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盟推进蓝色伙伴关系的应对之策

发布时间:2024-11-20

东盟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核心辐射区域”,已经进入中国理论研究和地缘政治经贸实践视野,成为当代中国国家利益焦点问题凸显的核心地区之一。东盟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毋庸置疑,蓝色经济可成为联结中国与东盟的关键纽带,同时也将发展为区域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源。当前,中国与东盟各成员国仍面临各种挑战,双方的蓝色经济合作尚有许多有待拓展的空间。中方可进一步通过加大海洋生物多样性和新兴产业投入,全方位科学定位海洋空间规划,充分挖掘《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带来的市场红利,坚持“双轨思路”解决地缘冲突以及“以经促政”等措施来推进中国—东盟蓝色伙伴关系的稳步发展,互助合作共建蓝色家园。

一、强化经济引领作用扎实推进以经促政

经济合作是中国东盟合作的核心领域,也是保障海洋领域合作顺利开展的基础。2020年以来,中国与东盟加强了资源互补、贸易互惠的合作,双边贸易额实现了跨越式增长,东盟已连续三年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因此,中国应尽可能地延伸双边经贸领域的合作优势,充分发挥经济引领作用,拓展多领域经贸合作。在现有中国—东盟自贸协定以及RCEP的基础上,中国应持续推进同东盟的合作,致力于提升与优化货物贸易和投资等现有领域,将数字经济、供应链互联互通等方面的相关内容纳入自贸协定中,加快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的落地,进一步激发双向贸易投资潜能,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共享蓝色经济、数字经济带来的新发展机遇。中柬自贸协定的生效、中新自贸协定的升级、中国—东盟东部增长区等合作的持续走深走实,都为双方的经济合作拓展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双方的合作迈入了高速发展新阶段。中国和东盟成员国更须把握时机,扩大贸易投资便利化、自由化,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使“以经促政”真正成为中国—东盟关系的“压舱石”和“稳定器”。

二、坚持双轨思路解决地缘冲突落实现有双边机制和协议

面对海洋发展的巨大市场红利,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触角也伸向了海洋领域,并试图以“基于规则自由开放的海上秩序”向中国施压。事实上,其所谓的规则也不过是基于单方霸权利益而炮制的有失公允的秩序。现今《联合国海洋公约》所确定的国际海洋秩序是一个开放、平等的规则网络,历史已经反复向人们昭示,海洋霸权主义只能导致不断的冲突和斗争,基于强国自身利益所建立的海上贸易秩序只会阻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大国之间的任何冲突都会给自身和世界带来严重后果。中国在坚定支持多边主义,与各国寻求共同利益的同时,也要积极参与讨论、制定多边海洋秩序。坚持“双轨思路”解决地缘政治问题,即争议由直接当事国通过友好谈判寻求和平解决,而和平则由中国与东盟各成员国共同维护。中国与菲律宾、越南、马来西亚等声索国应发挥南海问题双边磋商机制的积极作用,致力于通过友好协商管控分歧、通过和平谈判解决相关的海上争议。同时,中国同东盟各成员国应继续本着公正、客观、合理的原则,推动《南海行为准则》尽快落地,尽早形成符合各方预期的最终文本,使其成为确保南海和平稳定的“行为准则”。

三、充分利用RCEP,推动区域经济高效包容发展

当前世界上海洋经济所涉及的相关产业大都是以创新为主的科技型产业,传统海洋制造业的发展也逐渐向绿色化、智能化演进。但东盟内部成员国大多仍在沿用其传统的海洋发展模式,本就有限的市场份额也被其他国家逐渐蚕食。RCEP的签署为成员国之间的合作创新交流提供了良好平台,中国、日本、韩国和新加坡等国具备相对坚实的科技基础,可以帮助东盟成员国平稳度过发展转型的瓶颈期;而东盟各国具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广阔的区域内市场,可以凭借RCEP所涉及的“小多边”自贸区建设,加强产业互补,以中、日、韩和新加坡等国的重点项目带动东盟各成员国的能源和资源产业发展,以达到取长补短、互利共赢的目的。这对于推进中国—东盟蓝色伙伴关系高效、包容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四、加强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海陆统筹保障生态稳定

在发展蓝色经济的同时,也要注意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同样适用。只有在生态文明理念的指引下,才能真正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针对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问题,中国与东盟应建立共同渔业管理机制,倡导数据分享,畅通政府与渔民之间的沟通渠道,支持非政府组织在维护海洋生物多样性方面的努力,寻找渔业产业发展和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之间的均衡点。面对塑料垃圾对海洋资源与蓝色生态环境造成的系统性破坏,可以依据《中国—东盟环境合作战略及行动框架2021—2025》,加强协同合作与有效监管。南海区域各国以海相邻,以河相通,未来中国可以协同东盟各成员国打造“内水—领海—大陆架”海洋环境污染防控联动机制,通过陆海统筹,海陆区域协同联动,有效减少污染物排放和生活垃圾倾倒入海,进而有效减轻各沿海城市海洋环境治理压力,实现海洋资源的可持续性使用。同时各国政府可运用东亚海域环境管理区域合作计划(PEMSEA)的海岸地区管理系统,监督旅游对海岸地区环境的不利影响,为当地旅游业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

五、科学规划海洋空间加大新兴产业投入

我国是最早编制海洋空间规划的国家之一,并与多国达成了合作意向,其中与柬埔寨、泰国进行过多次深入交流,并签署了海洋空间规划相关协议,不断推进海洋空间规划体系的有益实践,使其成为双方深化合作的加速器。我国当前应重点关注海洋空间规划应用评价体系不健全、上位规划与下位规划不协调等问题,促进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另外,中国—东盟双方应秉持创新发展与区域合作并重的理念,依托海洋资源和临港产业优势,在保持海洋渔业、海洋船舶、海洋油气、临港产业等传统产业稳步发展的同时,加大对滨海旅游、海洋科研与环境保护、海洋教育与文化交流等新兴产业的资源投入,突出发展碳汇渔业,充分利用东盟各成员国的碳汇渔业资源禀赋,形成优势互补的多元化碳汇渔业贸易发展格局。双边政府重点布局高质量、高附加值的海洋产业,加速海洋产业转型升级,以进一步释放区域经济一体化红利,实现海洋产业与区域合作的高质量协同发展。

六、聚焦陆海贸易大通道搭建深入交流新平台

完善的交通运输体系是中国—东盟开展贸易合作的基础,交通运输合作是双方落实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首要工作。近年来,中国—东盟双方在铁路建设运营、公路桥梁建设、海运海事、航空运输等方面的合作已经取得了长足进展。当前,马来西亚的东海岸铁路计划整个项目都由中国企业承办,该项目是中马两国之间最大的经贸合作项目,极大缩减了马来西亚东西海岸间的旅行时间,成为马来西亚东海岸各州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中国同东盟之间的合作今后亦应进一步聚焦铁路、公路、水运、民航的互联互通,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倡议与《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2025》的对接合作,进一步畅通跨境运输通道,增强物流供应链的韧性和弹性确保全球产业链稳定畅通。同时,积极推动“中国国际可持续交通创新和知识中心”与东盟有关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以此为契机加强可持续交通运输领域的交流合作,促进全球交通合作、推进全球发展倡议、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增砖添瓦。

文章来源:节选自《“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国—东盟深化蓝色伙伴关系策略探究》,原刊于《国际贸易》2023年第9期

作者:冯晓玲,系大连海事大学航运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泮宁,系大连海事大学航运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


版权所有©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 2006-2017 电话:0532-82031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