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道季:中国海洋微塑料研究进展及未来展望

发布者:陶晓玲发布时间:2018-07-10

大家知道近十年来国际学术界和公众对海洋微塑料的讨论和塑料污染方面的研究,都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全球塑料制品的产品在2016年达到了惊人三亿三千五百万吨,而且以40%的增长。海洋塑料垃圾的环境风险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引起科学家的注意。

关于海洋微塑料普遍接受的定义是小于5毫米的微塑料的颗粒,有初生的微塑料和次生微塑料的两种颗粒。然而令我们惊讶的是,对海洋微塑料垃圾和微塑料来源认识不足,研究方法没有统一和标准化。并且应对这种新的海洋环境威胁研究努力和措施,在全球不同区域存在较大差异。

在中国虽然对海洋微塑料的科学研究开始于2013年,但是近年来研究快速推进,在国际上产生重大影响,中国科学家率先报道了东海、河口微塑料的空间分布,随后我国陆续有学者报道了长江等微塑料的浓度,现在相关研究已经涵盖了可能研究的方面,包括各种微塑料的分析方法、生物累计,作为传递的载体和毒性效应,生物降解以及塑料垃圾和微塑料的管理控制等等。

国家科技部有20多项的相关研究,其中2016年科技部启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海洋微塑料的污染监测和生态环境效应评估技术研究项目,项目最为深入,成果最多,在国内外影响最大。

该项目目前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的研究进展:

一,完成了我国海洋微塑料监测技术规程草案,并开展业务化试行。

二,揭示了我国沿海海域微塑料的组成和数分布。

三,是初步建立了渤海、长江口及东中国海的微塑料运输值模型,然后是揭示了我国近海海域代表性海洋生物体微塑料污染特征等等。

当前中国已经再有近30个研究单位开展水体、生物体、大气食品等微塑料的研究,同时在地域上遍及陆地、海洋、沿海、大洋再到极地。在中国首先建立了专业的研究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海洋塑料研究中心。

这是2016年自然资源部在中国沿海的一些沿海水域的监测结果。上面分别是表层水中的微塑料,沙滩中的微塑料,海洋生物体内的微塑料分布。我们对监测中发现,发现微塑料分布在每公斤中有20到30个之间,大部分为纤维,对沿海研究发现,其微塑料的变化在每克2.1到10,我们在河口和近海进行模拟研究,建立了渤海湾、长江口、珠江口等微塑料颗粒进行运行模型。

研究显示了海洋微塑料的形成,形成的以河口为高浓度的分布中心,向外扩散的形态。在对海洋微塑料表面微生物群和表面生物膜的研究中,发现不同区域,微塑料表面的微生物具有更多的多样性指数,显示了他们存在潜在的可能,通过海运和扩散传播。

作为我们关注的问题之一,我们分析了从海滩收集的海洋塑料颗粒与其他国家的研究相比,中国塑料颗粒当中,成本不高,低于世界中等水平,我们还对塑料碎片的持久有机污染物进行研究,在塑料垃圾进入海洋的问题上,我们采用了物质分析的方法,建立了中国塑料垃圾进入海洋输出量的估算模型,通过模型的垃圾量进行比较,模型比较准确的预测中国每年产生的塑料垃圾量,模型的结果与统计值相差小于8%。我们通过这个模型,我们估算了2011年垃圾进入海洋的平均量是40万吨

通过与国际上比较,中国近海河口水剂中,处于水等稍微偏下的状态。目前由于缺乏数据和规范的方法,海洋微塑料的生态风险评估处与初步阶段,我们利用潜在的生态指数和污染指数评价方法进行了初步评价和尝试,并将相关的模型应用到城市河流沉积物的风险评价,以及对长江口岸水域的微塑料污染风险评价,结果表明河流上游的微塑料分布最高,这是在黄埔江上游做的研究,环境风险大于其他的聚合物,与国际上其他的河口比较,中国河口微塑料的风险也处于中低水平

在开展海洋微塑料研究的同时,积极参与联合环境署和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等国际组织以及多边和双边的国际合作计划和活动,这个是在2017年中国海洋科学家开始领导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亚太地区海洋微塑料研究的项目,启动构建了区域海洋微塑料研究和监测网络,统一观测和鉴定的方法。

我们在区域十个国家的五十个海滩作为试点进行海洋微塑料的研究,并就作业程序成立了两个工作组,分别负责水体和生物体中海洋微塑料的采样和分析工作,此项目上国际上首次利用标准化的分析方法进行海洋微塑料的尝试,极大推动了该地区的研究,产生了国际影响。

展望未来,在全球范围内应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研究,应建立全球统一的海洋微塑料研究监测和分析鉴定方法,研究确定全球入海河流和河口系统的塑料垃圾和微塑料通量,深入开展一系列的海洋调查和输运和研究,海洋微塑料的独立学研究,评估微塑料对海洋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的风险和影响。当前尤其亟待推动国际社会协调一致的研究计划和行动,研究制定各类政策法规和技术等堵截和消减塑料垃圾进入海洋的途径。

目前中国正在实施行动大力推进实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置,及美丽乡村健康等生态文明建设,相信未来中国入海垃圾减少,并对全球海洋治理作出自己的贡献。同时研究建立完善的海洋塑料垃圾公共环境教育体系,加强科普宣传教育,激发公众的海洋环保意识。谢谢大家。

文章来源:海洋生态大讲堂

作者:李道季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