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丝路”的“非遗”印记——海盐晒制技艺

时间:2024-07-30浏览:10

食盐被誉为“五味之首”,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主味。食盐的主要来源是海水。平均每千克海水就蕴含着30多克食盐。



我国先民很早就懂得利用海水制盐。相传,黄帝时期有个叫宿沙氏的诸侯,首创了“煮海为盐”。北魏时期,我国沿海居民将海水引入盐田,通过日晒、风吹等自然手段蒸发卤水,获得食盐,这是“晒盐法”在世界上最早的应用。

在我国长达1万多千米的海岸线上,大部分地区都能晒盐。象山县位于浙江省东南沿海,三面环海,海盐晒制历史悠久。《新唐书·地理志》等书中已有象山晒盐的历史记载。元代称晒盐为“熬波”,制盐技艺得到进一步发展。元代以后,刮泥淋卤法和泼灰制卤法逐渐得到采用。清嘉庆以后,象山盐业从舟山引进板晒结晶和缸坦晒结晶方法,实现了制盐工艺的巨大变革。20世纪60年代后,平摊晒法试验成功,象山的海盐生产开始采用新技术,并逐渐以机器生产代替部分繁重的手工劳动。



象山花岙(ào)盐场是浙江最后一座海盐手工晒制盐场,这里仍然采用最传统的晒盐方法——海盐晒制技艺。象山晒盐以海水作为基本原料,利用海边滩涂及其咸泥(或人工制作掺杂的灰土),结合日光和风力蒸发,通过淋、泼等方式制成盐卤,再通过火煎或日晒、风吹等方法使盐卤自然结晶成原盐。2008年,象山“海盐晒制技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7年年初,花岙盐场被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基地。



花岙盐场掠影在太阳的炙烤下,方格子状的盐田像调色盘一般五彩纷呈。花岙盐场是八级滩——一到五级蒸发,第六、七级调卤,最后一级结晶。由于每级蒸发滩的卤水盐度、沉淀物种类不同,所以每块盐田都呈现不一样的颜色。

盐农晒盐是靠天吃饭,他们凭借经验把握潮汛和季节变化,还要随时关注天气的变化。每年的六至九月,海天云蒸、烈日炎炎,是太阳光线最强、气温最高的时候,也是盐农们晒盐的黄金季节。旺季里,两天就要收一次盐。为了减少蒸发造成的损失,盐农们清晨便要出门。收盐完全是手工操作,先将结晶池里的盐集中到一处,再挑至滩头坨堆存沥卤,最后送到集中坨储存,准备销往全国各地。



到了台风季,盐农们更是不敢掉以轻心,随时关注着气象预报。几天后,一场强台风即将登陆,到时会波及花岙盐场。盐农们清楚,他们有一场硬仗要打了。夜晚,卤水的温度降到了一天中的最低值,海盐充分结晶,盐农们争分夺秒地将盐堆成小堆,铲进竹筐,然后整整齐齐码好,抢在天亮前将盐全部收到岸上。

每一颗看似普通的盐粒,不仅是大自然馈赠的礼物,更是人类智慧和劳动的结晶。


文章来源:原刊于“CNKI智慧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