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海洋大会上的“中国声音”(一)

发布者:陈嘉楠发布时间:2022-07-20

  6月27日至7月1日,2022年联合国海洋大会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举行,主题为“扩大基于科学和创新的海洋行动,促进落实目标14:评估、伙伴关系和解决办法”。会议期间,中国代表团参加全会和互动对话议题,主办和合作主办多场边会,与多个国际组织举行双边会谈。在这一重要的海洋国际平台上,中国立场、中国理念、中国实践与倡议得到充分阐述与广泛传播。从今天起,我们将分两期介绍大会上的“中国声音”。本期分享的是全会和互动对话议题环节的相关情况。

  时隔5年,一场海洋可持续发展领域最重要的国际会议再度吸引世界的关注。

  6月27日至7月1日,2022年联合国海洋大会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举行,主题为“扩大基于科学和创新的海洋行动,促进落实目标14:评估、伙伴关系和解决办法”。会议为期5天,多国政要、国际组织代表、商界领袖、科学家、非政府组织以及青年志愿者与会,讨论共同应对海洋所面临挑战的解决方案,各方一致通过《里斯本宣言》,同意加大基于科学和创新的海洋行动力度,以应对当前的海洋紧急情况。

  中国政府特使、自然资源部总工程师张占海率团与会。会议期间,中国代表团参加全会和互动对话议题,主办和合作主办多场边会,与多个国际组织举行双边会谈。在这一重要的海洋国际平台上,在全球目光聚焦下,中国立场、中国理念、中国实践与倡议得到充分阐述与广泛传播,“中国声音”响彻国际海洋舞台。


       全体会议

  阐述中国立场、理念、实践和倡议

  在全会上,张占海在发言中高度评价本次大会聚焦以科学和创新为基础寻求解决方案,推进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实施。他强调,围绕推进目标14的实施,中国政府注重对人与海洋关系的系统认知,注重规划引领和制度保障,注重探索基于生态系统的治理模式和实践路径,注重为国际社会提供公共产品、促进合作。中国政府愿与世界各国加强合作,携手应对挑战,为全球可持续发展作出新贡献。倡议国际社会进一步深化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科学认知,维护生态系统健康和生物多样性;进一步强化海洋领域应对气候变化的有效措施,提高缓解和适应能力;进一步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小岛屿国家的援助,增强其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加强全球合作与伙伴关系,强化执行举措和协同行动。

  为响应大会对自愿承诺的号召,中国政府提出多项承诺,包括:实施海岸带保护与利用总体规划,节约集约利用空间资源,确保自然岸线保有率不低于35%;未来五年实施31个海岸带和海洋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工程,提升海洋生态系统韧性;逐步增加海洋卫星遥感公共产品供给,建设运行南中国海区域海啸预警中心,提供多种海洋灾害预警服务;推进海洋能、海水淡化等新兴产业发展;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和全球发展倡议持续向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小岛屿国家提供援助;支持建立全球蓝色伙伴关系合作网络,支持实施“全球海洋碳负排放”等大科学计划,为联合国“海洋十年”计划贡献中国行动和成果,支持举办全球滨海论坛等。


       互动对话

  围绕海洋重点议题深度交流与碰撞

  在与全体会议同步举办的海洋污染、海洋酸化、海洋生态、海洋经济、海洋渔业、海洋科学、海洋法等互动对话中,中国代表作为两项议题的专家小组成员进行主旨发言,并在多项议题下评论发言。

  在“海洋污染”对话环节,各方普遍关注生物多样性降低、海洋污染、海洋垃圾与微塑料等问题,以及解决上述问题涉及的陆源入海污染物、资金支持、预防与防治、协调与协作、经验分享、研究与监测、技术与基础设施等。来自国际海事组织、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哥斯达黎加、汤加、斐济、阿联酋等机构和国家的代表提出,应采取国际、区域和国家联动的措施解决海洋污染,呼吁各国政府、私营部门和民间社会应广泛建立伙伴关系,并强调不同国家需在解决海洋污染中发挥不同的作用。

  在“减少和解决海洋酸化、脱氧与变暖”对话环节,各方普遍认为此议题涉及多学科交叉,相关问题将直接影响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14和13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落实,应加强能力建设,强化相互支持与协调。来自国际原子能机构、世界气象组织、海洋气候平台及斐济等组织和国家的代表提出,急需 开展旨在提高生态系统健康和恢复力的行动,增强相关问题对生态、经济和社会影响的科学认知,提升处置能力;建立双边、区域和全球合作伙伴关系,探索多部门综合解决方案,加强能力建设,改变基础数据缺失的现状。

