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助推中国式现代化” 专题论坛成功举办

时间:2024-06-01浏览:13

5月29日上午,“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助推中国式现代化”专题论坛如期召开。共建“一带一路”是落实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实现我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是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生动诠释。论坛邀请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原副院长傅梦孜,武汉大学弘毅特聘教授、二级教授杨泽伟,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一带一路”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徐刚以及山东大学张景全教授分别从安全、法律、政治、战略角度对高质量建设“一带一路”进行深刻解读。论坛由北京化工大学文法学院张建伟院长主持。

 

傅梦孜院长作报告

傅梦孜院长在《“一带一路”与中国国家安全》的报告中提出,一带一路是新时期中国改革开放的战略性设计,是国际经济合作的新平台,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实践,对推动新时代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大意义。并以生动通俗的事例简要总结了“一带一路”十年建设伟大成就,而今正由“大写意”迈向“工笔画”的高质量发展阶段。他认为,一带一路建设未来,面临的各种风险增加增大,统筹发展与安全是中国需认真考虑的战略现实。一带一路对于中国国家安全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统筹好发展与安全对更有得一带一路建设行稳致远。

 

杨泽伟教授作报告

杨泽伟教授报告题目是《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国际法解读》。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是共建“一带一路”进程中的必然要求,也有助于化解国际社会对共建“一带一路”的误解。从国际法的角度来看,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不但要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价值引领、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而且还应有相应的机构平台支撑、注意协调国际法治与国内法治等。今后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规范,应由以软法为主、向软法与硬法兼顾的方向发展。此外。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还应进一步加强第三方合作、主动寻求与国际组织倡议对接和争取中国标准成为国际软法等。

 

张景全院长作报告

张景全院长做了题为《以有限性海陆双向战略推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报告,基于战略制定国家与战略实施区域的海陆复合自然资源禀赋,提出有限性海陆双向战略。有限性海陆双向战略指的是,在长时段内,在资源投入上保持海陆两个方向,以实现国家的有限战略目标、有限资源投入、有限进攻与积极防御的战略态势。其中,存在着三个核心变量:第一,有限战略目标,即获得社会发展与周边安全;第二,有限资源投入,在资源投入上要保持有限性,一是高度关注带路国家的身份自主,二是高度关注国内与国际观众成本;第三,有限战略态势,即采取有限进攻与积极防御的战略态势。有限性海陆双向战略对“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徐刚主任作报告

徐刚主任以《共建“一带一路”面临的国际环境新变化及我应对》为题,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对全球发展领域的突破、构建国际经济合作新平台三个角度总结了共建“一带一路”十多年来取得的建设成就和成功经验。指出中国和美西方关系变化、经济全球化深度调整、新一轮科技产业革命加速到来和全球低碳化转型浪潮成为深度重塑当前共建“一带一路”外部发展环境的四股重要力量。对于当前共建“一带一路”的机遇和挑战,提出应以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推进引领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推动“一带一路”从“硬联通”走向“软联通”,从“路联通”走向“心联通”,从“线联通”走向“网联通”,以及向数字、绿色等新型“一带一路”方向发展。

 

张建伟院长主持专题论坛二

 

来自多所高校、科研院所的学者以及百余名中国海洋大学的师生,与会聆听了专题报告。专家报告内容丰富,视角宽广,对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和解读,大家纷纷表示报告非常精彩,受益良多!

 

现场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