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与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联合设立项目开题汇报会在威海召开

时间:2023-09-25浏览:10

20239月22日,由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以下简称“基金会”)与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联合设立的项目《新形势下极地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的关键问题研究》《极区外层空间利用问题研究》及《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东北亚海洋安全态势跟踪研判及应对策略研究》开题汇报会在山东大学威海校区召开。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潘新春,山东大学威海校区副校长肖金明,山东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张景全,山东大学兼职特聘教授、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研究员杨惠根,山东大学(威海)空间科学与物理学院副院长张清和、副教授邢赞扬,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中国极地研究所)研究员廖丽、基金会生态资源部业务主管程明远及项目组成员出席会议。会议由中心常务副主任高艳主持。

肖金明副校长讲话

肖金明副校长在致辞中简要介绍了山东大学威海校区的情况。他指出,威海校区是山东大学与威海市政府联合共建的多学科、开放式、综合性大学校区。作为山东大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威海校区始终坚持特色引领、内涵发展,全面深化综合改革,不断提升办学质量,现已涵盖文学、艺术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理学、工学和医学等八大学科门类。今后,希望进一步深化与基金会和中心的合作,不断提升校区的学术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

会上,各项目组结合前期研究工作的积累,对立项项目的研究背景意义、研究目标与内容、具体实施方案、研究重难点以及拟形成的研究成果等内容进行了汇报。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中国极地研究所)廖丽研究员作汇报

《新形势下极地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的关键问题研究》项目主持人廖丽研究员初步探讨了南极磷虾资源开发面临的限制问题,分析了极地微生物资源研究与利用的现状和需求。项目将在全球气候变化加深、国际治理环境深刻改变的新形势下,进一步针对极地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的关键技术开展研究,以期进一步提升对极地微生物的基础认知和基础研究水平,为其开发利用铺垫技术与基础研究,提升极地资源管理的话语权,切实维护我国在极地的海洋权益。

山东大学兼职特聘教授、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杨惠根研究员作汇报

《极区外层空间利用问题研究》项目主持人杨惠根研究员在密切关注极区外空利用的最新动向的基础上,系统梳理了极区外层空间的战略价值,下一步将以抢先并最大化极区外层空间综合利用为目标,从利用极区特殊优越的地理、地磁优势支撑外层空间利用以及利用极区临近及外层空间平台支撑基地探测与利用两个方面,探讨极区外层空间利用的大国政策与国际竞合、主要领域与科技发展、国际法规与可能风险、优先领域与对策建议。

山东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张景全教授作汇报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东北亚海洋安全态势跟踪研判及应对策略研究》项目主持人张景全教授聚焦东北亚海域安全新变化,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宏观背景,以中美全面竞争为中观背景,以东北亚海域新的具体变化为跟踪研判对象,展开挑战锁定、态势跟踪、应对分析。后续研究中,将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东北亚海洋总体安全态势进行总体把握,甄别并跟踪东北亚海域新的安全挑战,提出总体研判和应对策略。

中心常务副主任高艳发言

高艳常务副主任指出,在极地领域,如何研究与利用是需要深入思考的内容,要抓住主动权,为国家战略服务,将科学研究的结论与对战略问题的归纳相融合,为国家在极地研究和开发领域提供咨询建议;在东北亚海洋安全领域,要清晰界定区域研究的内涵并拓展外延,侧重研究区域内有价值的国家间合作路径,深入挖掘战略问题,以期为国家、地方政府的相关产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基金会副秘书长潘新春发言 

潘新春副理事长认真听取了项目汇报,对项目研究工作的设想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与项目组人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他在总结中指出,极地作为战略新疆域,安全问题是其不可忽视的最主要问题,在地理极点、地磁极点开展极区研究具有充分的优势。同时,基因是非常重要的资源,微生物基因开发技术是基因学上的革命性技术,针对极地微生物开展科学研究具有战略意义。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本质就是中国的快速发展,要聚焦具体问题,挖掘海洋领域产业优势,为推动地区发展提出可行路径和措施。建议各项目的后续研究要进一步提高思想站位,在当前窗口期,研究要有前瞻性和紧迫感,确保项目研究成果的时效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以期为国家国防安全服务,为国家在海洋事业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会议现场


撰稿人:陈嘉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