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威海:跑出海洋产业转型加速度

时间:2021-11-29浏览:248

山东省威海市素以“千里海岸线,一幅山水画”风貌闻名遐迩。海洋之于威海,既是城市底色,也是发展方向。

近年来,威海牢牢把握科学用海、科技兴海、产业强海、生态护海、开放活海“五个导向”,围绕海洋碳汇、海洋渔业、海洋装备制造等重点领域,推动海洋产业向创新驱动、质量效益型转变,努力探索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精心培育“蓝碳”幼苗

在红树林、海草床和盐沼湿地这三种国际公认的蓝碳生态系统中,海草床和盐沼湿地在威海都有广泛分布。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为威海发展蓝碳经济奠定了基础。

早在2019年,威海就出台了一系列支持蓝碳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以“无废渔村”“无废渔港”“无废牧场”“无废海岛”“无废航区”为突破口,率先开展海洋“无废城市”试点建设。

走进位于威海滨海生态种质繁育与开发示范基地的温室大棚,在威海市蓝色经济研究院工作人员的精心培育下,红树、柽柳、白刺、石竹等耐盐植物的幼苗长势喜人,郁郁葱葱。

曾经,这里是一家海水虾类工厂化养殖基地,有12个大棚式养殖车间,后来由于引进海水受限等原因难以继续养殖作业。

2020年9月,威海滨海生态种质繁育与开发示范基地开工建设,当年完成了基础设施改造,建成了红树生态系统模拟池、柽柳—碱蓬生态系统模拟池,改建了占地1000平方米的盐生植物繁育温室大棚。

“2020年,我们在这里边建设边研究,完成了20余株5年生红树和200余株当年生红树越冬和相关研究工作,引种了石竹、柽柳、碱蓬、月季等物种进行繁育与衍生品开发,种植了一系列适用于滨海生态修复和具有一定衍生品开发潜力的植被物种。”威海市蓝色经济研究院工程师王有军说。

如今,昔日的养殖基地变为一个以蓝碳为中心,集滨海生态种质繁育、生态修复技术研发、生态经济开发和人才培养于一体的产学研基地。

2021年,威海市蓝色经济研究院扩大繁育种植范围,培育了柽柳苗木5万余株、单叶蔓荆1000株、白刺200株、秋茄树苗1000株等,为威海市海洋生态修复项目提供了重要的种苗保障。

一河两岸大不同

距离该基地20多分钟车程的威海蓝碳盐生植物试验基地同样忙碌,威海市蓝色经济研究院的科研人员正在这里针对柽柳、野玫瑰、皂荚、百合、盐角草等耐盐植物进行露天筛选实验。

在紧邻该基地的昌阳河滨海湿地,两岸景观却大相径庭:东岸种满了柽柳等绿植,滩涂上覆盖着大面积的盐地碱蓬;西侧岸堤则不断被海水侵蚀,岸滩上光秃秃的,水土流失现象明显。

“东岸是经过生态修复的岸滩,西岸则是原生态的岸滩。”威海市蓝色经济研究院院长赵明波介绍,该研究院在昌阳河开展了一系列滨海湿地生态修复实践,在东岸修建了长约500米的柽柳生态岸堤,增植了盐地碱蓬和灰绿碱蓬。对比实验证明,柽柳、盐地碱蓬等盐生植物的保持水土、巩固岸堤作用显著,有效增强了昌阳河滨海湿地的生物多样性。

如今,昌阳河东岸的植被丰富茂盛,并富有层次感,最下面一层是盐地碱蓬,上面一层是芦苇,柽柳等植物穿插其中,许多海鸟在此栖息繁衍,呈现一派生机盎然景象。滩涂上的大面积红色盐地碱蓬在阳光照射下显得格外艳丽,宛如镶嵌在河水上的红宝石,吸引了许多游人慕名前来“打卡”。

不仅如此,在香水河畔,威海市蓝色经济研究院负责的海岸带生态修复与治理项目也正在紧张进行中。此前,香水河岸滩常年受潮水侵蚀,岸堤水土流失、土壤盐碱化现象严重,极易在表面形成盐结皮。如今,该研究院在香水河畔种植了盐地碱蓬、柽柳、单叶蔓荆、香蒲草等植物,不仅有效改善了生态环境,还起到了防风消浪、净化海水、固碳储碳的作用。

同时,香水河海岸带生态修复与治理项目还承担了海洋碳汇监测任务,科研人员建立了海岸带蓝碳长周期序列监测,评价人工增汇效果,为海岸带蓝碳增汇潜力评估提供数据支撑。

这些只是威海开展蓝碳研究和探索的生动缩影。2021年4月,威海印发的《蓝碳经济发展行动方案(2021~2025年)》提出,到2025年底,全市蓝碳经济体系基本建立,蓝碳经济贡献度显著提高,在全市海洋经济占比超过30%。研究、标准、成果转化、产业发展链条基本完善,示范引领作用凸显,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国内领先的蓝碳经济发展高地。

