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系统耦合视角下的关于生态保护修复的启示思考

时间:2024-08-05浏览:10

一、自然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系统耦合的关联认知

(一)自然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系统耦合视角

生态保护修复与社会系统、自然系统密切相关。水土气生矿各类自然资源要素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原始材料。生态系统作为国土空间载体,是孕育自然资源的场所,自然资源的赋存、质量、分布等与生态系统类型直接相关,生态系统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理空间,为人类活动提供场所和服务流。社会生产活动的实质是通过一系列生产活动将当地自然资源转换为产品用于消费和贸易流通。在人类意识到自然资源的存在、重视资源并开发出利用资源的方法技术之后,环境物质才被赋予可用性,实现从“物质”到“资源”的转换;由此,自然资源得以在生态系统和社会系统之间流通。资源具有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自然资源开发的深度和广度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转型;同时,资源亦具有生态价值,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强度、过程等因素也改变了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与服务,进而影响区域发展质量和人民健康。因此,自然资源具有自然、社会、经济、生态和环境多重基本属性。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贯穿于生态系统和社会系统的全周期,使其成为连接社会经济活动和生态系统演变的枢纽,从而自然资源、社会经济和生态系统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耦合指的两个或多个事物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将自然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系统视作耦合系统是因为三者间存在着强关联和互补的特征,三个子系统均具有多稳态、非线性、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等属性,任一子系统及其任一组成部分的变化将引起其他子系统作出相应变化,自然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系统(REE)成为耦合系统。

(二)REE耦合视角下生态保护修复转型内涵

在耦合视角下,生态保护修复转型兼具REE耦合系统的三个特征:一是都包含多源要素,REE耦合系统包含了自然资源、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三部分及相关的若干组成变量和参数。“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理念明确了生态保护修复在国土空间体系下开展活动必须充分考虑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各要素的关联性和系统性,同时也强调坚持绿色发展支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二是都具有空间属性,REE耦合系统的要素演变和相互作用离不开国土空间作为载体,其社会经济子系统都存在于一定的文化和政治背景中且具有较为清晰的区域边界,而自然和生态子系统具有模糊边界。REE耦合系统的互馈机制包含了直接相互作用和间接相互作用,从邻域效应到远程耦合因空间距离的远近而表现不同。进行“山水林田湖草”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强调格局完整、过程连续和功能匹配,统筹考虑生态系统的无形边界和行政区域的有形边界,充分考虑生态过程的空间尺度效应及其对国土空间生态安全格局的影响;三是都存在权衡与协同。REE耦合系统以及生态保护修复均包含了生态系统服务之间权衡和协同复杂关系。REE耦合系统良好运行的核心是协调各个子系统及其内部单元组分的关系以实现可持续的惠益提升,生态保护修复转型目标是实现保护修复与社会经济发展协同,以及人类福祉的可持续提升。因此,面向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新挑战,生态保护修复转型亟需把握耦合视角实现保护修复与社会经济发展协同,以促进生态系统安全稳定和区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关于生态保护修复的启示思考

如何在修复生态系统的同时促进多利益相关方实现可持续发展,仍然是当前生态保护修复面临的主要挑战。自然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系统耦合视角下的生态保护修复转型的核心,就在于融合生态和社会的需求与挑战,统筹考虑要素关联的系统性、空间尺度的整体性和系统演变的协同性,使耦合系统朝向协调有序的方向演变,恢复和维持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稳定性,进而实现人类福祉提升和可持续发展。

(一)强化系统目标,健全全要素关联链条

以自然资源-社会经济-生态耦合系统为对象,贯彻“生命共同体”系统思维,在微观结构方面,生态保护修复目标为子系统中要素的变化使得系统在宏观上更加有序。例如,在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保护修复时,基于当地参照系统帮助设计保护修复目标参考指标和参考值,评估重点物种种群的栖息地需求,把握生态系统恢复过程和预测未来趋势,借助自然和辅助措施的潜力使系统能恢复到正向演替的轨道上;在宏观结构方面,通过自然资源的现状与属性,以及生态系统结构、功能与服务分析,研究各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生态环境效应来建立适宜的生态恢复模式。总体来看,以系统观健全要素关联,一是立足于国土空间内部及其相互之间的全要素、全区域和全周期,深入分析山水林田湖草沙各自然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科学掌握资源与生态关联链条机制,综合各类资源生态效益,优化生态保护修复格局;二是有机衔接自然生态子系统和社会经济子系统间的相互作用,优化国土空间格局,服务高质量发展。

(二)重视空间层次,加强整体联动统筹

REE耦合系统的变化受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局部过程的形成受大尺度甚至全球过程的影响。耦合视角的空间维度一方面是重视自然地理单元的连续性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另一方面是关注REE耦合系统内部社会经济与自然生态的相互作用也会跨越系统边界对外溢系统产生溢出效应。以整体观加强空间联动统筹,一是强调全域整体性,坚持顶层规划指引,加强片区合作、区域协同、流域统筹,促进互联互通;二是科学认识不同空间尺度REE耦合系统的联动,尤其关注大规模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的空间外溢影响,优化生态安全屏障和生态功能格局,促进形成网络化国土生态安全格局。

(三)科学理解权衡,促进高质量协同发展

近年来实施的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保护修复、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等生态保护修复项目中不断融入了乡村振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等社会经济目标。例如,土地整治项目通过调整结构和优化布局以激活乡村产业、人口等社会经济要素,有力促进了土地集约节约、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耦合视角的协同性体现在生态保护修复的问题诊断、方案制定、评估和管理中融入资源禀赋、生态本底、社会经济等多维度,促进社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一是关注生态保护修复对区域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研究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的表现类型,服务于产业结构调整、空间格局优化和社会保障措施制定;二是在生态保护修复中整合社会经济发展战略需求,寻求自然系统与社会系统对自然资源利用的平衡和优化,并建立健全解决社会系统和自然系统冲突的机制,实现自然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系统的耦合协调,促进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


文章来源:节选自《自然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系统耦合视角下的生态保护修复转型思考》,原刊于《地质通报》2024-03-08

者:王军,自然资源部国土整治中心研究员;孙雨芹,自然资源部国土整治中心工程师;杨智威,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博士;彭建,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