进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合理控制渔船规模,实现捕捞和加工一体化。在过洋性渔业方面,要巩固西非、东南亚和东非等传统区域合作,控制渔船规模,优化生产布局,精细化管理传统合作区;推进南太、拉美、西亚、南亚等新兴和潜在地区的合作,创新渔业合作模式,带动当地经济和就业,实现互利双赢。

推进远洋渔业全产业链集聚发展主要是指推动企业全产业链发展,以及推进我国远洋渔业产业差异化和规模化集聚发展。在全产业链发展方面,要鼓励远洋渔业企业加快向产业后端发展,打造新型全产业链经营形态,实现从渔场直接到餐桌或从渔获物直接向食品的产业形态转变;支持远洋渔业企业兼并重组,提升国际履约、经营管理和抗风险能力,增强远洋渔业国际竞争力;积极开拓国内外水产品市场,增强远洋渔业品牌影响力,为国内提供更多优质动物蛋白。在推进产业规模化集聚发展方面,要鼓励支持企业根据当地需求和产业发展实际,带动当地就业和经济社会发展;要在全国范围内差异化布局若干个国家远洋渔业基地,形成辐射面广、带动性强的区域性远洋渔业产业集群,推进产业规模化集聚发展。

二、科技持续创新

积极鼓励科技创新、装备研发与技术应用,加强科技创新支撑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远洋渔业科技创新能力。积极推进生态友好、节能、智能型渔船渔具和捕捞技术研发,以机代人,加强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在远洋渔业领域的应用,增强远洋渔业资源的综合开发能力。开展全球远洋渔业资源科学调查和生产性调查,建立全球海洋渔业资源监测与评估体系;开展气候变化背景下中上层鱼类资源变动规律研究,增强渔业资源的中长期预测能力。通过新理论和新技术的应用,以及多学科交叉,促进全球渔业资源的科学养护和可持续利用,为实现《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和海洋蓝色增长贡献中国智慧。

三、国际渔业治理

从全球、区域和双边层面,通过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多学科理论与知识的交叉与融合,跟踪研究相关国际公约与组织、区域渔业管理组织以及重点国家和地区等在全球海洋渔业治理方面的实践与进展,积极参与国际和区域渔业管理组织事务,提出国际渔业治理的中国方案,推动构建公平合理的国际渔业治理秩序;全面落实金枪鱼、鱿鱼等国际养护管理措施,逐步完善公海自主休渔制度,进一步健全与之相适应的技术支撑和监督管理体系;加强双边渔业合作,建立健全科学的入渔风险评价体系与预警系统,科学指导过洋性渔业的可持续发展;着力推进以船位监测、电子渔捞日志、远程视频监控、公海转载监管、产品溯源等为重点的远洋渔业综合监管体系建设;推进实施国家观察员计划和职业观察员制度,组建适应国际渔业管理发展趋势和履约要求的观察员队伍。

四、制度保障体系

高质量发展问题本质上是制度建设问题,因此远洋渔业高质量发展要在制度创新与制度保障方面下功夫。健全远洋渔业法律法规体系,持续加强规范管理,严厉打击非法捕鱼,加强远洋渔业国际履约能力建设,全面实施远洋渔业企业履约评价制度;制定和规范远洋水产品质量标准,分批制定远洋渔业团体标准和行业标准,建立渔获可追溯认证体系,逐步实行配额捕捞,推进远洋渔获的合法捕捞证明制度;;提高远洋渔业整体抗风险能力,建立健全重大涉外事件应急处置机制;进一步完善产业学院“远洋渔业学院”,构建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加快远洋渔业国际化人才建设,推进高层次远洋渔业企业管理人员培养,落实远洋渔业从业人员资格准入制度;建立远洋渔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定期开展国家和各省市远洋渔业高质量发展年度评估,为远洋渔业高质量发展诊断和把脉。

远洋渔业是包含远洋捕捞、加工、流通、资源环境、社会、国际法律等多方面的复杂系统,各因素相互影响并综合地影响了远洋渔业的发展,因此高质量的远洋渔业必然是海洋渔业与人、社会以及海洋自然生态环境高度耦合的协调系统,需要从系统的角度和观点,做好产业优化发展、科技持续创新、国际渔业治理、制度保障体系等四个方面建设工作,从而实现我国远洋渔业的高质量发展。

 

文章来源:节选自《我国远洋渔业高质量发展的思考》,原刊于《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22年第3期,转载请注明原出处、作者信息及由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编排

作者:陈新军,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教授

 


版权所有©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 2006-2017 电话:0532-82031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