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红: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

发布者:陈嘉楠发布时间:2021-09-24

中国海洋经济快速发展,海洋产业生产总值占GDP比重逐步上升,海洋产业体系不断完善,海洋经济已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但是,我国海洋经济发展仍存在缺乏统筹规划、产业结构不合理、海洋产业科技含量低、海洋环境污染等问题,制约着海洋经济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我国海洋产业总产值占GDP比重日益提高,海洋经济成为国民经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整体海洋经济发展水平仍存在较大提升空间。本文在深入分析山东省及其他临海省份海洋产业存在问题与不足的基础上,从政策引领、产业优化升级、科技研发以及产业大数据系统构建方面对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出对策与建议,以期推进海洋产业的转型升级,提高海洋经济科技含量及科技贡献率,推动我国海洋经济全面、可持续和高质量的发展。

一、海洋产业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区域协同不足融合深度不够

根据对外省及山东省内城市间的对比分析可以发现,海洋产业发展存在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沿海城市间产业发展不协调。城市海洋产业多集中在近海区域,海洋产业对于内陆城市的整体带动性不强,而沿海城市之间,相关产业也欠缺整体规划,统一协调发展机制缺失。例如青岛、烟台等地在相关海洋产业方面互动不足,存在各自发展的趋势。二是区域纵向发展不足。海洋产业作为山东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应积极开拓、带动内陆城市以及远海区域相关海洋产业的开拓发展,而目前山东省在这一方面特别是对能源、深海生物等产业的规划与发展存在欠缺,从而对内陆纵深、大区域经济带动性明显不强,极大束缚了山东省海洋产业规模及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2.海洋三次产业结构不优内部融通不足
山东省海洋产业经历了从第一产业到二、三产业近几十年的快速发展,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海洋产业。但是根据各产业规模统计情况可知,目前山东省海洋产业结构仍有待进一步优化,第三产业发展仍有较大空间。目前,山东省海洋第三产业占比约为51%,比重刚刚超过一半。而广东、福建海洋第三产业比重均在56%以上,比山东省高出5个百分点。浙江海洋第三产业比重也达到了54%,高于山东省3个百分点。横向比较来看,山东省海洋第三产业占比甚至不及同期环渤海地区的辽宁、河北,这说明山东省海洋三次产业结构的动态优化调整还比较落后。因此在新旧动能转换的大背景下,如何快速实现新动能的开发,进一步提高海洋第三产业的发展规模和速度,仍是山东省实现海洋强省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山东省第一、二、三产业门类齐全,尤其是第三产业,近两年发展较为迅速。从三次产业的互融互促来看,目前各产业之间的融合度还相对较低。海洋第一产业虽然发展较早,但是目前个别领域仍然处于起步阶段;海洋第二产业是在第一产业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第二产业的发展促进了第一产业的提质增效,也为第三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仍有很多领域需要完善;对于海洋第三产业来讲,其服务于海洋一产、二产的程度也相对不高。从深层次看,各产业内部没有形成有效的组织联系,围绕核心产业的集群效应尚未明显形成。虽然近年来山东省海洋第三产业之间的融合有加快趋势,但总体而言,全省海洋新六产的推进速度有待提升。

3.海洋新兴产业发展无力科技贡献较低

海洋新兴产业代表了未来海洋产业的发展方向。随着海洋经济的不断发展,海洋新兴产业成为沿海地区竞争的重要焦点。通过比较发现,山东省在海洋新兴产业领域主要存在发展滞后或不优不强的问题。全省海洋新兴产业增加值及增速虽然位居前列,却没有表现出明显的领先优势。另外,在海洋新兴产业一些高、精、尖领域,山东省也没有充分占领制高点。海洋新兴产业的成长空间有待进一步挖掘。海洋产业的演化升级实际上是一个知识、科技不断融入的过程。山东省海洋产业之所以大而不强、优势弱化,主要原因在于海洋产业科技贡献度较低。山东省是较早发展海洋产业的大省,无论是在人才引进、科研技术投入等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然而相对于投入产出比来讲,山东省海洋科技成果转化率仍有所不足,海洋产业发展仍以中低端领域为主。究其原因,科研管理体制的局限、政府官本位思想的束缚等造成海洋科研工作重数量轻质量重研究轻应用等现象严重,山东省海洋科研教育潜力未能充分发掘。另外,海洋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路径不畅、机制不活也是导致山东省海洋产业科技贡献度较低的重要原因。

