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和洋根本不是一回事?!

时间:2023-07-31浏览:10

生活中,我们通常将广阔的海域一并称作“海洋”。

但你知道吗?其实海和洋是一对孪生兄弟,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种水域,它们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地球气候变化有着重要影响……



地理位置不一样

图片

依地理位置来讲,近陆为海,远陆则为洋。中国有四大海,分别为渤海、黄海、东海与南海,紧邻我国陆地疆域。纵观全球,有我们熟悉的四大洋,即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但是,2000年国际水文地理组织将“南冰洋”确定为一个独立的大洋,覆盖了南纬60度以南的经度360度内海域,自此海洋大家庭增加到五位成员(学术界尚存争议)。

图片

全球海洋与陆地分布略图

通常,海与洋之间以岛弧、群岛、海沟等为界,我国东海与太平洋之间是日本群岛、琉球群岛、台湾岛、菲律宾群岛,西侧为海、东侧为洋。然而,大西洋沿岸由于没有岛屿的分割,所以,海底地形成为分割二者的重要依据,陆架、陆坡所在海域为海,去往再深的海域便是大洋了,比如美国西海岸



面积不一样

图片

洋约占海洋总面积的89%,是整个海洋的主体,是名副其实的大哥;而海约占海洋总面积的11%,是洋的附属部分,因此只能做小弟。所以成语“望洋兴叹”而不是“望海兴叹”是有道理的。



水深不一样

图片

由于靠近陆地,海通常位于大陆架上,所以水深很浅,比如渤海的平均水深只有18米,黄海的平均水深只有90米,东海的平均水深也不过是349米;而除了北冰洋的平均水深约为1200米外,另外三个大洋的平均水深则在3000米~4000米之间。

由于海水较浅,所以从海面到海底都有充分的阳光透射,再加上江河入海携带的大量营养物质,海为海洋生物的生长提供了适宜的环境。此,渔场大都分布在海中,例如舟山渔场

当然,洋中同样也有很多渔场,由于洋水深,寒暖洋流交汇时,底部冷水上泛会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从而形成富饶的渔场,例如北海道渔场和纽芬兰渔场都处于洋的寒暖流交汇区。



年龄不一样

图片

经科学家测定,海水的年龄为40亿年左右,可追溯至地球形成之初。令人惊奇的是,海水中的水分子自海面运移交换至海底竟需时数千年。与之大相径庭的是,海水之下的洋底却大不相同,造成了“古老海水、年轻洋底”的现象。

图片

全球洋壳年龄分布图

海与洋为同一片海域,但它们却覆盖了不同的地壳。前者之下为古老的地壳,后者则为相对年轻的洋壳,越往洋中脊位置,洋底越年轻,总体上不会超过2.2亿年。



物化性质不一样

图片

海与陆地毗邻,其温度、盐度受陆地影响大,存在明显季节变化,盐度普遍较低,海水透明度小。同时由于季节变化和大陆干扰,海没有形成独立系统。然而,洋水的性质是比较稳定的,不受大陆影响,盐度一般稳定在3.5%左右,洋水呈蓝色且透明度高,不受大陆的干扰,因而具有独立运动与循环系统,比如潮汐现象、洋流活动等,进而形成了我们常见的涨潮与落潮等现象。

图片

海水涨潮与落潮的不同位置



海与洋:我们血脉相连

图片

首先,海与洋是互相连通的,海通过陆地或岛屿间的海峡与洋相连。大洋环流通过这些海峡进入海中,从而实现海与洋之间的水体交换。大洋环流就像人体的动脉血管,可以源源不断地将洋中的新鲜水体大量地注入海中;而海流则像静脉,将海水缓慢地输送回洋。例如太平洋的黑潮(分支为对马暖流和黄海暖流)通过中国台湾地区东部的海峡进入东海、黄海,完成循环后重新流入太平洋。这一循环过程,不仅带走了海水中的污染物,使海水得到净化,还带走了海水中的营养盐,为黑潮形成北海道渔场提供了必要条件。

图片

黑潮与中国近海的环流关系

其次,海与洋都对全球气候具有重要的影响。例如,受海的影响,夏季吹向中国陆地的东南季风温暖湿润。洋的气候效应则比海更加深远,西太平洋暖池(一般是指热带西太平洋及印度洋东部多年平均海表温度在28℃以上的暖海区)是全球气候变化的发动机。它通过沃克环流和哈德里环流直接影响全球的气候变化。当西太平洋暖池的暖流东移到东太平洋时,就会导致秘鲁沿岸海水温度过高,秘鲁渔场的鱼类大量死亡,这就是著名的厄尔尼诺现象。此时哈德里环流增强,使中国的季风、台风和降雨增多,导致中国南方发生严重的洪涝灾害。

图片

西太平洋暖池:全球气候变化的发动机

最后,海与洋都是全球变暖的抑制器。随着人类碳排放量的急剧增加,全球变暖日益严重。海与洋可以溶解二氧化碳并通过大洋环流降低海洋表层的温度,从而延缓气温升高。海与洋正默默地为人类承担着全球变暖的恶果,但这一问题的解决最终还是需要靠人类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