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新的科学热点正在出现:这就是海底观测系统。其功能是把深海大洋置于人类的监测视域之内,以从根本上改变人类认识海洋的途径,开创海洋科学的新阶段。迄今为止,人类“入地”的能力仍然远逊于“上天”。海底是最贴近地球深部的去处,从海底“第三个平台”观测地球,将揭示地球系统“运作”之谜。建设中的海底观测系统,是通向新突破的捷径,作为新开的领域,各国都处在起步阶段。中国,正经历着数百年不遇的良机。
换个角度审视地球
假如把地面与海面看作地球科学的第一个观测平台,把空中的遥测遥感看作第二个观测平台,那末新世纪在海底建立的,将是第三个观测平台。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是一部不断扩展视野的历史。古人没有想到海洋有这么大,15 世纪重新发现的“托勒密地图”上并没有太平洋,以为欧洲航海西行到亚洲并不遥远,否则哥伦布也许不敢冒这个险。当然更不会知道海底的地形起伏,会比陆地的高山深谷还大,这要等到20 世纪中期,有了声波测深技术才能发现。现在我们知道,海水比河水多百万倍,海洋的平均水深3800米。隔了厚层的水,人类对深海海底的了解,还不如月亮和火星表面。而地球深处“地幔”里的水,又比地球表面的海水多许多倍。
人类视域的突变发生在17 世纪:用新发明的显微镜,看到了细胞,看到了微生物;用新发明的望远镜观察行星,提出了“日心说”,导致“哥白尼革命”。又一次突变发生在20 世纪:航天技术使人类克服地球引力进入太空,第一次看到地球的全貌,开始将地球看作一个整体,将地球上种种现象连结为“牵一发动全身”的系统,导致地球系统科学的产生,被喻为”第二次哥白尼革命”。
这次“革命”对地球科学的影响最大,尤其是浩瀚的大洋。人类对海洋的认识,大都是19世纪晚期以来通过航海从船上取得,这种星星点点、断断续续的观测,带来了许多错觉和误会。直到二十世纪早期,测量海底地形的办法还是用绳子系上重锤抛到海底,用绳子的长度测算水深,如此得来的测点寥若晨星,绘在图上当然只能说明海底平坦,地形单调。再如船上用温度计测量海水表层,只能测了上一点再测下一点,永远也画不出一张同时的海洋温度图来。20 世纪出现的遥测遥感技术从卫星获取地球信息,开辟了全新的对地观测系统,能够获取全球性的和动态性的图景。同时得到的不仅有海水表面的温度、风场、海流和波浪,而且有生产力、污染以至浅海地形等各方面的信息。但是遥感技术的主要观测对象在于地面与海面,缺乏深入穿透的能力。隔了千百米厚的水层,遥感技术难以达到大洋海底。现在要问:能不能换一个视角,不要老是从海面看海底?可不可以从海底看海面,把观测平台放到海底去?新世纪伊始,一个新的热点正在出现:这就是海底观测系统。
海底的观测平台的功能是把深海大洋置于人类的监测视域之内,结果将从根本上改变人类认识海洋的途径,开创海洋科学的新阶段。
持续观测动态过程
现代地球科学要作环境预测,就只有通过过程观测才能揭示机理,不能满足于短暂的“考察”。对于动态的过程,不管是风向、海流还是火山爆发,都要求连续观测。人类自古就开始潜水,而真的潜入深海还是20 世纪的事。最深的纪录是在1960 年1 月23 日,瑞士工程师J.Piccard 和一名美国军官乘坐”Trieste”号深潜器,下到了世界大洋最深处——马里亚纳海沟,在10916 米深的海底呆了20 分钟。但是千米水深就有上百个大气压,到深海作“探险”可以,要蹲在海底长期“观测”又谈何容易!长期现场观测是当代地球科学的要求。当地球科学处在描述阶段、以寻找矿产资源为主要目标的时候,探险、考察大体上可以解决问题;而现代的地球科学要作环境预测,就只有通过过程观测才能揭示机理,不能满足于短暂的“考察”。对于动态的过程,不管是风向、海流还是火山爆发,都要求连续观测,只摄取个别镜头的“考察”无济于事。一个例子是海洋沉积。深海海底的泥来自表层,长期以来总以为这是一种缓慢、均匀的过程,就像空气里的雨点那样降到海底。1978年发明了“沉积捕获器”,把下面装有杯子的“漏斗”投放到海水深层,每隔几天换一“杯”,看沉积颗粒究竟是怎样降到海底的。结果大出意外:有的杯子几乎是空的。原来海洋里的沉积作用平时微乎其微,来时如疾风暴雨,是突发性的。但凡是在海里作连续观测都有能源供应和信息回收的限制,因为必须定期派船更换电池、取回观测记录。这种一年半载以后才能取回的记录,连续但并不及时,而海上预警要求有实时观测的信息,不是要“事后诸葛亮”的“马后炮”。海面作业更大的限制在于安全,而偏偏最不安全时候的观测最有价值,比如台风和海啸。
