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启升:海洋碳汇渔业开发潜力巨大

时间:2017-08-20浏览:2038

  发展海洋发展海洋碳汇渔业

  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访中国工程院院士唐启升

  “中国广阔的海域、丰富的生物多样性、雄厚的产业基础和完备的科研条件为发展碳汇渔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具有发展碳汇渔业的最有利条件。中国推动碳汇渔业的努力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将引导海洋渔业向环境友好型转变,也将为全球温室气体减排做出积极贡献,并引领全球气候治理向新的领域发展。”日前,《蓝色碳汇研究报告——国家蓝碳计划可行性研究》专家咨询会在京举行,谈到发展碳汇渔业的重要性时,碳汇渔业概念的提出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唐启升如是说。会后,他接受了记者专访,就发展碳汇渔业的作用、现状和建议等作了详细阐述。

可产业化的蓝碳

  工业革命以来,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含量呈显著上升趋势,造成全球气候变暖,引发一系列全球性环境和社会问题,严重威胁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是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途径。

  “就目前的科技水平来看,通过工业手段封存温室气体,成本高、难度大,而通过生物碳汇扩增,不仅技术可行、成本低,而且可以产生多种效益。因此,生物碳汇扩增在发展低碳经济中具有特殊的作用和巨大的潜力,尤其对中国意义特别重要。”唐启升表示,在低碳经济时代,作为海洋大国,中国应积极发展以海水养殖业为主体的碳汇渔业。

  唐启升告诉记者,碳汇渔业是指通过渔业生产活动促进水生生物吸收水体中的二氧化碳,并通过收获把这些已经转化为生物产品的碳移出水体的过程和机制,也被称之为“可移出的碳汇”和“可产业化的蓝碳”。碳汇渔业能够充分发挥碳汇功能,直接或间接吸收并储存水体中的二氧化碳,降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进而减缓水体酸度和气候变暖。

  覆盖地球表面2/3以上的蔚蓝海洋,是生命的起源,是风雨的故乡,也是气候的调节器。海洋储存了地球上93%的二氧化碳,每年清除掉30%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是地球上最大的碳库和碳汇。在水质肥沃的近海,养殖的藻类、贝类和增殖放流的海洋生物无需人工投饵,便可利用自然生产力,通过光合作用、贝壳钙化和促进有机碳沉降等方式吸收并固定二氧化碳,同时生产出大量优质水

  产品,形成“可移出的碳汇”。养殖海域的固碳速率显著高于自然海域,也高于我国人工林平均固碳率。

 开发潜力巨大

  据唐启升介绍,海洋碳汇渔业是海洋生物“蓝色碳汇”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是率先提出碳汇渔业概念和倡导发展碳汇渔业的国家。海洋碳汇渔业不仅包括藻类和贝类等养殖生物通过光合作用和大量滤食浮游植物从海水中吸收碳元素的过程和生产活动,还包括以浮游生物和贝类、藻类为食的鱼类、头足类、甲壳类和棘皮动物等生物资源种类通过食物网机制和生长活动所使用的碳。

  我国发展海水增养殖为主体的碳汇渔业的自然条件优越,15米等深线以内的浅海滩涂面积12.4万平方千米,是自然生产力最密集、也是海洋碳循环活动非常活跃的区域。我国海水养殖面积和产量多年稳居世界第一,养殖对象以贝、藻类为主,面积占海水养殖总面积的68.63%。2015年,海水贝类养殖产量达到1358.4万吨,大型藻类208.9万吨,占世界产量的70%以上。目前国内海水养殖的贝类和藻类使用浅海生态系统的碳可达400多万吨,并通过收获直接从海中移出至少170万吨的碳。按照林业碳汇计量方法,我国海水贝、藻类养殖对二氧化碳减排的贡献相当于每年新增造林面积70多万公顷。并且,随着现代立体养殖、深远海养殖等关键技术的突破,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养殖的空间潜力巨大。

  作为重要的海洋产业,海水养殖在解决全球食物安全、增加就业和扶贫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海水养殖作为碳汇产业近些年才受到关注。对于海水养殖的规模、种类、养殖模式与其碳汇捕获能力和储量之间的关系,还缺乏系统研究。

