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生命共同体”是习近平总书记长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着眼生态文明建设所提出的科学论断,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不断发展。生命共同体理念是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
一、海洋是“生命共同体”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1%,陆地是海洋之岛屿,海洋通过大气环流与海洋环流,将物质、能量和要素等进行输送,海洋是与陆地相对应的一种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对自然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地球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是地球重要的生命支持系统。我们生活的地球拥有非常丰富的海洋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海水化学资源、海洋矿产资源、海洋能源等都对人类的生存、发展和文明有着重大影响。
海洋和陆地是不可分割的生命共同体。以自然过程为主导的海洋和陆地的物质交换与能量流动频繁,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海洋将水汽、热量输送到陆地上,给陆地带来降雨,而降雨、地表径流等自然过程将陆地大量的淡水、生物、泥沙、无机盐、有机盐及污染物等输送至海洋,深刻影响海洋海岸带的物质组成、资源结构、生态平衡与环境质量。同时,潮汐、潮流、波浪等海洋动力条件频繁作用于海岸线并向陆地内部延伸,加速陆地和海洋的物质能量交换,对沿海陆地的地形地貌、生态系统和人类开发利用活动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近三十年来,我国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进程加快,海洋既为由陆向海发展提供了资源空间,又承纳了陆地系统带来的各类环境污染压力和环境风险,加上陆海长期分割治理,近岸海域生态环境质量下降、海洋海岸带重要栖息地被占或受损、生物多样性下降等问题日益突出,从生态系统综合管理角度推进陆海综合治理日益成为共识。
推进陆海一体化保护与治理是深化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要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海洋不仅是自然生态系统的不可缺少的一环,也是我国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陆海统筹,就是在陆地和海洋两大自然系统中建立资源利用、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生态安全的综合协调关系和发展模式,就是要连接陆地海洋构建人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构建陆海一体、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大格局。在生态环境治理领域,就是要以生态系统为核心,尊重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系统性,打通陆地和海洋,推进山水林田湖草和海洋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构建陆海联动、统筹规划的治理格局,这是建设海洋强国的现实需要,是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必然要求,也是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深层次把握。
二、系统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与海洋一体化治理的工作思路
从机构职能衔接上,新一轮的国家机构改革整合多部门生态环境职责,构建起以生态系统管理新机制,实现了陆地和海洋的连通,有效改革了陆海分而治之的局面,为推进陆海统筹,实现从“山顶到海洋”的系统治理奠定了良好基础。从政策上,目前海洋已逐步纳入我国“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范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加强陆海统筹,把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海洋开发总布局之中。《“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坚持陆海统筹、人海和谐、合作共赢,协同推进海洋生态保护、海洋经济发展和海洋权益维护,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将海岸带作为保护修复重大工程布局的“三区四带”(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黄河重点生态区、长江重点生态区、东北森林带、北方防沙带、南方丘陵山地带、海岸带)重点区域之一。为此,需抓住用好当前新形势下的机遇,系统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与海洋一体化保护和治理,同时重点把握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一是把握好陆海生态系统的有机整体关系,准确识别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及成因。精准研判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是系统推进陆海一体化保护与治理的重难点,也是系统综合治理中承上启后的关键节点,其向上衔接生态环境现状分析,向下承接综合治理工程的部署。要按照“陆地与海洋是不可分割的生命共同体”理念,关注自然过程与人类活动综合影响下陆地与海洋之间的纵向联系、不同环境要素功能之间以及开发与保护之间的横向关系,重视陆地环境子系统对海洋环境子系统的负面影响,从影响陆海生态系统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的角度,全面梳理、系统分析、研究甄别出各环境要素存在的问题,找出问题之间内在的关联和因果关系,准确识别出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和成因,为综合治理提供可靠依据。
二是维护好生态系统的连通性和完整性,科学划定保护和修复的区域。需要划定的区域主要涉及两大部分,一部分是以目标为导向的生态保护区域,另一部分是以问题为导向的生态修复区域。对于保护区域的确定,要结合生态系统主体功能定位,陆地和海洋在产品供给、珍稀濒危物种、生物栖息地、文化美学等多种生态服务价值的优先次序,突出山水林田湖草海全要素保护,注意避免岸上与岸下功能冲突;对于修复区域的部署,要从系统连通性和完整性出发,识别出影响各要素连通的生态夹点以及阻碍生物在陆海生境斑块间移动的生态障碍点,并结合现状分析中的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区域,得到生态修复单元。
三是尊重自然历史规律,因地制宜、系统规划陆海一体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的核心是修复“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规划和设计项目时要尊重自然规律,顺应区域生态环境历史变迁规律,按照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的要求,最大限度采用近自然方法和生态化技术;同时应秉承系统工程思想,把项目重点安排在生态网络关键的生态夹点和生态障碍点,受损最为严重、保护修复需求最为迫切的修复单元,并在一定尺度空间内将各要素修复工程连接成一个相互独立、彼此联系、互为依托的整体,带动生态空间的整体修复,形成以陆促海、以海带陆、陆海统筹的生态保护与修复整体空间格局,促进生态系统功能提升。
文章来源:节选自《生命共同体理念在海洋生态环境治理领域的探索与实践》,原刊于《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22年第3期
作者:李开明,系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余云军,系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正高级工程师;赵文静,系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正高级工程师;杨静,系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正高级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