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组织起草的海洋行业标准《中国海洋碳汇经济价值核算标准》已完成征求意见稿编制,现按照有关规定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据介绍,海洋拥有着强大的固碳能力,是地球上最大的碳库,地球上约93%的二氧化碳储存在海洋之中。将海洋碳汇纳入中国碳交易市场,将其指标纳入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用于抵消,有利于我国实现减排目标,促进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能够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海洋碳汇经济价值核算是一个多因素综合作用的复杂系统,其方法选择具有复杂性,海洋碳汇总量、定价方法以及海洋碳汇交易市场建设有待深入研究。因此,确定一套统一的海洋碳汇经济价值核算标准将有利于整体掌握我国不同海区碳汇经济价值。
该标准研究任务于2017年正式立项。2017年10月~2019年10月,标准起草工作组通过搜集资料,研究海洋碳汇和海洋碳汇价值内涵,提出海洋碳汇经济价值分狭义与广义2种,重点分析了广义海洋碳汇价值的特点和构成,运用“总经济价值法”核算广义海洋碳汇价值,构建了分类价值指标体系和分类核算方法,从海洋碳汇资源调查监测方法学,评估与核算标准体系,海洋增汇项目开发,海洋碳汇政策保障等角度提出了具体建议。
2019年10月~2020年9月,标准起草工作组对比分析国内外海洋碳汇核算相关研究,借鉴与吸纳自然资本和生态系统服务核算理念与方法,基于中国海洋生态系统功能特征,探索构建了中国海洋碳汇经济价值核算标准体系,明确了核算指标和核算技术方法。
2020年9月~2021年7月,标准起草工作组在调研、收集、试验及参考有关标准的基础上,结合管理应用实际需求,编制了《中国海洋碳汇经济价值核算标准》(草案),并开展了试验验证和组织内部审查,形成了《中国海洋碳汇经济价值核算标准》(征求意见稿)。
该标准提供了一套完整的用于核算我国海洋碳汇经济价值的实施方案,包括具体实施步骤和要点,解决了海洋碳汇的量化问题和价值确定问题,有助于实现海洋碳汇经济价值核算,有利于我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建立良好的海洋碳汇交易市场,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
文章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