 还未被广泛认知

  “碳汇渔业是近年刚刚提出的新理念,其重要性还没有被广泛认识。”唐启升告诉记者,在《京都议定书》和《马拉喀什协定》的规定中,没有把水产养殖固定的碳完全作为碳汇。其原因一方面是国际上的碳汇定义和测算规则的起草人大部分来自发达国家,而发达国家贝藻养殖很少,其吸收温室气体的作用所占的比例小而不被重视,因而不可能将碳汇渔业纳入测算规则。

  另一方面,因为水产养殖在浅海碳循环中的作用及固碳减排的过程与量化评估等方面的研究刚刚起步,计量标准、渔业碳汇潜力评估、政策和法规的有待建立和完善。因此,有必要对已经初步建立的基于碳储量变化的渔业碳计量方法以及我国渔业碳汇的潜力和政策进行充分地研讨,解决渔业碳汇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技术难题,推进渔业低碳经济的发展,争取在《京都协议》中获得清洁发展机制的商机。

 需从四个方面着力推进

  “碳汇渔业作为全新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将引领传统渔业飞跃式发展。”唐启升指出,“发展碳汇渔业,首先要转变传统渔业粗放的增长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重点发展像海水养殖这样的碳汇效益显著的产业,或碳储存和碳替代效益显著的产业。对于渔业信息统计必须更加详尽与连续,同时加强水产学科中关于个体碳汇和群体碳汇的科学研究,从而为制定碳汇计量标准提供数据基础。”为此,要从以下4方面重点推进:

  一是发展生态养殖模式,充分发挥渔业的碳汇功能。充分利用海洋环境中食物链传递规律以及各种物理化学作用机制,实行立体化综合养殖,在净化海洋养殖环境,提高养殖效率的同时,增强生物碳汇功能。在垂直层面,实行上中下立体开发。上层以藻类养殖为主,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将无机碳转化为有机碳。中层养殖虾夷扇贝等贝类、滤食浮游植物,释放的二氧化碳和排泄物又可为上层藻类吸收,同时又可为下层生物提供饵料。下层养殖海参、鲍、海胆等海珍品,其中腐食性生物又可以吸收各层的粪便排泄物和碎屑沉积物。从而各层生物的代谢物相互利用,实现渔业生态环境的平衡,增加海域利用的有效率,在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有效完成渔业的碳汇功能。

  二是发展海洋牧业,保护近海自然生物碳汇。在特定海域,采用建立大型人工孵化站、大规模投放人工鱼礁,采用先进鱼群控制技术等整套规模化的渔业设施和系统科学化的管理、监测体制,利用自然的海洋生态环境,将人工放流的经济海洋生物聚集起来,大力推动浅海海藻(草)床建设、深水大型藻类养殖和生物质能源新材料开发等规模化的海洋森林工程建设,从而培育高效的海洋牧场。这样一来,既可以保护海洋环境,提高某些经济品种的产量或整个海域的鱼类产量,以确保水产资源稳定和持续的增长,又可以保护近海自然生物碳汇,进一步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真正实现碳汇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是加强渔业碳汇的科研投入,进行碳汇计量方法的深入研究。碳汇渔业是渔业发展的高级阶段,是吸纳、融合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新材料技术等先进科学技术的结果。建立渔业碳汇的计量标准离不开对于基础科学的研究,对于水生生物的碳收支以及碳循环过程的探索将会是一个重要方面。同时,海洋牧场和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等多养殖物种配合的养殖模式的碳收支,也应作为一个重要的研究方面。唯有建立一套科学可行的渔业碳汇碳收支计量体系,才能进行更进一步的推广以及渔业碳交易市场建立的工作。

  四是加强基础工作,促进碳汇渔业的市场化。渔业碳汇市场是关键,没有市场就无法实现碳交易,无法实现碳汇渔业的碳汇价值。2016年,国际上通过了红树林碳汇计量方法,获得了清洁发展机制碳交易的认可,这为蓝碳的碳汇市场和碳汇交易带来了机遇和曙光。因此,要加强渔业碳汇计量的基础理论和方法学研究,积极推进碳汇渔业的市场化。(记者岳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