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战略性新兴产业到未来产业发展的新思路

时间:2024-05-15浏览:10

从战略性新兴产业到未来产业的发展,必须不断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同时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为产业化提供科技创新基础。同时,要大力促进要素聚集,提高要素配置效率,完善要素市场,构建良好产业创新生态体系,优化产业分工和空间布局。此外,要不断创新领域管理模式,持续扩大对外和对内开放,构建国内国外双循环体系,进行体制机制创新,将巨大规模市场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一、大力提高研发投入支持力度,提升成果转化率,增强原始创新能力

大力提高研发投入。除了在国家层面提高研发投入支持力度外,要鼓励地方政府、企业不断提高研发支持力度。鼓励地方财政通过税收减免、政策倾斜等措施,吸纳更多社会资本投入研发活动,加大对基础研究支持。优化研发经费投入结构,持续提高基础研究比例,从整体上提升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增强原始创新能力。

加大成果转化支持力度。通过严格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完善科技金融体系、加快人才评价改革、加大第三方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主体支持力度、提高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创新成果转化方式等措施,提升成果转化支持力度,切实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

持续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在保证网络信息等总体安全的前提下,对新领域实施敏捷治理,提升创新活力,拓展创新空间,扩大产业应用领域。

二、促进要素聚集,增强聚集效应,优化产业布局

完善创新要素引进流动机制。通过提升创新活力吸引新产业,通过新产业吸引人才。建立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支撑体系。积极引进国际创新人才,实施精准化人才引进制度,提升引才的精准度和产业适配度。完善人才、资本、技术等创新要素的组织体系,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核心作用,吸引创新要素集聚,组织、构建并完善未来产业的创新生态体系,加快成果的转化、熟化(产业化)。总结和借鉴5G通信和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成功经验,促进要素特别是创新要素的流动,完善要素市场,保障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增强创新要素聚集。面向未来产业,进一步增强聚集效应,提升创新和发展能力。从3个方面衡量聚集度:①密度,即单位面积内聚集的人才、资本和技术等创新要素;②频度,即要素聚集以后的流动程度,如每一天车流量、人员流动率、通话量、邮件发送量;③浓度,即技术含量、附加价值的大小。通过提高创新要素聚集,为构建良好的创新生态提供要素基础。

优化产业分工和空间布局。各地未来产业的规划和发展,要与国家的整体战略和规划结合,并保持内在一致性。未来产业的发展,要依据各地经济、产业和科技发展特点,通过先导试验区带动其他区域共同发展。通过未来产业的梯度转移和区域产业的再分工,形成国内传统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的雁形阵列。加强区域之间在人才、资本、技术及产业项目之间的协调合作和交流互动,推动产业合理布局、分工进一步优化,提升国家整体产业发展效能。

三、不断创新领域管制模式,持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仍然依靠创新驱动,而创新活力决定了创新的质量和水平。因此,必须不断创新管制模式,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提升产业的整体创新活力。

正确处理创新与监管的关系。过度监管会抑制创新,而开放可以促进创新。创新催生了产业的新方向和新领域,如新一代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星链”技术,正是美国开放低轨卫星领域限制的结果。ChatGPT作为人工智能研究实验室OpenAI新推出的一种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自然语言处理工具,自面世以来,获得了各界极大关注,未来将对搜索、办公和云计算等许多领域带来革命性的冲击,当然也会带来一定的风险。对于新领域,相关政府部门应该采取有底线的管制,即通过筑牢技术底座,提高安全水平,为整体安全提供技术支撑,而非简单的一刀切。对新兴产业发展带来的伦理与安全、负外部性等问题,需要不断创新治理模式,综合考虑多重因素,建立以敏捷为核心的治理框架。

持续扩大对外开放。在未来产业相关的新领域和新方向,充分认识发达国家的优势,将自主创新和对外开放有机结合。通过国内产业和应用场景,吸收国外的人才和技术。在技术方面,可借鉴美国的未来产业实验室模式。在应用场景方面,在特定地区先行先试,开放数据跨境流动;针对某些特定领域,在特定地区开展实验,如生物医药方面的癌症实验室。在创新主体方面,允许外资参与未来产业。

不断扩大对内开放。提高开放水平,除了对外开放,还要进一步扩大对内开放,即扩大对民营经济的开放。在数字经济、互联网等产业,逐步放松管制,鼓励民营经济创新。以深圳开展放宽市场准入为试点,围绕放宽准入限制、优化准入环境、破除准入壁垒,逐步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成果,探索更加灵活、更加科学、更加有效的政策体系和管理体制,建设更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文章来源节选自《从战略性新兴产业到未来产业:新方向、新问题、新思路》,原刊于《中国科学院院刊》2023年第3

作者潘教峰,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院长、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院长,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理事长;王晓明,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产业科技创新研究部轮值部长、研究员;薛俊波,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人员;沈华,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