鲸落:深海里“生命的绿洲”

时间:2024-03-04浏览:10

我们知道,海洋200米深再往下走,阳光已经完全不能透入,这里的海域终年黑暗,水生植物没有条件生长,动物种类和数量急剧减少。而生存在深海底层的生物,食物来源非常有限。


图片


在营养匮乏的深海里,当一头大型鲸的尸体坠入深海,并永远在此沉眠时,却能为荒芜的深海,带来生命轮回的奇迹,以及一个世纪的生生不息。
这种在鲸鱼死亡后,沉入海底所形成独特生态系统的现象,有个浪漫的名字——鲸落。


深海处,一鲸落万物生

如果说能量是海地生物群落发展壮大的“资金”,那么为海底生物群落提供第一桶金的便是“鲸落”。
鲸落之后,会在海底形成非凡的鲸落生态系统(whale-fall ecosystem),与热液、冷泉一同被称为是深海生命的“绿洲”。在贫瘠的海洋深处,鲸落供养着众多的生物,包括少数与鲸落共生的无脊椎动物。


图片


在北太平洋深海中,至少有43个种类12490个生物体依靠鲸落生存,其中一些是鲸落特有种类。这就是所谓“一鲸落,万物生”。
同时,鲸落还促进了海洋上层有机物向海洋中下层的运输,在海洋碳汇中发挥着不可忽略的作用。


鲸落伟大神奇的演化过程

在鲸鱼不断下坠的过程中,它巨大的身躯会吸引各种食腐生物前来觅食,而当鲸落形成,一套精密而神奇的生态系统才正式开始构成。
这个生态系统会经历四个演替阶段,每个阶段有不一样的“食客”和“住客”光顾。而整个鲸落生态系统可包括:


图片


第一,移动清道夫阶段:这时游动性的食腐动物,是鲸落主要的客人。刚刚沉入海底得到鲸鱼有大量的肉和脂肪,带给如盲鳗,睡鲨,还有少量的石蟹、鼠尾鱼和数百万只两足动物盛宴般的款待。这一过程可以持续4至24个月。期间90%的鲸尸将被分解。
第二,机会主义者阶段:在食腐动物游走后,一些无脊椎动物特别是多毛类和甲壳类动物,会前来“捡漏”。它们以残余鲸尸作为栖居环境,一边生活在此,又一边啃食残余鲸尸、组织碎片,不断改变它们自己的所在环境。见缝插针是它们的基本技能,因此,这些小型动物被称为机会主义者。在这个阶段,大概持续2-4年。


图片


第三,化能自养阶段:除去这些软组织,鲸的骨骼中还有丰富的脂类。大量厌氧细菌进入鲸骨和其它组织,分解其中的脂类,使用溶解在海水中的硫酸盐作为氧化剂,产生硫化氢。
这种有毒气体经由某些细菌转化,又可以给贻贝、蠕虫和海蜗牛等生物提供营养,维持它们的繁衍生息,这一过程可达五十甚至上百年。


图片


第四,礁岩阶段:当鲸体内所有的有机物都被耗尽后,鲸骨的矿物遗骸就会作为礁岩成为生物们的聚居地。正如同荒漠里的绿洲,在这里有些生物得以安度一生。


罕见的鲸落,为何如此“稀有”?

化石研究表明,鲸落与少数无脊椎动物的共生现象可能在3000万年前就已经存在。但根据记载,人类最早发现鲸落的时候,是在1987年的时候,那次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主动探究由鲸鱼遗体构成的生态系统。


图片


在2020年4月2日,我国中科院“深海勇士”号在我国南海的海底,拍摄到一具3米长的鲸鱼尸体,首次发现鲸落,引起国内外广大关注。南海鲸落的发现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这具鲸落的尾部依然存在着肌肉,是刚刚死亡不久的鲸鱼,也就是说该鲸落刚刚形成,有助于科学家长期观察跟踪了解鲸落的每个阶段。
要知道,这样的鲸落,对于生物学家而言可谓是可遇不可求,迄今为止,全球观察到的自然鲸落也不超过50个。那为什么鲸落会这么罕见呢?


图片


首先,鲸落是在见不到光的深海中存在,所以在相对较浅的海域中不容易出现。
再者,鲸鱼只有在深海中自然死亡才有可能形成鲸落。而自然环境下,鲸落非常罕见是因为鲸鱼数量本来就不多,再加上有一部分因为各种原因被冲击上岸,以及沉积在深海中,无法被人类所观测到。
最后,由于受到深海探测技术的限制,再加上海底非常广阔,人类之前对海底的探索非常有限,导致沉积在深海中鲸落,很难被人类观测到,像位于第一阶段的南海鲸落,非常罕见。


鲸类的减少,意味着什么?

在过去的时间里,工业化捕鲸的普及,人类大量捕杀鲸鱼。使得现存的鲸类数量比过往少之又少,在人类侵害下,四分之一的鲸鱼种类濒临灭绝,鲸鱼的现状令人担忧,这对海底生态群落影响极大。


图片


假如大型鲸类数量彻底崩塌,对深海的生命意味着什么?没人确切知道。也许鲸鱼的消失会来得太快,不给生命留下足够的时间适应;也许那些生命依然能顽强地找到其他道路,重新学会绿洲之前的生存方式。
虽然深海里的生物不全靠鲸落生存,其各有各的生存之道,但如果鲸没有了,鲸落这一庞大而温柔的奇迹,也将会随之消逝。
由此可见,鲸落对于海洋生物,尤其是底栖生物至关重要,这也对我们保护鲸鱼以及整个海洋系统提供了提供了另一个视角。


文章来源:原刊于“长沙海底世界”“中山大学海洋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