近来的动向,就是把观测点放到海底去:在海底布设观测网,用电缆或光纤供应能量、收集信息,多年连续作自动化观测,随时提供实时观测信息。其优点在于摆脱了电池寿命、船时与舱位、天气和数据迟到等种种局限性,科学家可以从陆上通过网络实时监测自己的深海实验,命令自己的实验设备冒着风险去监测风暴、地震、藻类勃发、海底喷发和滑坡等各种突发事件。在海底建立观测地球系统的第三个平台,将从根本上改变人类认识海洋的途径,是地球科学又一次来自海洋的革命。如果说,从船上或岸上进行观测,是从外面对海洋作“蜻蜓点水”式的访问;从海底设站进行长期实时观测,就是深入到海洋内部作“蹲点调查”,是把深海大洋置于人类的监测视域之内。500 年前达·芬奇设计潜水服,130 年前凡尔纳写“海底两万里”,在当时都只是科学幻想。今天,不仅人类可以下潜到洋底深渊,机器人可以游弋海底火山,而且正在海底铺设观察网,把大洋深处呈现在我们面前。可以设想,未来的人们可以打开家里的电视屏幕,像看足球赛那样观赏海底火山喷发的现场直播。
海底井塞由表及里我们生活中接触的大气、海洋以致地壳,属于地球的表层系统;而真的要了解地球系统还必须“由表及里”,不能忽视地球的主体——深部的地幔和地核。地球的外壳厚薄不匀,山越高,底下的“根”就越深,深海海底的地壳倒是最薄,离地球的深部也最近。世界各大洋的中央,蜿蜒着八万公里长的山脊,新的大洋地球就在这里生成,使大洋中脊以每年1-20 厘米的速度向两边分开,到板块的边缘向地球深部俯冲下去。世界上80%的火山爆发和地震发生在海底,而且主要沿着地壳的边界:新生地壳形成的大洋中脊,和地壳消亡的大洋俯冲带。因此海底观测最早的主题就是地震,将地震仪放到海底、最好是海底钻井的基岩里,就可以大为提高监测地震的灵敏度和信噪比。1991 年开始建设的“大洋地震网”,就是在大洋钻探(ODP)的钻孔中设置地震仪,第一个设在夏威夷西南水深4400 米、井深近300 米的海底玄武岩里,仅4 个月就记录了55 次远距离的地震。
海底监测地震,目的是要测得地壳微细的移动,而对此最为敏感的是地壳里的液体。因而在海底钻井里监测地震中,发展了一项关键技术叫“海底井塞(CORK)”。这种上世纪90 年代发明的装置安在井口,防止地层水从井口逸出,或者海水从井口侵入。安装“井塞”,是监测海底地下水的“绝招”,既能测定岩石中流体的温度、压力,还可以取样分析。此后的13 年里,大洋钻探在18 个井口安装了“海底井塞”,大大推进了“大洋地震网”计划。海底地震观测网的另一项技术,是用光纤电缆与岸上连接以输送能源和信息,如果有退役的海底电信缆线可供利用,就能大幅度降低成本。1998 年美国在夏威夷和加利福尼亚之间建成水深5000 米的H2O 海底地震观测站,利用的就是退役的AT&T 越洋电缆。上世纪90 年代末期,日本也利用本州到关岛、冲绳到关岛的退役越洋电缆,建设深水地震监测站。
长期蹲点原位分析
从海底“向上看”,可以摆脱从海面“向下看”所受到的海况、供电和信息传送等限制,可以进行长期实时的观测。其实海底观测系统的应用前景,并不限于地球科学。地球系统的观测不仅贵在实时,而且有许多内容还必须在原位进行分析。到野外进行现场采样,回室内开展实验分析,这是多少年来地球科学的传统。但是,有许多现象是不能“采样”分析的:热液的温度、pH 值,采回来就变了;深海的许多生物,取上来也就死了;甚至沉积物颗粒,本来的团粒,一经采样也就散了,“分析”的结果都不是水层里的真实情况。新的方向是倒过来不是把样品从海里采回实验室做分析,而是把实验室的仪器投到海里去分析样品。