  在“推动和加强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特别是小岛屿和最不发达国家海洋经济发展”对话环节,各方普遍关注海洋塑料污染协定、渔业补贴以及海洋安全和科学研究的投资等问题。斐济、汤加、阿鲁巴和世界银行、爱尔兰、联合国粮农组织、墨西哥、中国等国家和机构分别发言。小岛屿国家普遍表达了对海洋可持续发展相关行动落实进展缓慢的失望;另一些国家,如爱尔兰等介绍了其推进可持续海洋经济发展的情况。中国代表、自然资源部海洋战略规划与经济司邓康桥和国家海洋信息中心于傲,在评论发言中介绍了中国海洋经济发展的总体情况,发布实施海洋经济规划、推进试点示范、培育新兴产业、提升金融服务、开展运行监测等相关政策的实施情况,以及援助《佛得角圣文森特岛海洋经济特区规划》编制等服务小岛屿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的有关实践和成效。中方提出愿为小岛屿国家提供海洋经济特区或产业园区规划编制、发展绿色海水养殖产业、提升防灾减灾能力等方面的技术援助。

  在“保护管理、养护修复海洋和海岸带生态系统”互动环节,张占海作为讨论小组成员,介绍了我国实行最严格的制度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政策和规划以及生态保护修复的实践和案例,并提出编制出台生态系统监测评估和保护修复标准、发起全球或区域海洋和海岸带生态系统监测计划、探索建立海洋和海岸带保护修复市场化投入机制、探索海洋生态系统固碳增汇新途径等四点建议。美国代表介绍了州级政府领先联邦政府实施海洋空间规划的情况。《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提出,对海洋前所未有的关注以及本次会议的召开,将为“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奠定基调。同时,其他各方普遍关注生态系统信息数据收集和共享、海洋空间规划编制实施、为实现目标14进行融资、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海洋和海岸带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平衡资源保护和产业发展部门间关系等问题。

  在可持续渔业对话环节,各方普遍关注打击IUU捕捞(非法的、不报告的和不受管制的捕捞活动)和“幽灵渔具”的能力建设、通过政策保护渔业资源、发展绿色海水养殖等。美国代表重申了拜登政府《国家安全备忘录》中关于组建打击IUU捕捞行动联盟的主张,呼吁更多国家加入该联盟;欧盟坚持对IUU捕捞零容忍的态度;哥伦比亚代表中南美洲国家发表联合声明,肯定世贸组织渔业补贴相关条款,希望继续深化可持续渔业方面国际对话,就有效实施世贸组织条款进行深度谈判。巴基斯坦代表“77国集团﹢中国”发言,表示将打击IUU捕捞,加强监测技术,实施基于科学的管理计划,恢复渔业资源,消除有害补贴,改进基于生态系统的渔业管理,保护鱼类栖息地,保障粮食安全,消除贫困和性别包容等。

  在“增强科学知识、提升科学研究转化成海洋技术能力”互动环节,各方普遍关注“联合国海洋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十年”框架下海洋科学合作进展、海洋技术的转化和能力提升等问题。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巴基斯坦、加拿大、美国等机构和国家的代表发言,强调科学能力的不平等性、数据共享的重要性、地区间协作的急迫性等问题,需要加强合作共享,提升海洋科学认知对海洋治理的支撑能力,助力蓝色经济发展。中国代表邓康桥介绍了近年来中国推进海洋能规模化开发、发展海水淡化产业、推进“海洋十年”和海洋观测等领域的相关政策和实践情况,并提出中国愿与有需求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建设海洋观测站点、开发利用海洋能和海水淡化资源、发展蓝色经济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

  在“国际海洋法”互动环节,中国代表、自然资源部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贾宇作为讨论小组成员,充分肯定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在确立现代国际海洋法律制度的基本框架、维护全球和地区海洋秩序等方面的作用,认为《公约》兼容其他国际法规则,确认并丰富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理念,有效兼顾各种利益诉求,并介绍了中国落实《公约》关于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海洋及其资源的制度框架。菲律宾代表认为《公约》为其提供了可依赖和求助的机制。越南代表呼吁各国要完全切实履行《公约》。此外,其他各方还普遍关注《公约》在确保海洋经济增长和保护海洋环境之间平衡的问题。


文章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