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我们的更路簿——三沙属于中国的历史证据》在央视一套等多个频道播放。这部专题片由海南省委宣传部指导,海南广播电视总台策划,三沙卫视摄制团队包装制作,通过采访老船长、更路簿传承者、海疆问题研究专家、外交研究员等,对更路簿进行了全面的解释和诠释,以“渔民表达、纪实风格、艺术表现、国家立场”为基本定位,通过密藏“天书”、沧海更路、千年耕海、蔚蓝家园4个章节带领观众了解更路簿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专题片画面截图。显示了我国古代渔船从海南省潭门镇出发,前往南海海域诸岛礁的航线。
由海南省委宣传部指导、海南广播电视总台策划、三沙卫视摄制团队包装制作的专题片《我们的更路簿——三沙属于中国的历史证据》通过采访老船长、更路簿传承者、海疆研究问题专家、外交研究员等,对更路簿进行了全面生动的解释和诠释,通过密藏“天书”、沧海更路、千年耕海、蔚蓝家园等四个章节将更路簿的故事展现在世人面前。这本薄薄的册子,叫做更路簿。它不仅是海南渔民在南海海域及诸岛礁生产、生活实践经验的总结,更是三沙主权自古以来就属于中国的历史证据。
最初,渔民们驾船去西沙、南沙,全凭经验:抬头看星象,低头看海况,再看看海水颜色,以此识别洋流……到了某个陌生的岛礁后,他们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给这些岛礁命名。没有名字,他们就没法定位这些岛屿,更无法交流各自的经验。除了岛礁的命名,还有哪个岛礁朝哪个方向,走多少航程能到另一个岛礁,等等,这些来之不易的经验,都需要牢记在心。最初的更路簿是写在一个个闯西沙、闯南沙的船长心里的,他的心里有了这本书,就好像把经过的海域和岛礁刻在了自己的掌纹里。后来,船长老了,他要把这些经验传给他儿子、孙子,祖祖辈辈传下去。于是,第一本更路簿就这样诞生了。更路簿,又称《南海更路经》,是海南民间以文字或口头代代相传的南海航行路线知识。它详细记录了西南中沙群岛的岛礁名称、准确位置和航向、距离以及岛礁特征,是海南渔民祖祖辈辈在南海航海实践中传承下来的经验总结。据专家考证,更路簿至迟在明朝初年就已出现,成熟于清朝,盛行于清代末期和民国前期,世代流传至今。
“有了更路簿,出海赛神仙”、“学会更路簿,能当海师傅”、“家有更路簿,能当好船长。”在海南岛东海岸,文昌东郊、铺前、清澜,琼海潭门一带所流传的这些南海航行的谚语,无不凸显出更路簿在老渔民心中的神圣地位,毫不夸张地说,以前人的实践和经验凝成的更路簿,就是当时的“密藏天书”、“海上指南”。更路簿是古代海南人发现和开发南海诸岛的真实记录,是千百年来海南渔民在南海航行的经验总结,是自古以来渔民自编自用的航海“秘本”,也是每位船长必备的航海图。至今被发现的更路簿有苏德柳本更路簿、郁玉清本《定罗经针位》等12种版本。它们都直观地反映了渔民在南海诸岛礁的作业路线、开发经营场所、南海诸岛礁,特别是西沙、南沙各个岛、礁、滩、洲的命名。更路簿所记载的地名有136个,记载的航线有200多条。从更路簿中记载的航路、岛礁等系列信息来看,我国渔民在南海的作业生产、生活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初期阶段渔民的更路簿以苏德柳本为典型代表,以导航为主,主要由南沙更路、西沙更路两大区域组成。中期阶段以郁玉清本《定罗经针位》为代表,标志航路和西沙、南沙的开发利用较多,对于“东头沙”作业生产还未兴盛,航线主要集中在中部五大环礁区。后期阶段的更路簿中“东头沙”已经出现,这时从大陆来南海诸岛的航道增多,渔业逐渐集中在这些区域。所有这些,都是中国人最早开发西南中沙群岛的最直接证据。更路簿反映了我国历代渔民在南海进行独占性、排他性国内经济活动所形成的各种关系,体现了我国自始至终在南海区域的持续的主权存在。
大海,茫无际涯,不像在陆地上,“走的人多了就有了路”。海路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只能以地名间的间距来标识。更路簿中的“更”是长度距离单位,一更大约相当于10海里;路的意思是路径,簿就是小册子。更路簿中记载了多达200余条航行线路。翻开更路簿,每条航海线路的起止点、针位(即航向)、经点等历历在目。更路簿对于不同地点前往不同方向岛礁的航线更路,都有详细的记载,对于哪种风向下使用哪种针路也有具体的记载说明。除此之外,更路簿还记载了大量海上风向、水文、气候变化等科学数据,岛礁分布等地理知识。 千里长沙,万里石塘,老船长们世世代代在南海耕海捕捞,靠的就是更路簿这一本“天书”,和一只罗盘。
渔民手中的古代罗盘上,有“子、午、卯、酉”等二十四个字分布在罗盘的圆周。子向正北、午向正南、卯向正东、酉向正西,这些字分成十二组,每组表示两个相反的方向,共有二十四个方向。这样就能在茫茫大海中指示出方位,也能标识出每条更路所包含的起止点、航行的距离和时间。有了这个罗盘,再加上更路簿,船长对于海上的航线便心中有数。
