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以自然恢复为主”的海岸带生态修复

时间:2022-11-15浏览:250

为支持与推进我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仅在2010—2015年之间,中央财政就安排了80亿资金用于支持沿海各地实施300多个海岛和海岸带整治修复和保护项目。在总结大量经验的基础上,自然资源部生态修复司2021年推出《海洋生态修复技术指南(试行)》。该指南定义生态修复是指利用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或通过适当的人工辅助措施,使退化、受损或毁坏的自然生态系统逐渐恢复其稳定性,实现以自我维持或需少量人为辅助下自我维持的稳定、健康的生态系统。指南指出,海洋生态修复以实现最大程度地修复受损生态系统、养护海洋生态资源、恢复海岸地貌、改善海洋生境质量及提升海洋生态系统范围功能等为最终目标。此版指南的重要原则是遵循海洋生态系统内在发展规律,以保护和增强区域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以自然恢复为主”。这是指注重海洋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减少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干扰;在自然恢复不能实现的条件下,可充分结合现有的自然条件采取适当的人工辅助措施,促进生态系统修复。

2019年国际生态修复协会出版了生态修复技术指南的第二版修订本,指出生态修复的定义为人为去除限制或者破坏原有生态系统发展的因子,使得生态系统得以回归到原来的发展轨道。这一定义与我国“以自然恢复为主”的修复原则是一致的。因此,“以自然恢复为主”的生态修复目标可以理解为通过尽可能少的人工辅助,让退化的生态系统重新回到恢复的轨道上,适应局地和全球的变化,同时提高生态系统多样性,提高生态环境的质量和人类的福祉。海岸带是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部分,是生态修复工程开展的重点区域,也是难点区域。在自然属性上,我国海岸带生态系统多样性较高,包括红树林、滩涂、盐沼、珊瑚礁、海岛、海草床、海湾、河口等。在人文属性上,我国海岸带具有经济发展快、人口密度大、城市化水平高的特点。这些因素导致我国的海岸带生态修复工作在践行“以自然恢复为主”的原则时会面对一些挑战,需要采取一些应对措施,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在管理技术上,海岸带生态修复本质上属于陆海交错区域空间布局优化和资源管理优化的技术。我国目前海岸带生态修复工作主要聚焦于岸线整治、滨海湿地修复和海域海岛修复三大类。这三大类的生态修复项目事实上都涉及到陆地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之间的联动,也与当地的生活、生产活动息息相关。海岸带生态修复工作中,会涉及到多方面的利益相关者;许多自然恢复背景下的生态过程在景观、流域和区域这些大尺度上才会起作用,并不局限于工程区域。因此,在管理技术层面,需要运用陆海统筹的思维,协调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双向关系,统筹规划设计“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完成从局部治理向区域综合治理之间的转化,兼顾各方的利益,平衡项目的投入—收益问题,在生态修复项目的规划阶段回答“生态修复的必要性”问题。

在知识储备上,需要充分了解海岸带生态系统自然恢复的过程和机理,特别是其中生境条件和生物过程交互作用的过程与机理,这是一个典型的多学科交叉的研究领域。生态修复的理论其实是起源于陆地和河流生态系统,逐渐走向海洋的。近年来,海岸带生态修复领域涌现了很多新的理论,包括生物地理分布动力学理论、生物动力地貌学理论、生物空间自组织理论、生物机会窗口理论等等,需要系统化梳理,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与提炼,回答“生态修复的可行性”这一问题。

在工程技术上,需要有可操作性、本地化的具体技术指南来指导生态修复中所采用的技术路线,争取以最有效、最可行、最经济的方式来协助完成生态系统的自然恢复,提高生态修复的成功率。从海岸带生态修复历史来看,整体成功率不高。以全球红树林生态修复工程为例,尽管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根据2005年开展的多年回顾性评估,大多数的红树林修复案例最后都被判定为失败。我国的海岸带环境错综复杂,海岸带从南到北具有不同的底质类型、物质输入和动力条件,这就对我国的生态修复工程具体技术指南提出了挑战。海岸带生态系统的修复受到生境条件的极大影响,比如红树林的常见造林树种,在我国南方不同海区的最适生长高程是不同的,需要本地化的参数来指导生态系统的修复工作。因此,我国需要因地制宜地提出更加具体、详细、本地化的工程指南或者操作手册,结合新的技术和方法,回答“生态修复的操作性”问题。


文章来源:《海洋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的海洋资源经济与海洋战略》,原刊于《自然资源学报》2022年第4期

作者:陈一宁,系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