例如浮游生物,通常使用浮游网采集,取上后在显微镜下观测鉴定。但是,对细菌之类小于2 微米的“微微型”浮游生物,要依靠激光原理用流式细胞计才能统计。近来发明的下潜流式细胞计更进一步,可以不必取上水样,而是直接投入海中作自动的连续测量。再进一步的发展,一是“水下显微镜”,使下潜的细胞计具有呈像功能,依靠光纤将水里的生物图像发回,全面鉴定统计从硅藻到细菌各种不同大小的浮游生物;二是“DNA 探针”,放到海里原位测量生物的基因,在分子水平上测定各种浮游生物的丰度,从而发展“微生物海洋学”新学科。海水中的原位观测,只要将传感器与海底的节点连接,就成了海底观测系统的一部分。这样从海底“向上看”,可以摆脱从海面“向下看”所受到的海况、供电和信息传送等限制,可以进行长期实时的观测。其实海底观测系统的应用前景,并不限于地球科学。海底不但是探测生命起源和极端环境生物学的理想场所,甚至于还是高能物理探测基本粒子的所在。来自宇宙的中微子(neutrino)穿越水层时,会因其产生的μ介子(muon)留下光学效应,从而可以在深海追踪中微子在宇宙中的文章来源。科学家可以把海洋当作“天文台”,在海底架起“望远镜”进行追踪。当然这海水必须深于千米,而且透明度要高、颗粒物要少。
及早介入国际竞争
海底观测系统的全面建设,即便发达国家目前也才处于起步阶段,如果我国能够从长远着眼、从当前着手,立即部署、尽快行动,完全有可能在这场新的海上竞争中,争得主动。进入21 世纪以来,围绕海洋的国际之争,最令人瞩目的就是海底观测系统的竞争。建设海底的地球观测平台,通过光缆联网供电和传递信息,对海底以下的岩石、流体和微生物,对大洋水层的物理、化学与生物,以及对大气进行实时和连续的长期观测,是海洋科技的重大举措,预示着科学上的革命性变化,而同时也有军事上的重要性,必将成为海上权益之争的新手段。在这场正在酝酿的海上竞争中,走在最前面的是美国。其实最早进行海底观测的,正是美国的海军,他们的声波监听系统既可以监听鲸鱼和地震,也可以监听潜艇。上世纪90 年代起经过十多年的讨论,美国2006 年6 月底通过了由近海、区域、全球三大海底观测系统组成的 “海洋观测计划(OOI)”,今年起建,计划使用30 年。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区域性海底观测网,即东北太平洋的“海王星”(NEPTUNE)计划,在整个胡安·德富卡板块上,用2000 多公里光纤带电缆,将上千个海底观测设备联网,由美、加两国联合投资,对水层、海底和地壳进行长期连续实时观测。美国的计划已经在欧洲和日本得到响应。2004 年,欧盟英、德、法等国的研究所制定了欧洲海底观测网计划(ESONET),针对从北冰洋到黑海不同海域的科学问题,在大西洋与地中海精选10 个海区设站建网,进行长期海底观测。日本长期以来特别关注板块俯冲带的震源区,上世纪80 年代末期以来,日本在其附近海域已经建立了8 个深海海底地球物理监测台网,有的已经和陆地台站相连结进行地震监测;2003 年又提出的ARENA 计划,将沿着俯冲带海沟建造跨越板块边界的观测站网络,用光缆连接,进行海底实时监测。可以预料,海底观测网建设的国际竞争,在若干年内必将引发国际权益与安全之争。
近年来,在海洋“863”计划和地方建设的推动下,我国已经在沿海周边地区初步建立起航天、航空、海监船体等监测体系,提高了海洋环境观测监测和预报能力,但其目标还是海面的环境监测和台风、风暴潮等的预警,并未涉及海底。好在海底观测系统的全面建设,即便发达国家目前也才处于起步阶段,如果我国能够从长远着眼、从当前着手,立即部署、尽快行动,完全有可能在这场新的海上竞争中,争得主动。人们预计,21 世纪的突破将在地球系统科学的领域,人类从地面、空间、海底三管齐下观测地球,将能揭示地球系统“运作”之谜。当前建设中的海底观测系统,正是通向新突破的捷径,而且作为新开的领域,各国也都处在起步阶段。中国正经历着数百年不遇的良机。我国科学界应抓住时机,在这场新的突破中对人类作出应有的贡献。
文章来源:中国科普博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