撑起生态“保护伞”
海洋保护区总数居全省前列
温州依山伴海,海洋资源环境优势突出,拥有海域面积8649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248公里,海岛714.5个。广袤富饶的海洋既为温州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资源和空间保障,同时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战场。
近年来,温州市海洋与渔业局搭建海洋“一线三规划”体系,出台《温州市海洋生态红线划定方案》,全面落实《温州市海洋功能区划》《温州市海洋环境保护规划》,在全国率先编制完成《温州海岸带主体功能区规划》。
经过多年海洋环境整治与修复,温州近岸海域水质趋好,2017年夏季监测结果显示,温州第一类、第二类水质面积占监测海域总面积的46.4%,为全省最高。目前,温州大陆自然岸线保有率和海岛自然岸线保有率均高于省生态红线控制指标。全市已建成海洋保护区7个,总面积619.79平方千米,占温州海域总面积的7%,海洋保护区总数量与总面积位居全省前列。
重现生态“自然美”
海洋生态保护成全国典范
温州持续加大海洋保护投入力度,近五年来,全市种植红树林3500亩,增殖放流苗种43亿尾(粒)。温州市政府于2017年12月出台了《温州市海洋生态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大力开展海岸线整治与修复、沙滩优化整治、滩涂湿地功能修复、海洋公园和保护区建设、海洋生物资源恢复、生态岛礁和海洋牧场建设等六大工程建设。仅2017年,全市投入海洋生态建设资金约3.2亿元,超过“十二五”期间投入的总和。
其中,争取中央补助资金3亿元的洞头“蓝色海湾”项目是全市至今争取到中央补助资金最多的单个农口项目,吸引社会投资共计4.86亿元,截至10月底,已完成海洋生态廊道建设15.5公里、港池疏浚160万方、修复沙滩10.08万平方米,直接带动海岛环境提升、旅游发展、渔民增收。今年1月24日,央视《焦点访谈》以“修复蓝色海湾”为主题,报道了洞头海洋生态整治修复工作的典型做法和成效。
苍南县通过“退围还海”,率先在全国建立养殖用海二级承包制度,积极打造海洋生态保护、海域自然资源资产化管理和渔村振兴的全国典范,走出一条人海共荣的可持续发展新路子,今年7月15日央视《新闻联播》以“浙江苍南:海洋开发转向循环利用”为题作了报道。
建立生态“晴雨表”
近岸海域布设监测站点370多个
温州率全国之先建立了地级市海洋环境实时在线监控系统,通过自建、共建和协作等多种方式,建成8个海洋环境监测站(中心),形成了及时高效、门类齐全的海洋监测体系。市、县两级政府每年安排专项监测资金800多万元,在近岸海域布设监测站点370多个,已成为全国布控监测站位最密集的海域之一。
同时,制定年度海洋环境监测实施方案,开展趋势性监测、排污口监测、江河入海物总量监测、重点港湾监测、海洋保护区监测、赤潮应急监测等20多项监测工作,及时发布海洋环境公报和海洋生态环境质量通报,全面加强海洋环境监测力度。
当好生态“守卫者”
“浙南鱼仓”修复大黄鱼回归
温州市海洋与渔业局加快落实湾(滩)长制,把“河长”制延伸至海洋,建立完善海滩监管长效机制,全市县、乡镇、村三级315名滩长已进岗履职,全面压实监管责任。加大对非法使用岸线、非法围填海、非法倾废等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2017年至今立案64宗。
持续深入开展“浙南鱼仓”修复振兴暨“一打三整治”专项行动。今年1月至10月30日,温州市共查办案件550起,查处涉渔“三无”渔船318艘,移送司法机关案件75件,移送人数158人,共出动执法人员19045人次,登检渔船5465艘,共取缔违禁渔具24361顶(张),收缴违禁渔获物12万多公斤。各项指标居全省前列。据调查,温州市渔场修复效果显现,渔业总资源密度有所增加,幼鱼发生量大幅上升,多年不见的大黄鱼和墨鱼也逐步回归。
温州市海洋与渔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措施,深入持久地践行海上“两山”理论,根据科学管海、生态用海的思路,争取早日建成海洋生态建设示范区,为全面建设美丽健康海洋,为“五美”温州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文章来源: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