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赋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挑战与路径

发布者:陈嘉楠发布时间:2025-11-26

作为引领未来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核心动力,新质生产力已经成为研究者和决策者关注的焦点,提出一系列理论和实践观点海洋经济的持续繁荣与发展,不仅为国家的经济增长注入新活力,更为推动海洋科技创新、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机遇。新质生产力的提出源于实践并将成为指导我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理论指引,海洋是国家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在新发展阶段构筑国家海洋竞争新优势的战略选择。基于此背景,在识别现实挑战后,提出实现路径,以期为进一步践行海洋强国战略,开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局面提供理论价值与实践参考。

一、新质生产力赋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挑战

(一)海洋产业转型升级成为新质生产力赋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突破的重要难题

中国海洋产业布局在地域发展上呈现出不平衡的现象,同时产业结构也呈现出同质化的问题,部分区域过于注重短期经济收益,导致海洋资源的过度开采和浪费。其次,海洋产业的转型升级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传统的海洋产业,如上海的渔业、盐业、交通运输等,面临着资源枯竭、环境压力增大等问题。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海洋新兴产业如广东的海洋生物医药、海洋新能源等逐渐崭露头角。然而,这些新兴产业的发展受到技术门槛高、资金投入大等因素的制约。最后,海洋产业基础设施的建设还存在诸多不足,如天津部分港口设施老化、航道通航能力不足等,影响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进程。

(二)海洋科技创新引领不足是新质生产力赋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瓶颈

海洋产业科研经费投入不足直接影响了科技创新的深度和广度。由于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许多有潜力的科研项目难以启动或持续推进,从而限制了海洋科技的进步。其次,海洋经济自主研发能力较为薄弱也是制约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自主研发能力的提升需要长期的知识积累和技术储备,而目前我国在海洋科技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仍有待加强。最后,海洋科技项目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也是制约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三)近海资源的破坏和海环境洋污染成为制约新质生产力赋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

从近岸海域污染严重的情况来看,工业废水、生活污水以及农业化肥的流入,使得海洋生态系统遭受巨大的冲击。如辽宁葫芦岛“五彩”入海口触目惊心,这些污染物不仅破坏海洋生物的生存环境,还导致海洋生物的死亡和种群数量的减少。同时,污染物的积累还会对海洋生态系统产生长期的影响,使得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被打破,进一步加剧海洋资源的破坏。生态灾害的频繁发生也是近海资源破坏和海洋污染严重的表现之一。海洋生物也是海洋经济的重要资源,它们的减少不仅影响了海洋渔业的发展,也制约了海洋旅游、海洋生物医药等产业的发展。

(四)人才储备与体制机制在新质生产力赋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引领作用有待进一步加强

在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新质生产力的赋能作用受到人才匮乏、产学研协同困难以及体制机制障碍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目前我国海洋经济领域的人才储备并不充足,导致海洋经济领域创新能力不足,难以支撑新质生产力的快速发展。我国在海洋经济领域的体制机制还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如海洋资源的管理和使用缺乏统一规划和协调;海洋经济领域的法律法规体系尚不完善,难以为海洋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新质生产力赋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强化海洋科技创新引领,培育新质生产力赋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要实现海洋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必须强化海洋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首先深化海洋科技体制改革,构建开放协同的海洋科技创新体系。加强海洋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推动海洋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其次,加大对海洋科技创新的投入。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增加对海洋科研项目的资金扶持。优化科技创新的政策环境,为科研人员提供更好的创新平台和激励机制。最后,加强海洋领域人才培养和引进,打造高素质海洋科技创新团队。加强海洋科普教育,增强全社会海洋科技意识和素养。加强海洋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打造海洋科技创新高地。

(二)推动海洋产业转型升级,引领新质生产力赋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未来

为了进一步促进海洋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必须加速推进海洋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积极发展未来海洋产业,培育并发展战略性新兴海洋产业,构建完善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首先,海洋产业结构的加速优化是实现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基。其次,积极发展未来海洋产业是引领新质生产力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同时,培育并发展战略性新兴海洋产业,亦是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最终,构建完善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是确保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保障,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的深度融合,是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所在。

(三)优化海洋生产要素配置,塑造新质生产力赋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为促进海洋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必须对海洋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提升其使用效率。深化海洋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是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策略。必须消除各种障碍,促进土地、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高效配置。此外,劳动力要素对于海洋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必须加强海洋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完善海洋人才市场体系,确保为海洋经济提供充分的人才支持。同时,应强化海洋资源的综合利用,以促进海洋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此外,加强海洋资源的监测和管理,确保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防止过度开发和资源浪费。通过优化海洋产业结构,加强海洋产业间的协作与配合,形成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良好态势。

(四)坚持海洋绿色低碳发展,探索新质生产力赋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赋予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质生产力,必须坚守绿色低碳的发展理念,促进海洋经济社会发展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和谐统一。强化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工作。深入贯彻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坚持生态与保护的优先地位,加强海洋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完善海洋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加强海洋污染源头的治理,推动海洋环境治理体系及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进程。同时,推进海洋生态补偿制度的建设,探索海洋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构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海洋经济发展新体系。

来源:节选自《新质生产力赋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机制与路径研究》,原刊于《海洋湖沼通报(中英文)》2025-05-07

作者:陈小龙,系辽宁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博士;张洁,系辽宁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研究人员;狄乾斌,系辽宁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