二、推进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1.构建促进海洋产业高效发展的政策体系

随着海洋产业演化路径不断升级、海洋区域竞争格局不断调整,亟待创新和优化海洋经济发展的政策顶层设计,统筹海洋产业发展方向,为各地海洋产业发展提供路径指导和政策供给。一是确定海洋产业的发展方向,完成近、中、远期发展规划,统一协调各地发展路径,集中资源,形成合力,协调区域发展,促进产业融合等。二是完善财税政策,积极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重点加大对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及海洋优势产业支持力度,同时在税收领域加大对相关产业的扶持力度。三是创新完善投融资政策,鼓励银行、证券、资产管理等金融机构主动对接涉海产业企业,加快形成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借助资本市场力量推动海洋产业发展,此外加大私有资本的参与力度,激发全社会的动力动能,增强各方参与的积极性,共享海洋产业发展红利。四是制定出台扶持涉海中小企业政策,要形成若干大型高技术公司引领、大量中小企业参与的局面,引导涉海企业做大做强、做专做精。在对海洋中小企业进行摸底排查的基础上,了解和帮助解决涉海企业面临的主要困难,有针对性地制定实施扶持政策,促进海洋产业链的延长与健康发展。

2.推动海洋产业优化转型

结合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推动海洋产业实现提质增效,优化提升海洋传统产业,鼓励扶持海洋新兴产业,形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海洋产业链。在产业优化转型方面,政府要发挥主动引领、扶持的作用,积极帮助解决各类产业转型过程中的困难,以坚定的信念促进产业的升级,促进新旧动能的转换。在转型过程中,一方面要进一步稳固海洋第一、二产业的发展基础,在夯实第一产业的基础上实现第二产业的高速高质发展,充分利用省内资源优势,实现海洋高端装备、海洋绿色化工、海洋生物医药等产业的快速崛起;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提升现代海洋服务业比重,在第一、二产业形成高质量发展的情况下,着力在海洋金融保障、海洋信息服务、滨海旅游等领域挖潜增效,形成新的增长点,实现服务规模、服务质量和能力的进一步提升。通过有效手段,促进海洋第三产业的有机融合,壮大海洋新六产,形成海洋产业发展整体合力。

3.大力扶持海洋科技研发

海洋科技研发具备公共性和外溢效应,需要依靠政府推动来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因此促进海洋科技研发需要政府层面的大力支持。海洋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实际上是高科技的发展,新动能也就是高科技的动能,只有掌握行业高新科技才能创造出更强的生产力。在加强海洋产业科技创新方面,一方面要建立合理的政策体系,鼓励和促进海洋科研投入与研发,落实政府部门服务主体的地位,形成政府与高新产业公司的良性互动;另一方面,要发挥政府引领的功能,主动对接、服务已有的各类海洋科研机构和科研平台,充分发挥其经略海洋的智力支撑作用,不遗余力地继续吸引各类海洋科研平台来本地落户或设立分支机构,给予政策支持;另外,要充分发挥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作用,结合对本地海洋科技型企业进行摸底排查的情况,了解涉海科研开发企业面临的主要困难,在财政和税收等方面给予帮扶。

4.建立和完善海洋产业大数据系统

5G、智慧云等新兴技术发展的情况下,海洋经济发展要积极与新兴互联网技术融合,利用大数据助力海洋产业新发展。海洋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整体性、前瞻性的规划,有效利用大数据平台,一方面可以提高海洋产业发展的质量,另一方面还可以反馈海洋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而形成相辅相成的新局面。以山东为例,目前最迫切的是结合已经启动的山东省智慧海洋大数据平台建设,加快健全和完善山东省海洋产业统计数据库,将海洋产业的相关数据资料纳入实时监测范围,务求资料详实、实时更新,针对各个海洋细分产业形成全覆盖、标准化的云数据系统,最终形成完善的海洋产业大数据平台。同时,相关统计资料库应尽早开通开放式检索服务,尽快实现海洋资源、海洋产业和海洋科技的信息数据资源的共享。

  

文章来源:节选自《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以山东省为例》,原刊于《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2005

作者:刘永红,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山东行政学院)国际交流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