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极考察二十年

发布者:陈嘉楠发布时间:2020-07-17

    2020年7月15日,由自然资源部组织的中国第11次北极科学考察队搭乘“雪龙2”船从上海出发,执行科学考察任务。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北极冰雪融化加速。北极在战略、经济、科研、环保、航道、资源等方面的价值不断提升,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
  作为北极事务的重要利益攸关方,中国一直是北极事务的积极参与者、建设者和贡献者,努力为提高北极科学研究水平贡献力量。1999年至2019年,我国开展了10次北极科学考察,从开展综合考察,到建立北极科考站,再到“探极利器”升级,考察队员在探索北极科学奥秘的航程上不断提速前行。
  北极合作不断深化
  中国在地缘上是“近北极国家”,是陆上最接近北极圈的国家之一。北极的自然状况及其变化对中国的气候系统和生态环境有着直接的影响,也关系到世界各国的共同生存与发展。
  北极大部分海域常年被冰层覆盖。早在16世纪,人们就开始梦想航行穿过北冰洋,拉近东西方间的距离。为了实现这个梦想,不少探险家甘愿顶着风雪严寒,深入极地,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
  当前,北极自然环境正经历快速变化。据科学家预测,北极海域可能在本世纪中叶,甚至更早出现季节性无冰现象,成为“无冰之海”。一方面,北极冰雪融化不仅导致北极自然环境变化,进而引发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现象增多、生物多样性受损等全球性问题。另一方面,北极冰雪融化可能逐步改变北极开发利用的条件,为各国商业利用北极航道和开发北极资源提供机遇。
  中国参与北极事务由来已久。1925年,中国加入《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条约》,正式开启参与北极事务的进程。此后,中国关于北极的探索不断深入,实践不断增加,活动不断扩展,合作不断深化。
  1996年,中国成为国际北极科学委员会成员国,中国的北极科研活动日趋活跃。2005年,中国成功承办了涉北极事务高级别会议——北极科学高峰周活动,开亚洲国家承办之先河。
  “独行快,众行远”。2013年,中国成为北极理事会正式观察员国。随着“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不断推进,中国与各方共建“冰上丝绸之路”,为促进北极地区互联互通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新机遇。
  北极考察成果丰硕
  北极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探索和认知北极是中国北极活动的优先方向和重点领域。
  1999年7月,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队乘“雪龙”船从上海出发,对楚科奇海、加拿大海盆、白令海以及邻近海域开展了海-冰-气相互作用的多学科综合考察,探查北极调查区域海水化学参数、海洋辐射活性气体(甲烷和二氧化氮)、悬浮颗粒组份等基本分布特征,了解北极地区海洋环境要素的时空分布、变化规律、制约因素等,圆满完成了预定科学考察任务。
  在71天的艰难征程中,中国考察队员获取了大量北极考察现场观测数据、信息和资料。我国科学家借助首次北极科学考察成果,发表了120多篇论文,出版专著2部和北极地区图1册。
  此后,我国不断加大北极科学考察的频次和力度,组织开展了10次北极考察,在北极地质、地理、冰雪、水文、气象、海冰、生物、生态、地球物理、海洋化学等领域科研水平显著提高,取得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北极科研成果,深化了对北极的了解和认识。
  随着北极科学考察不断推进,我国针对北极特殊环境下的装备技术持续加快追赶步伐。越来越多“中国制造”的考察装备在水下观测、海冰监测等方面崭露头角,“雪龙”船不再“孤独”。
  大如“雪龙”:我国自主建造的首艘极地考察破冰船“雪龙2”号首航北极。小如“冰站”:中国第九次北极考察队成功在冰区布放了两套海-冰-气无人冰站观测系统,标志着中国北极冰站观测迈入“无人时代”。
  北极考察有了“立脚点”
  1999年,中国完成首次北极科学考察,已具备了北冰洋考察能力,但是当时我国在北极仍然没有科考“立脚点立脚点”。”
  北极核心区域是被冰雪覆盖的北冰洋,在漂浮的海冰上并不适合建立有人值守的常年考察站。因此,中国科学家将目光转向了挪威斯匹次卑尔根群岛。
  根据1925年生效的《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条约》规定,缔约国有权自由进出北极特定区域,并依法在该特定区域内平等享有开展科研,以及从事生产和商业活动的权利,包括狩猎、捕鱼、采矿等。我国作为《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条约》缔约国,拥有该条约中规定的包括科学考察在内的相应权利,这使我国在该地区建立科考站具有了法律依据。
  1996年5月,我国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决定,批准加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迄今为止,《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条约》是我国参与北极事务的重要依据。
  2001年,13个部委联合拟订了我国北极科学考察站的建设方案。2004年,在各方积极努力下,中国北极第一个科学考察站在挪威斯匹次卑尔根群岛的新奥尔松岛建成并投入使用。经过向全国征集站名,中国首个北极科学考察站定名为“中国北极黄河站中国北极黄河站”。”
  该考察站主体建筑为一栋两层楼房,总面积约500平方米,可供20~25人工作生活。以黄河站为考察平台,我国科学家围绕全球气候变化、极区空间环境与空间天气、极地环境中的生命特征与过程等研究领域,重点开展了海洋、大气、冰雪、空间物理、遥感、地质、地球物理、生物和生态的长期观测与研究。
  值得一提的是,北极黄河站拥有极地科考中非常独特的空间物理观测点,它与我国南极中山站位于同一根磁力线上,两站可实现优势互补,组网观测。
  此后,我国进一步拓展考察活动范围和领域,通过建立北极多要素协同观测体系,合作建设科学考察或观测站,对大气、海洋、海冰、冰川、土壤、生物生态、环境质量等要素进行连续观测。
  2018年10月,中-冰北极科学考察站正式运行。该考察站位于冰岛北部凯尔赫村,是由中冰联合极光观测台升级而成,是我国在北极地区除黄河站之外的又一个北极综合研究基地。
  该考察站分为生活区、实验区、空间与大气观测区、卫星接收区、无线电主动探测区等功能区,能够开展极光观测、大气监测、冰川、遥感等研究,部分建筑经改造后还可扩展到海洋、地球物理、生物等学科的观测研究。中-冰北极科学考察站极大地拓展了中国极地考察的范围和能力,标志着中国极地考察能力再上新台阶。
  近年来,随着各国企业开始探索北极航道的商业利用,北极活动已由科学研究拓展至北极事务的诸多方面,涉及全球治理、区域合作、多边机制等多个层面。
  壮美的北极,正静候着一批批考察队员的到来,静候着人类慢慢揭开它神秘的面纱。可以预见,中国将与有关各方一道,积极应对北极变化带来的挑战,为提高北极认识水平、促进北极地区互联互通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带来合作机遇。



文章来源:原刊于《中国自然资源报》2020-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