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在全球治理中通过中国特色治理话语以及中国特色治理实践,贡献着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海洋治理话语是中国全球治理话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治理话语在海洋领域的集中体现。
一、重塑中国海洋话语叙事
黑格尔在其《历史哲学》一书中提出海洋文明论,声称:“超越土地限制,越过大海的活动,是亚细亚洲各国所没有的……中国便是一个例子,在他们看来,海只是陆地的中断,陆地的天限;他们和海不发生积极的联系。”黑格尔这一论断常被奉为圭臬,并构成有关全球海洋话语的主流叙事,西方国家也据此将中国排除在海洋国家之外。有鉴于此,中国应从历史与现实双重维度挖掘中国海洋叙事素材,通过讲好中国海洋故事重建中国海洋国家形象,赢回中国海洋叙事的主导权。从历史维度而言,应挖掘中国海洋叙事中的典型人物与典型事件,以中国经典海洋文学作品重现中华文明所呈现的海洋意识、海洋精神,以中国历史上两次闻名遐迩的向海经历(徐福东渡、郑和下西洋)佐证中国助力全球海洋文明的事实。借由此类中国海洋历史文化与历史实践再现中国由来已久的海洋思想、重视海权的海洋制度、发展航海及造船技术的海洋科技、多文化融合的海洋信仰、互通有无的海洋外交理念。从现实维度而言,在充斥着“中国海洋威胁论”“中国海上争霸论”“中国海洋霸权意识苏醒”等抹黑中国的负面言论背景下,更需要讲好中国海洋话语理念及话语主张,科学设定全球海洋议题,合理融合“自我”与“他者”的不同利益诉求,讲好中国现代海洋故事,树立负责任的海洋治理大国形象。
二、提升中国海洋话语权
米歇尔·福柯(Michael Foucault)的话语理论指出:“人通过话语被赋予权力”“只做话语追随者,就缺乏话语权”“越系统地使用为人认同的、自己的话语,便越能获得话语权。”海洋话语权现有“西强东弱”的权势地位,是西方国家数百年话语争夺的结果,中国若想扭转话语权弱势地位,必须从话语追随者变为话语构建者,提升自我海洋话语能力与海洋议题设置能力,频繁、系统地在国际海洋领域使用中国特色话语体系,逐渐赢得他国对中国话语的认知、认可和认同感,从而赢得海洋话语权,提高海洋国家的身份认同,提升在全球海洋治理中的参与度,捍卫合理的海洋权益。
三、完善全球海洋治理体系
在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向纵深发展,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加速,国际力量对比朝更为均衡化的方向发展。同样,全球海洋治理体系也正处于转型期。中国作为新兴发展中国家、负责任的大国,有责任也有义务与其他国家一道共同推进全球海洋治理朝着公平公正合理、共商共治共享的方向发展。中国通过和平发展方式实现的和平崛起,有别于部分西方国家霸权追求的暴力崛起,中国始终致力于国家与国际的和平与发展;另一方面,综观中国的海洋治理话语如“和谐海洋”“海洋命运共同体”“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蓝色伙伴关系”等,均根植于中国传统的“和合”观,强调仁爱和合、和而不同、协和万邦,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这种‘贵和尚中、善解能容、厚德载物、和而不同’的宽容品格,是我们民族所追求的一种文化理念。”中国传统“和合”观已经形成一种民族品格,并植入中国海洋治理话语,成为全球海洋治理话语实践,并转化为话语共识。“在21世纪,在海洋领域,在仍然没有全球政府的情况下,协和不同的利益(concert of interests)仍然是全球治理最现实主义的有效方法。”根植于中国“和合”文化语境的中国海洋治理话语,有别于西方中心主义话语体系,旨在构建命运与共、互联互通、共治共享的海洋治理格局,推动全球海洋治理秩序、治理话语、治理实践走向多边主义,实现合作共赢。
文章来源:节选自《中国海洋治理对外话语体系建构研究》,原刊于《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4期,
作者:韩淑芹,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外国语学院教授;焦琳,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