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陵兰鲨又称睡鲨,是体型最大的鲨鱼之一,以丑陋外表与缓慢动作著称,在北极及北大西洋海域的海底可以发现它的踪迹,南至阿根廷与南极也都发现过这种鲨鱼。
格陵兰鲨与大白鲨一样凶猛,研究人员在对死亡的格陵兰鲨进行解剖时,从它们的腹中发现了北极熊等大型动物的残骸,有一次还发现了整只驯鹿的尸体,尽管鹿角已然不见。
格陵兰鲨也被称为“海洋中的鳄鱼”。
格陵兰鲨一般体长2.4~7.3米, 体重775 ~ 1020 千克, 雌性比雄性大很多,体表呈黑、棕、紫或蓝灰色,胸、背、尾鳍都很短,眼睛较小,牙齿细密而尖利。
格陵兰鲨栖息于海面下200 ~ 2200 米的深海环境中,夏季洄游到180~300米的浅海或河口地区活动,单独生活,生性慵懒,游动速度慢,通常在海底悠哉游哉、似睡非睡地缓缓前进 “睡鲨”之名便由此得来。
格陵兰鲨眼部通常滋生着桡足类动物,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它的视力,但这种鲨鱼主要依靠嗅觉和触觉寻觅猎物而非视觉。
它们食性很杂,几乎遇到什么就吃什么,其中包括各种中小型鱼类、乌贼、海胆、海星、水母、螃蟹、蛤蜊、海鸟,尽管科学家们普遍认为它动作缓慢,但在其胃里发现鲱鱼、鳕鱼、海豚、海豹等游速较快的海洋生物却是不争的事实。
研究人员认为格陵兰鲨掌握一种最聪明的捕猎方式:悄悄靠近熟睡的海豹。在更靠近北极格陵兰鲨的胃里面曾经发现了大量海豹的骸骨。这些证据也告诉我们,鲨鱼是可以捕猎到活着的海豹的。
海豹:生无可恋,来个痛快的
懒惰的格陵兰鲨更喜欢坐享其成,它往往尾随捕鲸船,捡食人们扔到海中的零星鲸肉和鲸油。尽管因纽特人传言格陵兰鲨敢于攻击他们的小舟,但至今却并没有一例可靠的鲨鱼伤人记录。
格陵兰鲨的肝脏可以用来制造鱼肝油,鱼皮则一般被因纽特人用作砂纸,牙齿当作刀具,但无人敢食用它的鱼肉。
这是因为它体内含有一种名为三甲胺氧化物的神经毒素,在其死尸上争抢腐肉的海鸟会被毒得无力飞行乃至死亡, 不过,只要将鲨肉埋在地下几个月令其任意腐烂,三甲胺氧化物就不会给人带来威胁。
由于格陵兰鲨的栖息地纬度较高、人迹罕至且通常只在深海活动,所以见过它们的人并不多,渔业也鲜有捕获,即使是专业的潜水员也很容易跟丢目标。
体色与海底环境融为一体
因为它们的体色和海底环境融为一体不易分辨,因此迄今为止,格陵兰鲨还是一种十分神秘的海洋生物,总数量难以测定,无法判断其是否濒危,但全球气候变暖以及海底拖网对海底环境的破坏无疑正威胁到这一物种的生存前景。
文章来源:海洋世界