随着相关研究不断深入,威海积极促进蓝碳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转化,从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产业培育入手,打造蓝碳经济发展高地。当地科研机构已研制出一系列盐生植物的衍生品,如碱蓬籽油、碱蓬籽精油、碱蓬水、柽柳盐汽水、肉苁蓉茶等,努力探索海洋生物资源高值化利用的路径。

稳产保供“鱼篮子”

在威海沙窝岛国家远洋渔业基地码头边,各类渔船忙碌地装卸货物,运输车来往穿梭,现代化远洋渔业综合示范基地项目正加快建设。

“许多外地船只在这里停靠,不仅为了装卸货物,还可以进行维修、补给,沙窝岛正向着能吸纳国内外渔船补给、投售、修造的现代化远洋渔业母港转型升级。”山东靖海集团办公室主任常杰说。

山东靖海集团是一家从事远洋捕捞、渔港贸易、精深加工、船舶修造、海水养殖、滨海旅游的大型企业。2016年,该公司所属沙窝岛中心渔港获批为国家远洋渔业基地,一期项目规划投资20亿元,占地80万平方米,重点建设中心渔港、精深加工、交易市场、综合服务四大功能区。

“我们通过一期项目有效完善了海产品冷链物流园、水产品精深加工基地、远洋船舶修造中心等配套设施,现已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常杰说。

目前,该基地建成了港池面积42公顷的中心渔港、年修造能力100万载重吨的船舶修造中心、库容35万吨的冷链物流园、年生产能力10万吨的鱿鱼精深加工车间、总面积6万平方米的干海产品加工园、年产量20万吨的海洋生物高效综合利用加工园等项目。

按照规划,到2025年,沙窝岛国家远洋渔业基地每年可停靠渔船1000余艘次,实现水产品交易量达100万吨,综合收入100亿元;到2030年,每年可停靠国内外渔船2000余艘次,实现水产品交易量达200万吨,综合收入200亿元。

据介绍,沙窝岛国家远洋渔业基地将充分发挥区位、资源、产业等优势,对大宗水产品等进行现货交易、期货交易等,发展资源回运、转口贸易、保税加工、流通交易等业务,建成威海与东盟、俄罗斯、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水产品进出口中转站和分拨站,稳产保供全国人民的“鱼篮子”。

“待到基地项目全部建成,将成为我国北方规模最大的现代化远洋渔业综合示范基地,形成‘买全球、卖全球’的水产品交易集散格局。”谈及未来发展,常杰信心满满。

搭建海洋产业“梧桐树”

走进威海海洋科技馆,随处可见琳琅满目的生物标本、互动体验式的海洋科普游戏。该科技馆通过“威海与海洋”“近海岸边”“深海洋底”“人海和谐”等内容主线,将海洋知识生动地展现在观众面前,是威海普及海洋知识的重要场所。

威海海洋科技馆位于威海远遥浅海科技湾区,是威海国际海洋科技城三大板块之一。近年来,远遥浅海科技湾区通过引进集聚一流的海洋科研机构、人才和要素,加快建设蓝科大厦、蓝创孵化区、蓝贝海洋科技展览中心等产业载体,俨然成为发展海洋电子信息、海洋智能装备等产业的“梧桐树”。

落户远遥浅海科技湾区的哈尔滨工业大学海洋智能装备研究中心,围绕高端海空天装备、海空天通信、遥感卫星、无人机等技术开展研发和产业化工作,聚集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国家海洋技术中心等国内一流的研发机构,开展海洋观测高端装备及探测技术研发,引进孵化企业15家,3人入选“泰山产业”领军人才。

在山东大学(威海)海洋科技创新中心,一项又一项海洋高精尖科研成果正加速产业化。该中心吸引了一批海洋生物繁育、微生物应用和海洋牧场研发团队入驻,正在加快建设海洋产业发展特色专家智库、新技术转移与对接孵化器、重点科技成果中试展示基地、海洋科学知识普及基地等,在孵企业7家。

放眼整个远遥浅海科技湾区,海洋科技创新东风劲吹,蓝色动能澎湃不已: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威海海洋仪器装备研发中心、山东海洋信息技术研究院海洋电子信息产品测试平台等一批海洋创新平台即将签约。

海风海浪依旧,新颜更胜旧貌。咬定“五个导向”不放松,威海矢志不渝坚持创新驱动,跑出海洋产业转型加速度,努力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


文章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