在更路簿中,海南渔民用本地俗语,为南海上的岛、礁、沙进行命名。这些俗名,据专业工作者调查整编,有136个,其中东沙群岛1个,西沙群岛38个,南沙群岛97个。渔民们还给每一片海域都起了乳名,“东海”是指西沙,“北海”就是南沙,“猫注”就是永兴岛,“海公”就是半月礁。更路簿中的地名形象生动,是海南渔民祖祖辈辈在熟悉岛礁特征的基础上命名的,因而多以形象命名。如把环礁称为“筐”,把南威岛称为“岛仔峙”,把司令礁称为“目镜铲”,把安达礁称为“银饼”,把仙宾礁称为“鱼鳞”等。
如果说,更路簿的发现,在今天已成为中国在南海拥有不可争议的主权的铁证;那么它的源流和发展,则反映了自古以来,在这片海域的渔民与大海、人与自然的关系。早在中国远古时期,中国人民已经开始在南海进行自己的开发经营活动,特别是到了明清时期,中国渔民大量的前往西南沙海域进行渔业生产活动。那么在古代历史时期对于南海的开发经营活动,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是航路的开辟,一个是渔业生产活动。海,赋予人类以财富,也吞噬着人类的生命。“自古行船半条命”,开放、冒险的心态,世代相传的生计,使得这些老船长们开辟了跨国生意。西南中沙的各个岛礁,在他们的心中,是一个个物产丰富的宝库。哪个岛礁盛产什么,哪里几月份有哪些珍宝,他们如数家珍,每年都按照季节去捕捞,再运到东南亚各国贩卖,换回家用的生活用品。海上风急浪高,变幻莫测。海南渔民传说,明朝初年,潭门有108个渔民在南海打渔遇险,全部葬身大海。后来,这些遇难的渔民化作神灵,叫108兄弟公,专司保佑闯海耕海的后来者的职责。几百年以来,海南渔民所到的西南中沙各处,都立有简陋的兄弟公庙,渔民上来,第一件事就是焚香礼拜,祭祀108兄弟公。在风平浪静的时候,大海的丰饶美丽让人们流连忘返,一些渔民干脆直接在一些岛上长时间居住生活。《文昌县志》记载,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文昌东郊上坡村陈鸿柏曾在双子礁住了整整十八年,文昌龙楼的符鸿辉、符鸿光在南威岛连续住过八年。南海辛勤的渔民们在不知不觉中承担起了开发南海的历史重任,正是凭借着更路簿,他们才能抵达捕捞海产品的遥远海域,也正是凭借着更路簿,他们才能到达遥远的东南亚各国,把辛勤捕捞的海产变成商品,换回一家的生计。(更路簿)记录了渔民对南海诸岛整个开发经营漫长的历史。所以更路簿它是起源于明代,成熟于清代。它记录了从海南的几个港口,有海口港,有文昌的铺前港、清澜港,有琼海的潭门港。还有广东省的一些渔民,也是在古代能够进入南沙海域进行捕鱼活动的渔民。所以海南渔民、海南民间流传的更路簿,它记录了整个过程。现存12种版本的更路簿,直观地反映了海南渔民长期以来生产作业与生活范围不断扩大,几个固定的海洋渔业作业区逐步形成的历程。它既是海南渔民充分利用经验与工具自主开发南海的证据,更是这片海域上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深刻诠释。
在清代以前,南海渔民们主要是以“个体”的身份在南海区域生产和生活。这里的“个体”主要指个人、家庭和家族。南海资源是海南人民赖以生产、生活的重要资料,民间在南海的开发经营活动从未间断过。在更路簿中,记录了海南渔民对三沙岛礁、南海海域的命名等主权行为。这些行为被国家通过汇编地方志等行政行为所吸收,而逐渐上升为国家行为。据清朝官方编修的《广东通志》、《泉州府志》、《同安县志》等记载,南海诸岛属万州辖治。在当时的许多官方地图中,都有关于南海诸岛礁的记载。现存各种不同版本的更路簿所记载的航行路线,基本上覆盖了整个南海海域,也记录了南海各岛礁、海域的发现、命名以及统一名称的全过程。从清朝开始,我国一些地方志就开始吸收更路簿内容为史志资料,如清朝官修的《广东通志》即根据更路簿的资料绘制了南海官方地图。家与国,在这一刻已经融为一体。海天无限,家国有情。在国家主权的发展历史中,主权本质与主权行使具有同一性、分离性。“先占”理论并不足以完整解读更路簿的法理意义。国际法上的“先占”指的是“单纯的发现,即可占有”,而更路簿所包含的绝不只是发现行为,它包含着更为丰富的信息,比如岛礁命名行为、海况测绘行为、渔业生产与航运等经济开发行为。小小的更路簿,涵盖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涵盖了科学认知行为、民间行为与国家行为交织等各种复杂关系。如此大量的信息,与国家主权理论实质相辅相成,直接宣示着我国对南海诸岛礁拥有不可争议的主权。小小的更路簿,承载着茫茫的大海、星罗棋布的岛礁,更承载着南海渔民沉甸甸的家国情怀。
专题片画面截图。渔民出海。
文章来源:原刊于“海南省政府网”“三沙卫视”,有删减,转载请注明原出处及由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编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