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涛等:人工鲸落型海洋牧场的建设意义、存在问题及展望

发布时间:2024-02-02

一、建设意义

人工鲸落型海洋牧场的建设不仅具有理论上的基础还具有现实性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提升海洋牧场经济效益,传统型海洋牧场仅为海洋生物提供适宜的生境,缺乏稳定的摄食网络,而鲸等大型动物这种规模化的营养物质输入能够提高海洋牧场生物的生长速率,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海洋牧场生物资源产出,从而促进海洋牧场经济效益提升;②形成海洋生态景观,人工鲸落型海洋牧场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渔业增养殖方式,符合生态系统内部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的规律,其整个过程体现了鲸的溯本求源、返璞归真,投放在海洋牧场中的鲸尸以及周围各种动物形态的人工鱼礁在海洋牧场中形成一道独特的生态景观线;③推动休闲渔业发展,人工鲸落型海洋牧场包含蓝天、碧海、阳光、岛礁在内的自然景观,以及鲸落生态系统的综合景观,可以开展垂钓、潜水、冲浪等水上水下休闲体验项目,品尝新鲜的海味美食,观看大自然的神奇,追求别致的海洋游玩体验。④发挥科研教育作用,海上展馆和水下体验项目使学生置身海底世界,近距离接触海洋生物,这种沉浸式、体验型的科普教育方式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可以作为学生开展校外研学活动的教育基地,为科研工作者搭建对海洋深层研究的桥梁。

二、存在问题

由于鲸鱼死亡的时间和搁浅的地点难以预测以及搁浅的鲸鱼内部组织和器官会发生快速腐烂,导致细菌滋生并不断扩散,其尸体的蛋白质分解后会释放出甲烷、氨和硫化氢等气体,使其不断膨胀成圆滚滚的气球,爆炸也就一触即发,鲸在运输的过程中容易发生鲸爆,因此实践难度较大。我国关于鲸落的研究较少,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①精确预测鲸鱼等大型水生哺乳动物死亡的时间和搁浅的地点;②研究鲸等大型水生哺乳动物尸体投放到海底的技术;③积极探寻其他可以代替或模仿鲸落的大型动物,以弥补鲸尸发现、搬运、投放的不确定性及复杂性;④研究人工鲸落型海洋牧场区鱼类资源数量、质量监测与评估技术。此外,人工鲸落型海洋牧场的建设离不开各个主体的管理与建设,主要包括国家和地方政府、海洋牧场运营者、相关专业人才和消费者。国家和地方政府应对人工鲸落型海洋牧场给予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建立人工鲸落型海洋牧场相关管理办法,出台相关法律法规约束个人和海洋牧场经营行为;海洋牧场运营者应制定人工鲸落型海洋牧场运营章程,注意事项,完善安全管理配套设施,注重海洋牧场经营的安全性、环保性与可持续发展;相关专业人才应该继续对海洋牧场和鲸落做更深入的研究以更好地服务于人工鲸落型海洋牧场建设;消费者应该提升对新型海洋牧场的接纳程度并乐意为新型海洋牧场的成果及产品买单,增加新型海洋牧场体验的同时并约束自己的行为,遵守新型海洋牧场的各项规章制度。

三、展望

目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海洋经济发展也突飞猛进,作为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牧场近年来发展迅速。海洋牧场和鲸落属于跨界融合发展的代表,对于打破传统发展思路,开发具有创新性的海洋牧场具有重要意义,但在我国甚至世界尚无试点先例,存在的问题还很多。需要多学科、各相关科研单位以及政府、企业多方联合,突破关键技术“瓶颈”,实现人工鲸落型海洋牧场从理念到技术、装备及管理的全面现代化。为未来海洋牧场的发展提供示范和参考。

 

文章来源:节选自《人工鲸落型海洋牧场的理论基础与构建体系》,原刊于《海洋开发与管理》2022年第7

作者:薛藤,大连海洋大学辽宁省海洋牧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硕士;田涛,大连海洋大学辽宁省海洋牧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授;吴忠鑫、 高东奎、 杨军、刘敏、李晓钰,大连海洋大学辽宁省海洋牧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人员


版权所有©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 2006-2017 电话:0532-82031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